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研究大鼠脑片的缺血缺氧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英  邢虹  何其华  徐家 《科学通报》1999,44(11):1173-1177
采用荧光探剂乙酰乙酸盐-2,7-二氯氢化荧光素(2,7-dichlorofluorescindiacetate,D-399)和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双标记,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aserconfocalscanningmicroscope,LCSM)断层光切扫描观察脑缺血缺氧损伤时脑片脂质过氧化水平和细胞坏死程度,L-NG-硝基-精氨酸(L-NG-nitro-argin  相似文献   

2.
细菌的密码     
细菌的密码EligabeghPennisl著徐俊培译60年以前,卡尔·弗里希(KarlVonFrisch)提出蜜蜂通过8字形飞舞来传递觅得食品的信息时,曾受到怀疑和非难。1973年,这位德国生物学家因此而获诺贝尔奖。现已弄清,蜜蜂是依靠化学信号和形体...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相距180km的广西六景与大乐的泥盆系吉维特阶上部上hermanni-cristatus带 ̄下hermanni-cristatus带中化学旋回进行对比,证明这些化学旋回具有同时性和区域性,研究结果表明:年限为0.10Ma与古气候环境变化有内在联系的化学旋回很可能源于米兰柯维奇偏心率旋回。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家创造物质新形态Garyraubes著王惠英译王惠民校埃里克·科内尔(EricCornell)说,在他和他的同事把物质一种新的形态引入到这个星球上的最初几天里,他们的这项成就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我开始时觉得不知所措”,工作在科罗拉多州波尔德...  相似文献   

5.
Taubes  G 《世界科学》1996,(2):6-7
探索BEC:物理学的一个新领域GaryTaubes著朱雄译埃里克·科内尔(EricCorned)是一位物理学家。他现在就职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布特市的国家标准和工业技术研究所。他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把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引进到这个行星上以后的最初几天内,他们...  相似文献   

6.
辽宁西部义县组翼手龙科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汪筱林  吕君昌 《科学通报》2001,46(3):230-235
记述辽宁西部四合屯下白垩统义县下部新发现的一件具有较完整头骨的翼龙类化石:秀丽郝氏翼龙(新属、新种)Haopterus gracilis gen.et sp.nov.,根据其低而长的头骨、头部无脊状构造、上下颌前部具尖锐细长的牙齿、长的翼掌骨和短的第V趾骨以及Ⅰ-Ⅲ庶骨基本等长等特征,将其归为翼手龙亚目翼手龙科,郝氏翼龙是热河生物群第1个具有较完整头骨的翼龙类骨架,也是亚洲发现的第1个可靠的翼手龙科化石,较德国晚侏罗世Solnhofen同属一科的翼手龙属进步,郝氏翼龙的发现使翼手龙科的古地理分布由欧洲和非洲扩展到亚洲,生存时代也由晚侏罗世延续到早白垩世,为探讨热河生物群的起源与辐射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也为研究翼手龙类的进化、古动物地理和地史分布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资料。  相似文献   

7.
衍蜓(aeschnidiids)昆虫稚虫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俊峰 《科学通报》2000,45(2):192-199
首次发现并描述了衍蜒科稚虫化石标本,就其亲缘关系和生态学特征做了推断,国内外曾报道过的这个科的稚虫实际上都不是衍蜓分子,根据稚虫标本所箭蜒科4属5 实际上都是衍蜓科成员,可合并为一个各,并归入Sinaeschnidia cancellasa之中,这个种是“热河生物群”的一个昆虫广布种,出现于晚侏罗世的晚期。  相似文献   

8.
口虾蛄琥珀酸脱氢酶(SDH)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俗称虾爬子、螳螂虾等,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口足目、虾蛄科、口蛄属,主要生活于近海浅滩,泥质海底巢穴中,我国山东、浙江以及江苏以南沿海皆有分布,它具有个体大、肉味鲜嫩、营养丰富等特点。随着人们食物结构改变,其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浙江已有虾蛄的人工养殖,苗种培育已取得成功,正朝着产业化与规模化方向发展,同工酶作为一种生化指标,已广泛应用于虾蟹类的物种及杂种鉴定、亲缘关系比较及系统分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与调控等的研究。关于口虾蛄的同工酶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报道的是口虾蛄的琥珀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结果,旨在为口虾蛄进一步生物学研究和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组蛋白和核小体在基因转录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证据表明,染色质和核小体构型的改变在转录的起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根据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部分实验结果,初步探讨了以相关问题:(1)转录起始与核小体改构(nucleosome remodeling)。评述了两类起不同作用的核小体改构复合体(nucleosome remodeling complexes),一类是具有DNA激活的ATP酶活性的复合体,它们通过重构核小体的组蛋白核或改变DNA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2002,47(1):30-30
“2002年国际合成金属科技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 r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ynthetic Metals,简称ICSM2002)将于2002年6月29日至7月5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组织委员会热忱地欢迎各位同行,特别是年轻研究人员参加此届会议,将您的重要研究成果向会议提出报告.ICSM2002会议内容包括有机功能材料的所有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及技术).以下的材料(materials)和功能(functions)…  相似文献   

11.
反鸟的新发现与早期鸟类的辐射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张福成  周忠和  侯连海  顾罡 《科学通报》2000,45(24):2650-2657
报道产于辽宁省朝阳地区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一新反鸟化石(Longipteryx chaoyangensis sp.nov.).根据该反鸟的肋骨具有钩突、前肢较后肢长、嘴长和第4Zhi骨等不同于其他已知反鸟的特征,建立一新属种,推测:(1)该鸟具有类似于现代鸟类的稳固的胸廓,供发达的肌肉附着和具有发达的主动呼吸功能;(2)翼发达,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3)嘴长,适应水中捕食;(4)后肢的4个Zhi骨滑车  相似文献   

12.
王永栋  梅盛吴 《科学通报》1999,44(4):412-416
马通科植物化石Phlebopteris(异脉蕨属)在我国中生代地层中分布较广,但对其生殖器官构造研究甚少恍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首次描述和报道鄂西早侏罗世香溪组一种马通科植物-水龙骨型异脉蕨的生殖器官微细构造,揭示其孢子囊群、孢子囊、环带细节以及原位孢子特征,与有关分散孢子化石和现生马通科孢子进行比较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北方几种常见表土花粉类型与植被的数量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中国东北样带(NECT)沿水分梯度分布的30个样方的植被调查和表土花粉分析,选取重要和常见的花粉类型:松(Pinus)、桦(Betula)、栎(Quercus)、椴(Tilia)、槭(Acer)、榆(Ulmus)、蒿(Artemisia)、藜(Chenopodiaceae)、禾本科(Gramin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取其花粉百分比值与植物重要值进行回归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花粉百分比和植物重要值显著相关;样带东部森林区与西部草原区的回归参数有明显差异;松、桦、藜、蒿具有高的斜率和y-截距,是超代表性花粉类型;槭、莎草科、禾本科具有低的斜率和截距,是低代表性花粉类型;栎、椴、榆的斜率和截距互为消长,是具代表性花粉类型.具高斜率或高截距的花粉类型,变异系数都比较低,反映这些花粉类型的斜率和y-截距在植被重建中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4.
四川侏罗纪恐龙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奎  谢卫 《大自然探索》1997,16(1):66-70
文章将四川株罗纪恐龙划为四个相关的恐龙动物群:(1)_早侏罗世禄矸龙动物群(Lufen-gosaurusFauna);(2)早株罗世资中龙动物群(ZizhongosaurusFauna);(3)中侏罗世蜀龙-峨眉龙动物群(Shunosaurus-OmeisaursFauna);(4)马门溪龙动物群(MamenchisaurusFanua)。文章还根据动物群特征以及与国外同时代恐龙的对比,四川盆地株  相似文献   

15.
TCNQ 分子在Cu(111)面上吸附结构的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万立骏  板谷谨悟 《科学通报》2000,45(19):2067-2070
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electrochemical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ECSTM)研究了0.1mol/L HClO4溶液中TCNQ分子(tetracyanoquinodimethane)在Cu(111)表面的吸附结构。结果表明,TCNQ分子在Cu(111)表面形成有序的(4*4)结构,分子的π结构,分子的π电子与Cu表面相互作用,形成“平卧”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中观察到,在激波作用下非晶合金晶化成纳米晶体。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给出初步的理论上的解释。非晶合金内部微观不均匀,分布着大量微小有序原子集团(cluster)和位错。在激波作用下,位错运动,而cluster阻碍激波的传播,使位错堆积于cluster周围。激波与cluster周围局域应力场相互作用使得cluster旋转,而cluster周围的高应力应变能使类液区(intercluster)原子切变沉积于cluster上,cluster长大成为微晶,非晶合金晶化。  相似文献   

17.
木本植物根系及木质部汁液ABA对土壤干旱信息的感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华芳  张建华  梁建生  尹伟伦 《科学通报》1999,44(19):2053-2058
用ABA单克隆放射性免疫测定技术(RIA)研究了抗旱树种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较不抗旱树种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根系和木质部汗液ABA对土壤快速和缓慢干旱的反应。结果表明,侧柏和大叶相思根系ABA对土壤干旱反应灵敏,两者对土壤干旱信息的感应有判别并与干旱形式有点;土壤快速和缓慢干旱时,侧柏木质产汁液ABA浓度随根系ABA递增的趋势有明  相似文献   

18.
亚洲最早的盘舌蟾类化石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原  高克勤 《科学通报》1999,44(4):407-412
根据一保存完好的骨架,描述了辽宁西部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义县组一新的无尾两栖类:三燕丽蟾(新属、新种)Callobatrachus sanyanensis gen.et sp.nov.,并把它归入盘舌蟾科。这是中国第1侏盘舌蟾类化石及亚洲盘舌蟾类最早的化石记录,也是世界上仅有的第2种产自中生界的具完整骨架的盘舌蟾类。盘舌蟾科被普遍认为是一原始的无尾类类群,亚洲虽有现生代表,却始终无确定的化石记录。辽  相似文献   

19.
杨伟平 《科学通报》1998,43(18):1997-2000
中国云南西部(滇西)三江地区是地史时期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相交接的古缝合线地区之一。在滇西腾冲地区及保山地区所谓的冰碛物地层内,相继处理出冈瓦纳型孢粉,并将它们对比为澳大利亚早二叠世的孢粉Stage2或Pseudoreticulatispora confluens带的一部分。滇西腾冲,保山所发现的孢粉新资料进一步证实和补充了Kemp关于Stage2广泛地理分布的论断。  相似文献   

20.
水稻金属硫蛋白核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RNA杂交分析发现ricMT基因在水稻茎部高效特异表达,其表达是叶片中的100多倍,暗示出该基因的5‘上游可能贮藏着1个高效特异表达的启动子。为了弄清ricMT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启动子结构特征,从水稻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出ricMT的核基因克隆,并测出了4084bp序列,其中包括2970bp的5‘上游区,约690bp的转录区和420bp的3’下游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