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8世纪的法国兴起的启蒙运动中,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抨击了封建的等级制度、僧侣、贵族的特权以及封建统治的腐败,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的口号,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人人生而具有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要求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启迪遭受宗教神学思想奴役和蒙蔽的人类理性.然而,当时在教会控制下的腐朽的封建教育,是不可能满足启蒙思想家以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科学知识武装人们的头脑,启迪人们理性的需要.卢梭鉴于这种腐朽的封建经院主义性质的教育戕害人性,违反自然,提出了一切顺应自然.“归于自然”的教育理论.在1762年发表的著名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中,通过他所虚构的儿童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过程,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2.
卢梭的代表作《爱弥尔》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今天对卢梭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自然教育思想进行分析与思考,能给予当今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改革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华德福教育的"全人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及身心的健康发展。而这种教育模式背后的自然教育观可追溯到卢梭的教育思想。从理论基础看,华德福教育模式的自然观与卢梭如出一辙,且带有自然神论的思想;其次,卢梭倡导社会契约对人的协调、约束作用,而华德福教育思想的"三元社会观"也提出了相应观点;再者,华德福教育采取卢梭教育思想中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教学思路,并科学分期,注重知识实用性、趣味性、学习过程的实践及潜能的激发,逐步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当代人才。这一系列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让·雅克·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教育家。他于1757年写成半论文半小说体载的教育名著《爱弥儿》,通过对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从出生到青年时期及其女友的教育论述,抨击封建教育制度和经验主义的学校,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计划,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即要培养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强调“个性解放”,让儿童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主张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一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由于此重期正处于“理性的睡眠”期.在…  相似文献   

5.
近一个世纪以来,伦理学的研究范围逐渐从“人一社会”关系延伸至“人一自然”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环境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几种主要的“人一自然”观,结合环境教育的历史发展,明确指出“人一自然”观是环境教育的伦理学基础,培养环境意识的核心是树立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观念;生态伦理学应该在人与自然谁为生态伦理之中心的问题上加强研究,以便为环境教育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夸美纽斯(G.A.Comenius 1592——1670)是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他毕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并且,深入地研究了古代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教育理论,探讨了当时先进教育家的研究成果,认真总结了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大量教育理论著作和教科书。他的教育思想,奠定了一个较为严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他的教育名著《大教学论》对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方法等都作了详细的阐述,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部比较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在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贯穿着一条根本性的指导原则,就是教育要适应自然,也就是“自然适应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育应该和自然相适应。”他企图从自然界的类比研究中,探求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白璧德对卢梭自然人性论的批判代表了西方世界对卢梭的一种态度 ,且在现代中国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卢梭自然思想有必要再做考证。自然是卢梭思想的核心概念 ,卢梭自然思想有着丰富内涵 ,它包括自然人性论和自然理想国两个有机关联的方面 ,具有结构自足性、内含时代性、判断主观性的特点。白璧德对卢梭自然思想的评判忽略了其中的时代内容并片面归纳了其历史作用 ,体现着对卢梭思想的一种误读 ,必须予以纠正而还其本真。  相似文献   

8.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和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今儿童的教育仍有借鉴意义。其“消极教育”、“自然后果法”、“人格感化”、以爱为原则的教育等观点的合理内核,对今天的素质教育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9.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提出的自然教育思想,开辟了现代教育的新纪元。它要求教育要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培育自然人等教育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卢梭的宗教思想在其政治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在《爱弥儿》以及《社会契约论》中分别提出自己的自然宗教观和公民宗教思想。自然宗教观强调信仰的自由和人民的自主,公民宗教是针对当时西方存在的政教绝对化而提出的一种思路,公民宗教在保证个人信仰自由的同时,激发出人们对于国家的义务,使人们在对宗教信仰忠实的同时,忠实于国家政治。卢梭的宗教思想使其社会契约论在宗教领域得以合理延伸。  相似文献   

11.
法国思想者卢梭在对封建教育和教会教育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自然教育思想。自然教育的基本内涵是遵循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以儿童为中心。自然教育对当代教育具有鲜明的启示意义。在大力提倡推进终身教育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儿童教育则是"毕生发展"的开始,是从"摇篮"到"拐杖"的终身教育的起点。重视儿童的自然教育,让其健康和自由的成长,是当代教育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刘辰翁的创作与文学评点实践看,崇尚“自然”可以说是他的文学创作观。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创作主体(作者)情感之自然:“不平则鸣”、“真”;其二,文章思想(内容)之自然:“兴寄深厚”、“风雅”;其三,文章行文(语言)之自然:“诗无改法”、“天籁”。  相似文献   

13.
刘亭  陈朴 《科技信息》2007,(12):207-208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倍尔是幼儿园的创立者,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热爱儿童并把毕生献给了幼儿教育事业,在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中,盛开着一朵“自然高洁的奇葩”——教育顺应自然的思想,它不仅是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中的亮点,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充满了对自然的崇敬和对儿童无限的爱,探究“幼儿教育之父”的教育顺应自然的思想渊源,为人们打开一扇透视“自然与爱”的窗子。  相似文献   

14.
让·雅克·卢梭是法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以事实为根据所写的自传《忏悔录》,不仅坦露了自己的经历、情感、认知,还在多处渗透、穿插了他关于教育方面的思想。在这本书中,卢梭根据自己的成长体验,回忆了童年、少年、青年以及成年时的种种际遇,来体现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崇天性,存善性;二是重家教,爱子女;三是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四是优美舒适的大自然是早期教育的最佳环境选择。  相似文献   

15.
霍桑在其代表作《红字》中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浪漫主义及其巅峰超验主义的影响,同时也突出了他本人独特的思想和对“自然”的理解。《红字》里的“自然”涉及到三方面:物质世界中的自然,自然的人性以及自然的生活本质。这也是霍桑本人在现实生活中一直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从刘辰翁的创作与文学评点实践看,崇尚“自然”可以说是他的文学创作观。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创作主体(作者)情感之自然:“不平则鸣”、“真”;其二,文章思想(内容)之自然:“兴寄深厚”、“风雅”;其三,文章行文(语言)之自然:“诗无改法”、“天籁”。  相似文献   

17.
卢梭在其政治理论中虽和近代的其他思想家一样提出了自然状态的理论假设,但是和他们不同的是,在卢梭的描述中自然状态是人类的黄金时代,这招致了广泛的批评。这些批评大多都是对卢梭的误读,从卢梭的理论来看,自然状态只是一种理论假设,是照出现实社会罪恶的一面镜子,而不是历史存在。自然状态与未来社会本质上是相通的,拥有共同的精神原则和道德内容。  相似文献   

18.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通过对爱弥儿成长教育过程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蓝图.他以自然教育为基础,阐述了智育、德育、体育及劳动教育的思想.他把儿童的成长过程分成四个时期(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春期).德育、智育、体育及劳动教育的观点,分散在爱弥儿成长的各个时期.在此我针对卢梭的智育思想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观点和学说有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他的思想有个转变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科学是可以研究的。本文拟从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的发展变化,来探讨他早期思想演变的一些问题。研究“人”的哲学是反对神学蒙昧主义提出的问题哲学是时代的精华,哲学家的出现以及他们提出的问题总是同他们那个时代联系着的。研究“人”的哲学最早是由西欧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开始的。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神学蒙昧主义,神学家为了把天上的神(实际上是地上的统治者),说成是至高无上  相似文献   

20.
“学为人”的主张是陆九渊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他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核心,做人最重要。他提出做人要先立乎其大志、明辨义利、堂堂地做人,并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作用。研究陆九渊教育思想,对于今天实施以做人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仍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