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煤焦油为原料,选用正已烷和苯混合溶剂,通过溶剂革取分离和蒸馏,制备得到低喹啉不溶物含量净化煤沥青。在不同条件下对所制取的低喹啉不溶物含量煤沥青进行炭化热处理,分析了净化沥青的炭化行为。将净化沥青炭化产物制成光片,观测其显微组织结构特征和中间相球体的生长发育,判定作为针状焦和碳纤维原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以溶剂萃取脱除原生喹啉不溶物(PQI)的低温煤沥青为原料,在常压下100~200℃范围内通过空气氧化对其进行改性,制备用于炭素材料生产的低QI浸渍剂沥青。主要研究了氧化温度、氧化时间、空气流量对沥青性质和族组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强度的增加,改质沥青的收率逐渐减少,而其软化点和结焦值则逐渐增加。特别注意到,在热氧化反应过程中,原料沥青中的甲苯可溶物(TS)仅转化为甲苯不溶-喹啉可溶物(TI-QS),而几乎未转化为喹啉不溶物(QI),且TI-QS含量随氧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毛竹酶解/温和酸解木素的热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利用竹材,进行毛竹全组分和木素单组分热解行为的研究,提出单组分木素的热解规律及其对毛竹全组分热解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法对毛竹酶解/温和酸解木素(EMAL)的热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丙酮抽提后毛竹全组分的热解行为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升温速率和热解温度对毛竹EMAL热失重行为的影响.利用Coats-Redfern法描述毛竹EMAL的热解过程,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计算得到了热解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毛竹EMAL热解反应的主要温度范围是150~600℃,其热解动力学模型可用一级反应表征,所得活化能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三组分热解反应及动力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重分析法考察了生物质中三种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热解反应行为,以Coats-Redfern积分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解析,建立了该三组分热解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分子结构上的不同使得该三组分的热解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在所考察的温区内纤维素的失重量约为86%,半纤维素模型化合物木聚糖的失重量为69%左右,而木质素的失重量仅为51%;热解反应深度按照纤维素、木聚糖和木质素的顺序依次降低;木质素和木聚糖的热解反应均可以用两个分段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但纤维素在低温区和高温区分别遵循一级和二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5.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技术研究了直喷式柴油机燃用不同燃料(柴油、甲苯、十二烷、十六烷、正庚烷及异庚烷)的燃烧特性以及燃烧过程中关键反应组分的变化历程,分析了不同燃料燃烧反应组分与放热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缸内压力计算值与参考文献中实验值较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燃用甲苯缸内压力、放热率以及累积放热量最大;燃用甲苯缸内燃烧反应产生的H,N,OH与O活性基量级最大.此外,燃用6种不同燃料,均是OH活性基生成较多.  相似文献   

6.
研究煤热解时的组分析出规律对进一步研究低NO燃烧或煤粉再燃时的均相NOx还原反应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采用TG-FTIR实验装置对两种中国烟煤在不同升温速率(10,20,50和80 ℃/min)下的失重及气体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将实验数据与FG-DVC软件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发现,其中一种烟煤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相符,但另一种烟煤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偏差较大.偏差主要是由于FG-DVC模型中提供的有关动力学参数不准确所导致.基于FG-DVC模型的假设,官能团热解形成的轻气体产物的释放过程可以用一系列平行独立的单方程模型描述,应用FTIR的实验结果对热解气体组分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修正.采用修正后的动力学参数,FG-DVC能更准确的模拟该煤的热解过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沉积在玻碳(GC)基体上的铁氰化镍(NiHCF)膜的电化学行为。详细分析了制备条件对膜的循环伏安(CV)行为的影响,结合能量色散X射线(EDX)分析技术,提出膜是可溶组分K2NiFe(CN)6和不可溶组分Ni2Fe(CN)6共存的混合态,精确控制沉积条件,可分别获得不同组分占优势的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组分的电化学特征,初步探讨了不可溶组分的电化学反应机制,得到描述其电极反应的方程式为:(K  相似文献   

8.
SAPO—11分子筛在长链烷烃临氢反应中的选择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磷酸、拟薄水铝石、硅溶胶为原料,以正二丙胺为有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SAPO-11分子筛。以SAPO-11分子筛为酸性载体、以贵金属为加氢活性组分制备出了双功能催化剂。以正十二烷为模型桦合物,在高压微型反应装置上进行了长链烷烃在Pt-M/SAPO-11催化剂上的加氢异构化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助剂M促进的Pt-M/SAPO-11催化剂,当正十二烷的转化率为90%时,异构化选择性可达到90%,单甲基十一烷是主要的异构化产物。  相似文献   

9.
进行苯热解渗透炭抑制焦炭劣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用未反应收缩核模型表征动力学实验数据,建立苯热解渗透炭抑制焦炭劣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确定模型参数.依所建动力学模型,计算出抑制焦炭劣化反应过程中的相对外扩散阻力ηg/Ση、相对内扩散阻力ηD/∑η和相对界面反应阻力ηC/∑η.研究结果表明:按Arrhenius方程得到苯热解渗透炭抑制焦炭劣化反应的活化能Ea=217.0 kJ/mol和有效扩散活化能ED=162.9 kJ/mol,均大于空白焦炭劣化反应的活化能Ea-142.0 kJ/mol和有效扩散活化能ED=96.30 kJ/mol;苯热解炭抑制焦炭劣化反应起始阶段主要受界面化学反应和外扩散影响,随着反应进行,劣化反应由内扩散、界面化学反应和外扩散同时影响;在较低温度下,焦炭劣化反应主要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随反应温度升高,界面化学反应的相对阻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质子性溶剂(甲基溶纤素、乙基溶纤素、异戊醇、正戊醇)对苯并类冠醚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例如,在上述质子性溶剂中反应2—4小时,能使二苯并-18-冠-6、苯并-15-冠-5的产率达到或者接近Pedersen的产率.此外,在合成苯并-15-冠-5时,我们还采用二甲亚砜、正丁醇、二(口恶)烷、四氢呋喃作溶剂进行了一些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了的Williamson法合成苯并类冠醚,反应必须在90℃以上才能进行。用质子性溶剂(醇类、醇类—水)可以促进反应进行,采用质子性溶剂时,提高反应温度能加快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1.
用溶剂抽提法对TG-P进行了分离,采用GC/MS对HS组份进行了结构分析。借助于IR和 ̄(1)HNMR表征了HI-BS及BI-PS族组分的平均分子结构。在此基础上依据元素分析和平均分子量测定,计算出了两种族组份的结构参数,给出了两种族组份的平均分子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原位热解酯化技术对烃源岩非烃组分中含氧化合物的组成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得到了以一系列一元羧酸甲酯为主的反应产物。这表明 ,采用该方法可以在热解过程中有效地保留脂肪酸中的羧基 ,并能在分子级水平上研究非烃组分中含氧化合物的组成、结构。该方法所需样品量少 ,简单易行 ,热解温度较低 ,对仪器要求不高 ,是研究石油及烃源岩抽出物非烃组分中含氧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柘树根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 Bur.)的根为材料,经热水抽提、木瓜蛋白酶-Sevag法除蛋白、乙醇沉淀和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1种水溶性的柘树根多糖(CTP)并研究了其单糖组成. 采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法对柘树根多糖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柘树根多糖具有多糖特征性的紫外和红外吸收峰,不含糖醛酸;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柘树根多糖的峰值分子量为18881;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柘树根多糖中单糖的种类和构成比例,结果表明,柘树根多糖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等4种单糖组成,并计算出4种单糖的摩尔组成比例.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秆为原料的生物质热解油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以玉米秆为原料热解获得的生物油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分析,结合色质联用技术分析获得了生物油主要组分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秆为原料制取的生物油中含乙酸27.32%、酯类6.72%、单环芳烃衍生物33.52%、多环芳烃衍生物1.32%;生物油由于高含氧量,需要进一步改性才能进行高端利用.  相似文献   

15.
几种生物质热重曲线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研究检测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的热解特性.并对几种生物质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差热曲线的计算分析表明,生物质热解反应是一个一级反应过程,据此获得了生物质的动力学参数——频率因子和活化能,最后得到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污泥热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南京市江心洲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了热解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干燥污泥的热解在以20℃/min的升温速率从20℃升至800℃的过程中有3个失重速率较高的阶段,以挥发分析出阶段为主.通过Coat s-Redfern指数积分法,求出了这3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频率因子A和活化能E,得到污泥的热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7.
以酯交换反应合成了聚丁二酸酯系列,与高氯酸锂制成固体电解质。通过对聚酯及其电解质的热失重分析,将其热分解进行了动力学处理,结果表明这一系列聚酯分解温度相近,与链节单元长度无关;聚酯电解质的热稳定性比聚酯差,且随无机盐含量提高而降低。利用色-质谱联用技术,剖析了聚酯及其固体电解质的分解产物,提出了它们各自的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18.
Fast pyrolysis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that can convert biomass into liquid.Bio-oil is one such product,known not only as a greenhouse gas-neutral energy source,but also an opportunity to reduce reliance on fossil fuels.Pyrolytic lignin,a fine homogeneous powder,is the water-insoluble fraction of bio-oil and it contributes to the instability of bio-oil.Additionally,pyrolytic lignin can be used in commercial materials such as adhesives in the wood-based panel industry.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pyrolytic lignin extracted from aged bio-oil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properties and the treatment temperature of the aged bio-oil.Pyrolytic lignin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Th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pyrolytic lignin increased from 700 to 1000 g/mol with increasing aging temperature (6-50°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showed that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pyrolytic lignin increases with lower heating rate and higher treatment temperature of bio-oil.An increase in the initi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temperature at 95 wt% weight loss of the aged pyrolytic lignin in thermogravimetry were observed for the bio-oil aged at higher temperature.An increase in residue weight of aged pyrolytic lignin was found in bio-oil aged at higher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19.
可熔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在热交联CTP版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仅用一种可熔性酚醛树脂制得通常需用两种酚醛树脂才能制得的热交联CTP版。研究了合成反应条件对可熔性酚醛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羟甲基指数的影响及该版材的热敏涂层配方。结果显示适合于这种体系的可熔性酚醛树脂的羟甲基指数为3左右,固有黏度为8左右;热敏涂层最佳配方为m(可熔性酚醛树脂)∶m(二苯基碘盐)∶m(红外吸收染料)=1∶0.31∶0.26。  相似文献   

20.
红外激光诱导Mn2(CO)10的热分解沉积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