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南宋官瓷釉中30种着色元素含量, 确定铁是主着色元素.用M(o)ssbauer谱确定了釉层中的铁是以结构铁的形式(Fe2+, Fe3+ )存在. 测定了各种颜色釉面的特征光谱的主波长与结构铁浓度(Fe2+/Fe3+)之间的定量关系. 揭示了南宋官瓷的着色机理.  相似文献   

2.
古官瓷着色机理的中子活化分析和Mössbauer 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维娟 《科学通报》2000,45(6):663-666
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南宋官瓷釉中30种着色元素含量, 确定铁是主着色元素.用M(o)ssbauer谱确定了釉层中的铁是以结构铁的形式(Fe2+, Fe3+ )存在. 测定了各种颜色釉面的特征光谱的主波长与结构铁浓度(Fe2+/Fe3+)之间的定量关系. 揭示了南宋官瓷的着色机理.  相似文献   

3.
()张启芳  ()喆生  ()施倪承 《科学通报》1998,43(18):2000-2005
绿辉石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MⅡ)(MⅠ)(Si,Al)2O6,MⅡ位代表Ca或Na,Na/(Na+Ca)值在0.2-0.8之间。MⅠ位代表八面体配位的阳离子Mg,Fe^21+,Al,Fe^3+,Al/(Al+Fe^3+)〈0.5。已发现绿辉石的空间群有C2/c,P2,P2/n,P2/c,晶胞参数:a0=9.600-9.630A,b0=8.750-8.830A,c0=5.230-5.290A,β=1  相似文献   

4.
新型钙钛矿ABO3 型B 位含铋混合导体透氧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与合成了系列新型的钙钛矿型B位铋掺杂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对其结构与透氧性能进行了测定.发现BaBi_(0.2)Co_yFe_(0.8-y)O_(3-δ)(y≤0.4)及BaBi_xCo_(0.2)Fe_(0.8-x)O_(3-δ)(x=0.1~0.5 )都可以形成立方晶相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透氧测定表明此系列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氧渗透能力.BaBi_(0.2)Co_(0.35)Fe_(0.45)O_(3-δ)导体膜,在膜片一端为空气氛另一端为氦气氛情况下,900℃时透氧量高达0.77 × 10~(-6) mol/(cm~2·s)以上,远远高于相同条件下其他的含铋透氧膜材料.并发现透氧量随着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与铋含量无简单的关系.O_(2)-TPD测定表明,材料具有优良的氧吸附脱附可逆性.长时间透氧测定表明,BaBi_(0.2)Co_(0.35)Fe_(0.45)O_(3-δ)BaBi_(0.3)Co_(0.2)Fe_(0.5)O_(3-δ)导体膜在875℃下都具有较稳定的氧渗透行为.  相似文献   

5.
徐非  胡玉海  董林  陈懿 《科学通报》1999,44(14):1498-1503
通过机械混全焙烧法制备了MoO3/α-Fe2O3样品,采用了XRD,XPS,LRS,TG-DTA以及Moessbaer谱研究了MoO3与α-Fe2O3之间的相互作用,XRD和XPS证实,在适当的温度下焙烧的样品,MoO3在α-Fe2O3表面上的分散容量为0.8mmolMoO3/100m^2α-Fe2O3,LRS和FT-IR结果表明,在低含量的样品中,Mo^6+主要讲入α-Fe2O3的表面四面体位;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离铁缺乏相关基因,构建了一个滴度为4.5x10~5pfu/μg的λZAP表达型缺铁胁迫玉米根 cDNA文库.通过差异筛选得到 6个阳性克隆.经 Northern blot和 Western blot验证在缺铁条件下加强表达的有fdr3(Fe-deficiency-related) cDNA clone。  相似文献   

7.
在亳县陨石中发现了陨石中窠见矿物亚铁尖晶石。这种矿物以3种不同产状产出:(1)产出球粒的内圈,组成环带结构;(2)作为包裹体,与Wwadsleyite一起产生在橄榄石球粒中;(3)作为斑晶,产在斑状球粒中,通过对该矿物3种产状的形态及矿物共生组合,化学成分等特征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其成因,Fe(Fe+Mg)比值的相对稳定性和化学成分的不均一性表明;(1)矿物的同源性;(2)早期太阳系星云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8.
高压下MgO-ZnO-SiO2体系的亚固相相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0GPa和1200℃条件下,利用活塞圆筒高压装置实验确定了MgO-ZnO-SiO2体系的亚固相相关系,结果显示该体系具有不同于其他类似的三元体系的相组合特征,无法形成Mg2SiO4-Zn2SiO4橄榄石和Mg2SiO6-Zn2Si2O6辉石续固溶体,这种相组合特征是由Zn^2+具有(Ar)3d^10外层电子结构,不同于其他过渡金属离子,如Fe^2+,Ni^2+和Co^2+的性质所制约。  相似文献   

9.
汝瓷着色机理的中子活化分析和Mössbauer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色差仪测量汝瓷釉面的特征光谱和主波长,确定了汝瓷釉色和主波长之间的关系;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汝瓷釉中30种着色元素含量,确定了是铁是主着色元素;用Moessbauer谱确定了釉层中铁是以结构铁的形式(Fe^2 ,Fe^3 )存在,测定了各种颜色釉面的特征光谱的主波长与结构铁浓度(Fe^2 /Fe^3 )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了汝瓷的着色机理。  相似文献   

10.
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定条件下四氢呋喃(THF)和甲基丙烯酸特丁酯(tBMA)均可进行活性聚合.通过阳离子型PTHF~+活性物种(反离子为SbF_6)和阴离子型PtBMA~-活性物种(反离子为Li~+)的偶合反应,成功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特丁酯与四氢呋喃的两嵌段共聚物(PtBMA-b-PTHF).在(甲基)丙烯酸酯阴离子活性聚合中对制备窄分布聚合物有利的LiCl对偶合反应有阻碍作用,不可使用.通过酸性水解反应将上述共聚物转换成甲基丙烯酸一四氢呋喃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MAA-b-PTHF).用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用色差仪测量汝瓷釉面的特征光谱和主波长,确定了汝瓷釉色和主波长之间的关系;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汝瓷釉中30种着色元素含量,确定了铁是主着色元素;用Mssbauer谱确定了釉层中的铁是以结构铁的形式(Fe~(2 ),Fe~(3 ))存在,测定了各种颜色釉面的特征光谱的主波长与结构铁浓度(Fe~(2 )/Fe~(3 ))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了汝瓷的着色机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CF4气体直流脉冲放电产生CF3自由基,研究了309-325nm,波长范围内CF3自由基的(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谱,初步确定了4pσ(^2A″2)和4pπ(2E’)2个Rydberg态的带源分别为62777和62614.4cm^-1;相应的量子亏损值分别为0.97和0.95。并由振动带分析,获得了上述2个Rydberg态的全对称伸缩振动模和OPLA模的振动频率。实验表明:该实验方法对研究  相似文献   

13.
硅酞菁染料与SiO2介质的结构关联及强光限幅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二氯硅酞菁染料(SiPcC12)中的活性氯与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NH_2(CH_2)_3Si(OC_2H_5)_3,KH550)中氨基的亲核取代化学反应,把硅酞菁染料连接到KH550中.反应产物与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glycidoxypropltrimethoxysilane,CH_2OCHCH_2O(CH_2)_3Si(OCH_3)_3,KH560)相复合,随着系统物质的水解和聚合反应的进行,SiPc成功地嫁接于无机网络中,使得本来极难溶的酞菁有机分子以较大浓度以单体形式掺杂到无机介质中,制得较好物化性能与光学性能的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表征了SiPcC1_2与KH550的化学反应产物用波长532nm,脉宽8ns的 Nd~(3+). YAG激光对获得的不同 SiPcCl_2掺杂浓度的复合材料的光限幅效应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赛马矿和硅钛铈矿中铁的占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仁奎  丁奎首  李哲 《科学通报》1999,44(13):1449-1451
赛马矿为一种锆钛硅酸盐新矿物,对赛马矿进行了X-射线和电子针分析,计算出化学式此外,对赛马矿与相关矿物硅钛铈矿进行了温穆斯堡尔效应的研究,确定铁在赛马矿和硅钛铈矿晶体结构中的占位,确定出Fe^3+/Fe^2++Fe^3+比值,在此基础上,重新写出赛马矿和硅钛铈矿的化学式。  相似文献   

15.
Rh(100)上Sm膜及Sm/Rh表面合金的结构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AES,LEED,XPS和TDS研究了稀土金属Sm室温下在 Rh(100)表面上的生长过程.发现室温下Sm膜的生长服从Stranski-Krastanov生长模式,XPS证明为三价的“金属态” Sm.但Sm膜经 900K高温退火后可形成C(52~(1/2)×2~(1/2))R45°和 C(2×2)超结构的有序表面合金;同时,芯能级 Sm3d5/2向高结合能方向位移了0.7eV,表明有电子进一步由 Sm向衬底 Rh传递,导致在 Rh上吸附的 CO分子的热脱附峰温增加.  相似文献   

16.
FeCo-SiO2颗粒膜的磁性和隧道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力  张宗芝  池俊红  李成贤  葛世慧 《科学通报》2000,45(20):2163-2166
利用射频共溅射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金属含量fv的Fe-SiO2金属-绝缘体颗粒膜,系统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磁性以及隧道磁电阻(TMR)效应,在fv=0.33处得到最大磁电阻值为-3.3%,在同样的制备条件下保持fv=0.33,用Co取代Fe得到一系列的(Fe100-xCox)0.33(SiO2)0.67的颗粒膜,对其TMR的研究发现在x=53时得到最大磁电阻值-4.5%,且Co对Fe的替代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VK3诱导的植物细胞凋亡及其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英丽  周军  戴尧仁  翟中和 《科学通报》1999,44(19):2075-2080
VK3可诱导烟草细胞的凋亡,表现为:染化体凝集,凋亡小体形成,DNA末端断裂、降解形成梯状电泳,此过程伴随特异核酸酶的激活,其活性依赖于Ca^2+,Mg^2+,可被Zn^2+和EDTA(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抑制。DNA降解可被DEVD(Ac-Asp-Glu-Val-Asp-aldehyde)抑制。核纤层蛋白降解为35ku片段,DEVD,PMSF(Phenylmet  相似文献   

18.
3,5-二甲基吡唑(HPzMe2)在THF溶液中和(C5H5)3Y反应,制得了双核钇配合物「(C5H5)-Y(η^2-PzMe2)(μ-PzMe2)」2(Ⅰ)和「YY(η^2-PzMe2)2(μ-PzMe2)(μ-THF)」2(Ⅱ),后者揭示了一种合成三吡唑基稀土化合物的新方法。化合物Ⅱ的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显示,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0798(1)nm,b=1.081  相似文献   

19.
娄志东 Geor.  AN 《科学通报》1998,43(11):1210-1214
通过对薄膜的光致发光谱的测量,研究了分层优化的ZnS:Er^3+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体内点缺陷和种类及其在禁带中的能级位置。结果表明:ZnS:Er^3+体内除了作为发光中心的替位铒离子Er^2+外,主要的点缺陷是S空位Vs、Zn空平Vzn、浅施主Cls和Fs、深受主Cu^+等。S空位是双施主能级,Vs^1+和Vs^2+分别位于导带底1.36和2.36eV处;Zn空位是双受主能级,VZn^1-和  相似文献   

20.
杂多金属氧酸盐的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长文  许林  王恩波 《科学通报》1998,43(12):1234-1241
综述了近10年杂多金属氧酸盐(HPOMs)的磁特性研究进展。含有磁性原子的杂多金属氧酸盐离子[M4(H2O)2(PW9O34)2]^10和[M4(H2O)2(P2W15O56)2^16-[M=Co(Ⅱ),Zn(Ⅱ),Cu(Ⅱ),Mi(Ⅱ)]以及新近合成的[GaW9O37M3(H2O)3]^n[M=Fe(Ⅱ),Cu(Ⅱ)Co(Ⅱ)],显示出铁磁性或反铁磁性。有的多阴离子和有机π电子给予体TT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