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孙紫强 《科技资讯》2010,(32):219-219
文章通过分析论述地铁车站的作用,指出了在地铁建筑的色彩处理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了色彩对建筑空间的影响。以此来提醒建筑师在进行地铁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色彩的各个方面,合理地应用色彩,是地铁更方便为人所使用,也使人们得到愉悦的视觉享受。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站作为联系地面和地下交通的节点,应根据城市规模、城市规划、客流量、城市道路网等因素合理的设计。本文介绍了地轶车站建筑设计的原则,并阐述了地铁车站建筑各阶段的设计要点及作者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以箱型双层预应力大跨度地铁车站开发为研究背景,采用动塑性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用拉压损伤因子描述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下的非线性与疲劳性能,综合考虑了震前土-结构自重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应力和地铁车站结构的阻尼效应,对土-地铁结构相互作用系统地进行了地震过程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了震害发生时大跨度预应力地铁车站结构的破坏过程、破坏形式和抗震薄弱位置.结果表明:地铁车站侧墙底部外侧首先产生裂缝,之后顶板中板在与侧墙连接处、跨中底部等位置出现裂缝,并迅速开展,部分位置甚至形成贯通裂缝;其中靠近底板位置处的侧墙外侧易产生竖向拉压破坏,顶板和中板的跨中及板在与侧墙连接处易产生水平向拉压破坏;侧墙与顶板底板连接处交替出现剪应力集中.靠近底板处的侧墙外侧与顶板在与侧墙连接处上侧位置破坏时间早,因而是影响框架安全的关键部位.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地铁车站上盖开发地块由于开发量大、地下可建设空间有限,按照常规配建标准建设地下车库面临较大困难.采用指标对比法、城市类比法、项目经验法、理论计算法等多种方法,提出了地铁上盖地块公建类建筑停车配建泊位按照标准值80%建设、住宅类建筑停车配建泊位按照标准值建设的实施对策.以地铁6号线天泰路站地铁车站上盖开发地块为例,进行了地下空间设计实证,能有效解决地下车库建设难题.  相似文献   

5.
薛东 《广东科技》2014,(12):113-113,99
作为现代化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地铁的建设设计风格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甚至不少地铁建设设计作为城市最具代表的风景线彰显城市的艺术形象与文化功能。由此可见,地域特色与地铁建筑设计风格的相结合已然成为新时期地铁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它对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地域特色角度研究,不同国家的地铁建筑设计在展现自身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表达出浓浓的地域风情,这些充满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理应得到城市设计与规范工作者的足够重视与关注。针对地域特色与地铁建筑设计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6.
地铁是城市交通中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而地铁建筑的设计风格与城市之间也存在着更加密切的联系.为了实现对地域文化的展现与传承,开展对地域文化与地铁建筑的融合设计研究.在明确地铁建筑设计应当具备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耐久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对地铁建筑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从造型融合、色彩融合、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7.
日前,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强力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当中,对配属的车辆基地进行上盖物业开发,以解决地铁建设用地和资金存在的矛盾,由于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并非典型的建筑形式,国内并无相对应的规范标准,故在此类工程项目的设计中存在诸多技术性难题。该文以广州轨道交通8号线北延段白云湖车辆段为例,详细阐述上盖物业开发车辆段的建筑消防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南京地铁1号线某区段邻近民国建筑为研究对象,现场实测地铁运行通过时引起的地面振动加速度,分析振动响应在时域和频域内的传播规律,并以Z振级为评价指标,评估地铁运行振动对邻近民国建筑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地铁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以竖向为主,振动量随与地铁线路距离增大呈波浪式衰减,在近场区域某一距离处达到最大值,在远场区域逐渐衰减并趋于稳定;地铁运行引发的振动响应主要集中在50~80 Hz,且对应的分频振级衰减较快;地铁附近部分区域Z振级已超过环境控制标准。研究成果对地铁线路邻近民国建筑的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有助于研究地铁运行振动对沿线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浅析城市地铁站火灾危险性分析及消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峰 《科技信息》2010,(22):I0326-I0327
本文通过对城市地铁站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重点阐述城市地铁站在建筑结构防灾设计、监控报警与消防系统设计、地铁车辆防火设计、应急方案、灭火战术及装备运用等方面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城市密集建筑区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以三层三跨岛式车站和多层框架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层状场地中由地铁车站与两个框架结构所组成的左右对称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埋深比对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structure-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SI)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当地铁车站埋深比小于等于1.5时,地铁车站与临近多层框架建筑间的SSSI效应对车站下半部分和上方框架结构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值得重视;在埋深比增大过程中,临近建筑对车站上半区域的有利影响以及对车站整体的其他影响逐渐减弱,而车站对临近建筑的影响会整体趋向有利;地震动的频谱特性是地铁车站与临近多层建筑间地震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地铁诱发的环境振动在周围土体和邻近建筑物内的传播规律,建立了31自由度地铁车辆模型以及桥梁-土体-建筑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数值研究.首先,通过三角级数法获得可靠的轨道不平顺谱,建立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得到车辆随机振动荷载时程谱;然后,将荷载时程谱加载到桥梁-土体-建筑三维有限元模型上,计算得到周围土体和临近建筑内关键点位的振动幅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频谱分析,获得各点的振动功率谱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地铁环境振动在地面上的传播存在明显的方向性,竖向振动占主导地位;高层建筑12层以上部分需重点考虑水平面上的振动;传播过程中10 Hz以上的高频振动衰减较快,距轨道中心30 m以外的环境振动以低频振动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控制基坑施工对毗邻建筑的影响,研究地表深孔注浆对建筑和基坑的保护效果,依托于深圳地铁10号线的出入线明挖区间的基坑工程,采用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3种不同的地表深孔注浆方案对建筑沉降变形、基坑横向变形及基坑支撑内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深孔注浆加固非常明显地抑制了建筑地基的沉降和基坑靠近建筑侧壁的横向位移,但对基坑底部隆起的抑制作用比较小;角部注浆孔中出现了应力集中区域,方案3中注浆孔的应力集中现象比方案2更为明显;方案2和方案3的地表深孔注浆加固效果相近,方案2中注浆孔的应力更为均匀合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能建造的发展,三维正向设计逐渐替代了传统二维设计,对设计成果的交付审查也将同步转换为对建筑信息模型的审查。地铁建筑设计区别于其他建筑具备较强的功能性,在实际设计交付成果审查中,会存在错审率、漏项高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依据相关国家标准,构建适用于地铁车站建筑信息模型完备性审查的本体模型,同时集成工业基础类(IFC 4.0)实例信息、计算机规则技术,实现模型完备性审查。以地铁车站的建筑单元为例,实现地铁车站模型在方案设计阶段的交付工作。该方法的提出有助于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辉  陈曦  王欣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5):6429-6434
地铁连通型商业建筑日益增加,除火灾事故外,地震、恐怖袭击、车辆故障或停电引发人员滞留而导致的踩踏事故等突发事件中人员安全疏散的研究同等重要.为探究突发事件中防火卷帘控制方式(下降时间、下降高度等)对地铁及其连通商业建筑人员疏散的影响,运用Pathfinder软件,以某地铁及其连通商业建筑作为对象,分别模拟了防火卷帘不动作、防火卷帘下降时间为0、60、150、180、300、360 s 7种工况下人员疏散情景,从而得到最优的防火卷帘下降时间,并分析了地铁及连通商业同步疏散、延时疏散情况下延时时间对疏散的影响.结果 显示:与地铁连通型商业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不会对地铁人员疏散造成影响;地铁连通商业建筑的防火卷帘"一步降"或"两步降"控制方式对于人员疏散影响不大;防火卷帘下降延时时间越长,人员所需安全疏散时间越长,卷帘180 s下降到底的工况是最不利的控制方式,300 s下降到底是最优的;对于地铁连通商业建筑,不论突发事件发生在地铁段还是商业段,都是两个部分同步疏散对疏散最有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迎来了地铁交通建设的高潮,但建设地铁所需要的投资是巨大,这一直也是我国城市地铁建设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地下工程,从初期投资的造价上看,是非常昂贵的。如考虑工程的社会效益或是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建设地铁还是有发展前景的。但不管怎么说,地铁建设的造价是非常可观的。建筑企业在地铁工程施工中,将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过程,并且在地铁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始终贯穿目标成本管理,同时还应采取各种手段,完善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制度,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地铁是对变形要求极为严格的建筑,在紧邻已运营的地铁处开挖的深基坑对地铁以及周围建筑产生的影响的分析预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反分析对比得出针对本工程的沉降修正系数。选取不同工况,对基坑开挖结束后的大型工程桩降水开挖对地铁结构的影响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在工程的后续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所述方法对本工程的施工和分析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传军  吴迎雷 《工程与建设》2022,(1):215-216,233
地铁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地铁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引起自身或周围建筑发生沉降、倾斜等危害.安全监测是保障地铁安全施工和周围建筑安全的重要手段.结合合肥市和平路地铁站工程,主要探讨了地铁车站监测方案和预警机制,为类似工程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某地铁车站明挖结构侧墙施工实例,本文从侧墙模板及支撑体系选型上,阐述了明挖地铁车站结构侧墙的模板台车施工工艺,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施工技术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对广州地铁三号线沿线临近建筑物的振动响应进行了实测,并结合数值计算研究了地铁振动在建筑结构内的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框架结构中,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振动峰值逐渐减小;地铁振动在建筑物内引起的振动时程的频率集中在30~80 Hz频段内,以30~50Hz频段为主;结构内部构件柱的振动衰减要比周边构件更加显著,柱上的梁越多,能量的损耗就越大;地铁振动引起的加速度值有可能对建筑物中使用人群的舒适度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地铁火灾主要特点及其原因进行阐述分析,指出目前地铁火灾扑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地铁火灾扑救中所应重点把握的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