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构建均值函数随机波动率短期利率模型,利用核估计和Kalman滤波器给出拟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实证结果表明引入均值函数改善了模型的似然率估计值,也减少了随机波动率估计值,同时对衍生品价格也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结果揭示了均值函数对于短期利率模型的冲击较大.此外,也发现不同均值函数模型之间对于衍生价格影响还是比较显著的,而比较常系数模型之间所得衍生价格差异比较小.  相似文献   

2.
控制性股东,融资结构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分析控制性股东的风险转移和投资不足动机对融资结构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投资收益的边际波动为正的情形下,两种动机的抵消作用将抑制融资结构与企业投资规模间的负向关系;而在投资收益的边际波动为负的情形下,两种动机的同向作用加剧融资结构与企业投资规模间的负向关系.同时,这种负向关系还会随着控制性股东的持股比例加大而递增.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1997-2012年我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半参数面板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FDI,自主创新,经济增长之间时间上以及空间上的脉冲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FDI对经济增长的时空滞后效应为正;自主创新对FDI的空间滞后效应为0.8;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时空滞后效应为负;经济增长对FDI,自主创新,经济增长的时间滞后效应为正,且经济增长对FDI,自主创新的空间滞后效应分别为-0.86,-0.43.2)FDI和自主创新冲击源为江苏时,与江苏省近邻的山东和浙江有较显著的响应,响应6期后基本收敛至零;经济增长冲击源为广东省时,其他城市的响应6期后基本收敛至零,对其他城市的冲击较小.  相似文献   

4.
我国省级地区FDI吸收能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省级地区FDI吸收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结合2005年的数据,对我国31个省级地区FDI吸收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各省的FDI吸收能力普遍强于中西部地区.通过探究中部六省FDI吸收能力弱势背后的原因,本文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从2006年1月4日到2008年7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日均数据, 同时运用非参数函数系数模型和GARCH模型来分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益率与波动率的非线性时间序列特征. 实证结果表明, 半参数组合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以及预测效果, 而且汇率管制政策变动的虚拟变量的估计 系数显著不为0. 跨度为50天的样本外预测显示: 96%的收益率真实值都落在2.5%以及97.5%的非参数分位 数回归预测线区间之内; 参数GARCH(1,1)模型拟合的波动率所显示出的汇率震荡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资本,中间投入在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中间投入系数大小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类型.目前主流经济增长理论仅仅考虑增加值生产函数,而非总产出生产函数,因此忽视了中间投入在生产过程,乃至评价经济效率中的作用.本文从统计特征,基本模型和实证检验基本范式研究了主题.从统计特征角度,中国的中间投入系数明显高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单位GDP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显示出了中国粗放型增长的特征.在基本模型上,本文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得出结论: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与中间投入替代弹性、增加值率、技术水平等参数有关.具体表现在:首先,中间投入与最初投入之间的关联性表现为替代关系而非互补关系;其次,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与中间投入替代弹性大小反向关系,中间投入替代弹性越大经济增长速度越慢,反之亦然;最后,均衡人均产出水平呈现出随着增加值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形态,换言之,一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最优的增加值率.在实证分析上,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日本、巴西四国的实证检验发现,一方面,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中间投入的替代弹性不同,且各自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替代弹性明显高于中国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各国的实际增加值率与最优增加值率之间存在着偏差,且发达国家的偏差要小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巴西存在的偏差要远大于发达的美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7.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出口企业生产函数中引入工具货币计价生产要素假设,在局部均衡的框架下,推导了出口计价货币选择的粘性价格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用多元名义Logit回归定性分析了诸外生变量对计价货币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贸易对象为非工具货币国的出口企业来说,以工具货币计价的生产要素在总成本中占比、进口国的需求弹性和出口国与工具货币国之间汇率的波动性对出口国货币计价的影响是反向的;价格调整周期和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汇率波动性对出口国货币计价的影响是正向的;另外,汇率间的相关性也会影响到企业的计价货币选择.  相似文献   

8.
利用我国2001~2007年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FDI对我国环境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全行业范围,FDI相对规模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环境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而FDI资本密集度的提高则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不同类型行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FDI的在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方面对环境产生了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而资本、技术密集行业的FDI在结构效应方面对环境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进出口贸易中汇率风险管理问题,利用Copula-GARCH方法,基于改进的下偏矩风险测度(LPM)提出交叉汇率期权套期保值模型.首先,用Copula函数刻画相关结构,建立适用于任意边际分布的交叉汇率期权套期保值理论模型,并推导出模型的积分形式.然后,对交叉汇率收益序列进行GARCH模型拟合,给出基于边际收益率分布的最优模型算法步骤.最后,将模型应用于人民币外汇市场交叉汇率套期保值实证研究,并分析敲定价格,套期保值成本和风险厌恶程度等对LPM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目标收益设置为收益的中位数而不是平均收益有利于投资者谨慎投资.为了降低LPM风险,建议预算较少的投资者选择平值看跌期权对冲,而预算较高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实值看跌期权,但敲定价格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综合考虑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外汇储备的理论模型, 并利用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模型结果表明: 规模变量、进口倾向、国外收入及汇率因素对外汇储备需求的影响取决于这些变量各自对外汇储备瞬时变化的确定性部分μ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 长期上, 规模变量、进口倾向、名义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对外汇储备变动都具有显著正效应; 而储备增长自身波动、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及汇率制度对外汇储备变动均呈明显负影响; 国外收入、中美实际利差、名义有效汇率波动对外汇储备变动的影响不明显. 短期内, 名义有效汇率及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变动都呈明显负效应, 国外收入具有显著正影响, 而其它变量的变化对外汇储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EOF法探究了中国绿色专利产出的时空分异特征,实证考察了中国FDI、OFDI对绿色专利产出的知识产权保护门槛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的时空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绿色专利产出时空分异特征明显,第一模态结果表明,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为高值区,西北地区为低值区;第二模态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东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绿色专利产出增长速度较快,西北地区增长速度较慢;中国FDI、OFDI与绿色专利产出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知识产权保护三重和双重门槛,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FDI对绿色专利产出的影响系数由正转负且持续下降,OFDI对绿色专利产出的影响系数由负转正,且持续上升,两者均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中国双向FDI驱动绿色创新存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时空异质性,大多数地区呈从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向中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跨越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From the sector perspective of mining,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the motivations of Chinese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further ODI)are discuss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1 to 2012,acknowledging different host countries and firms’ownership structures.The estimated results justify that the location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ODI differ between sectors,which implies the motivation behind such investment may vary.As expected,resource-seek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motivation for Chinese ODI in mining sector;market-and strategic asset-seeking motivations are possessed by both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sectors.The probability of the host country receiving Chinese FDI,as well as high FDI openness and frequent bilateral trade with China is favorable for doing business.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factors increasing the probability of a country being chosen as a location for Chinese ODI vary between different host countries,as do different ownership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外商直接投资(IFDI),简称双向FDI,无疑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冲击,双向FDI能否发挥以及如何发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是需要迫切解答的问题。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包含双向FDI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并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并揭示了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这对“双引擎”在双向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中介作用以及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调节效应,采用夏普利值分解法量化了不同中介作用的贡献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双向FDI能够显著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遮掩效应;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既能直接调节双向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能通过调节双向FDI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技术创新的影响,间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夏普利值分解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应大于技术创新的边际效应。通过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在沿海和内陆地区均存在遮掩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仅在沿海地区存在遮掩效应,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仅在沿海地区成立;美国再工业化对双向FDI的调节作用在沿海和内陆地区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双向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为有效发挥双向FDI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利 《系统工程》2012,(3):117-122
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汇率变动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本文构建汇率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计量模型,从影响渠道的角度考察了汇率变动的产业结构效应。总体来看实际汇率变动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和贸易渠道影响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产值比重,但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弱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FDI渠道的作用强于贸易渠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1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简称"限薪令")这一准自然实验,从实证上检验了高管限薪政策对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通过建立双重差分模型(DID)和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法(PSM),研究发现"限薪令"政策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显著负向影响,动态作用效果显示政策实施第二年比第一年的影响更加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限薪令"政策对中央企业、高薪酬组企业和大规模企业经营业绩的冲击大于地方国有企业、低薪酬组企业和小规模企业.未来可以考虑建立与国有企业特征相适应的高管薪酬制度,通过加快市场化改革以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优惠政策拉大中国区域差距及挤压内资企业投资的问题,基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在Romer内生模型基础上,求解了市场均衡时FDI优惠政策指数的门槛值,并对影响门槛值大小的因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最终生产部门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研发部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本国技术吸收能力的增强都会使FDI优惠指数变大,但市场平均利率的上升却带来FDI优惠指数的减小,而FDI优惠政策指数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则无法判断.  相似文献   

17.
罗守贵  金芙蓉 《系统管理学报》2012,21(5):704-709,720
借鉴生态学中种群间的关系,建立了封闭和开放性条件下的都市圈内部城市间互惠共生模型,并通过对模型的推导和分析,研究了都市圈内部城市间的共生机制;分析了都市圈内部城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阶段共生关系的表现;探讨了FDI的引入对都市圈内部城市间共生关系产生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FDI带来的影响强度和方向,与其溢出效应对当地环境容量的作用系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外商直接投资是供应链环节中的重要主体. 论文在阐述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状况及中国政府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所采取的政策与措施的基础上,运用极值边界分析模型(EBA),基于对数据的相关分析与回归估计选择了3 个核心变量和5 个条件变量,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中国经济增长,但这种刺激作用有限. 从各个分阶段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不确定的. 起步阶段与缓慢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快速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能显著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这种结论上的不完全一致,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与中国国情及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发展态势息息相关的,是有时间特质的. 通过短期分析能更精确地反映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而长期分析消除了个别异常数据在短期的较大影响,从而体现动态影响的长期趋势,可见将短期与长期结合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化商务时代的到来,交易型社区的发展越来越成为解决社会化商务中经济性与社会性矛盾的关键.但交易型社区与传统社交社区在成员角色和动机上的差异性也导致其网络演化的特殊性.本研究以国内最大的交易型网站(淘宝网)为平台,选取其中最活跃的圈子社区之一(共7902名会员,有效样本为6195名会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交易型社区网络闭包机制相对于传统社交网络闭包机制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互惠关系的形成可能需要较高的交互成本并带来关系依赖和关系无效率的风险,交易型社区中成员会回避互惠关系的形成;(2)在一个主要由陌生人组成的交易型社区的模糊情境下,信息性社会影响起着主要作用,信息源的传播路径越多一方面加强了信息源的传染性,但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该信息源的必要性而不利于其他成员与其构建关系;(3)交易型社区网络闭包(关系构建)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成员间的相似性(选择性影响),具体表现在共同的社区好友和共同参与的社区活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