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主力军,对于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应对高比例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给电力系统带来的挑战并适应电力体制改革进程,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已成为一项关键任务。首先,对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市场化交易进行了分析;其次,梳理了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以及绿证市场进行了现状分析;然后,基于“双碳”目标和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设计了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体系,包括可再生能源电能量市场、超额消纳量市场和绿证市场;最后,选取某风电场为例,对于本文提出的市场化交易体系进行算例分析,以期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消纳和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电荒”、“煤荒”、“水荒”、“缺油”都昭示了中国的能源紧缺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去年在美国召开的亚洲能源合作研讨会上.零点研究集团公布了与美国莱斯大学和日本UFJ究所最新合作完成的《中国城市居民对中国环境与能源问题的看法》,课题中的主要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有一定能源紧缺意识,但节能行为普遍不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将面临更多的资源紧缺。如何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现代化强国之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有前瞻性的能源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能源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政府在能源战略的制定和实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实现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相互配合而发挥合力。能源战略首当其;中的是节约能源,政府要率先垂范,加快生产节能,倡导生活节能,发挥高校在节能减排中的科技优势。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建筑节能技术已经成为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城市建筑水平的标志。当我们回顾2004年中国的能源问题时,电荒、油荒、煤荒……各种能源短缺的现实警示着我们,长期以来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体系亟需改变,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替代煤炭。弥补石油、天然气的资源短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消费体系,将是我国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和近期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建筑节能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建筑、施工、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器、建材、热工、能源、环境、检测、计算机应用等许多专业内容,是在许多学科边缘的交叉和结合后形成的,因此建筑节能技术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包含了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5.
世界能源利用进入“清洁、低碳、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航道。美国在全力确保清洁能源制造和全球领先地位,保障和实现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给中努力形成能源可持续利用结构。能源结构转型已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峰后持续走低,并下降至2000年以前水平,电力行业和交通行业碳排放震荡下降,美国可持续能源发电成本较世界其他国家偏低。美国能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提升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法规、财政投资及经济市场等多方面措施的保障。美国政府的碳减排措施及各州政府的节能准则保障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政府推动能源转型,促进清洁能源投资,并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和能源税收减免;通过加大天然气领域的投资,促进交通领域电气化转型,以及修订车辆燃油经济性标准等措施推动可持续能源市场繁荣。美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现状显示,“能源利用过程的清洁化、能源利用类型的低碳化、能源获取方式的可再生化”为主导的能源转型方向将成为实现能源利用可持续性的发展趋势,全球可持续能源技术创新成为关键技术进步和竞争的阵地,国际能源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困境显示,全球可持续能源利用的重要领域合作基础众多而广泛。美国与中国能源结构和能源转型中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相似,也有不...  相似文献   

6.
从煤炭供应紧张到连续三年出现的大面积拉闸限电,再到广东地区的局部油荒及成品油价格的持续高企,地大物博的资源大国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能源压力。突如其来的能源压力,引发了科技界及整个社会对能源问题的持续关注和讨论。“节约型社会”建设.能源规划调整、替代能源开发等话题被不断提及并日益深入人心。专家指出,应对能源危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文化、制度、技术的整体互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的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电力市场上各交易主体在市场中的相互竞争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考虑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绿证市场对电力市场的影响,建立电力市场各交易主体最优决策模型,并利用逆向归纳法求出了各市场主体最优交易电量和交易价格;算例分析配额义务不断变化对电力市场交易价格,常规能源发电商、可再生能源发电商和售电商的电力交易量、利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配额义务的不断增加,常规能源发电商和售电商的收益呈下降趋势,而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商的市场占比的不断扩大,将导致电力市场的交易价格上升。  相似文献   

8.
当前,人类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压力。传统的能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正日趋枯竭,而且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的废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甚至加速了气候变化,因此寻找新的替代能源迫在眉睫。早在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鼻祖凡尔纳的小说中,预想家们就预言,有朝一日社会将通过以氢为基础的能源而被彻底改造。这种重量很轻的气体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氢能作为最洁净、高效的新能源,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各国都加快了对“氢能”的研究,一种以氢能源为基础的“氢经济”开始展露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电网环境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电力市场面临的几个主要发展机遇,为电力系统节能效益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同时探讨了大规模分布式绿色能源并网,大容量间歇式绿色能源并网和广域互联电力系统给电力市场带来的挑战,为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市场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部门出现的“民工荒”诱发我国农村短工市场的形成,造成短工工资呈上升趋势,甚至常出现供不应求,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短工荒”.从经济学角度,率先提出“短工荒”的性质、依据及特征,分析了我国农村“短工荒”出现的成因,认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条件下,农村的“短工荒”仍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如果把交通比做经济的“神经”,那么能源就是经济的“血液”,在能源政策研究方面,应从以下几点把握和环境政策的关系:一、能源政策研究和环境政策的关系首先应体现在造就更多的“清洁血液”由于能源短缺,世界绝大多数各国都把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作为其能源政策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2050年前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必须确保充足的清洁、高效能源的供应。由于能源部门资金密集度高、建设周期长,制定和实施中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的经济发展多年来一直受到能源供应短缺的制约,从80年代到90年代,能源部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部门,得到国家重点支持,发展迅速。由于近年来“两个转变”的深化,产业结构正在调整,加上国民经济发展实现“软着陆”,使能源供需矛盾出现了缓解迹象。我国能源市场已开始与国际接轨。因国内需求增长迅速,现已大量进口石油,从石油出口国转变…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英国政府公布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提出了绿色能源基本战略。试图通过创建基于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的“低碳经济”,使英国处于“领导世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明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带是全国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很大并且呈上升趋势的地区,沿海地区带多数省市能源资源贫乏,能源工业相对薄弱,能源产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要调入大量能源,原来调出煤炭的河北,山东,目前已成了调入的省份,本文讨论了沿海地带应以电力为中心,搞好能源工业布局,搞好能源运输布局,合理配置能源市场,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从而逐步实现能源供需平衡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东、西、南三面环海,能源资源十分有限,仅有石油和褐煤储藏近年来,希腊通过发起创建东南欧能源共同体、构建石油、天然气和输电网络的框架计划、放开能源市场鼓励竞争、制定法律促进替代能源发展等措施,枳极促进本国能源多元化发展.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东南部能源中心的核心国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领域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为此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战略层面加强了能源领域研究,围绕“工业节能”、“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及“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5个优选主题,部署了一批前瞻性科技项目。7年来,我国能源领域的科技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各优选主题落实情况良好。但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对能源领域提出的新需求、新挑战,需进一步强化科学统筹与优化部署。  相似文献   

17.
《广东科技》2009,(13):59-59
★太阳能热水器选购市场攻略 太阳能是资源最丰富的洁净能源,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随着能源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日渐成为“新宠”。  相似文献   

18.
 德国推出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法规以来,其对可再生能源实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但同时也面临着消纳能力薄弱、市场化不足等问题。德国《可再生能源法》分别于2016、2017年再次得到修订,提出了考虑到可再生能源类型、容量和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全新拍卖体制,并强化了扩张路径的概念,设立明确容量扩建、发电量等目标,强调电网建设与消纳的同步性。探析了德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变化,结合中国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面临的类似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生态与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紧迫任务。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生物质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我国也非常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源,积极开发新的可再生替代能源。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开发生物质能”……随着国家对生物质能发展的渐趋重视,生物质能产业正悄然兴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11月27日,中国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在印度孟买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亚洲金融合作会议”上称,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能源生产重心在西移,这将影响未来的外交和地缘政治局势。张国宝称,能源事件深刻影响着世界。他指出,自去年以来,日本大地震和美国的页岩气革命等能源事件使得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源生产重心西移,消费重心在东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