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学的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价值取向的差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冲突反映了大学所独有的、丰实的文化内涵.大学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客观的,也正是价值取向的多元以及以价值冲突为核心的文化冲突,才促进了大学的发展.正视并研究大学里的文化冲突,并进而深入研究其内化的价值冲突,以理性的态度和方式整合或引导冲突,使这些冲突确实发挥出有利于大学文化发展的良性作用,这样才可能实现对大学的有效管理,进而推动大学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由于接受的文化不同,在日常相处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冲突和矛盾.谭恩美的《喜福会》反映了这种东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本文通过小说中母女关系的发展,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指出这种冲突是必然存在的,而其融合也是必然的和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同时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核心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必须在自己纳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进程中时刻保持对文化建设背后所蕴藏的复杂问题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往和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文化多元化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文化不平等关系或文化差异和冲突。在正视文明冲突、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因素,始终紧紧把握住对主流文化的控制权的前提下,我们必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迎接世界文明的洗礼,以扎实的工作、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4.
在古典进化论看来.民族及其文化的发生是一个直线进化的过程;文化传播认为,文化的产生极其艰难,只能是有创造力的民族产生以后,通过文化传播而实现了文化的发展.民族的发生包含:首先是文化维系的人们共同体的出现;其次是异文化的分别出现以及异文化人们共同体的并存.尽管人类历史自始便具有一种不容忽视的基本的统一性.但是,人类从这样的起点走出极为漫长的路途后,人类文化依然呈现出千差万别,而体现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的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价值取向的差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冲突反映了大学所独有的、丰实的文化内涵。大学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客观的,也正是价值取向的多元以及以价值冲突为核心的文化冲突,才促进了大学的发展。正视并研究大学里的文化冲突,并进而深入研究其内化的价值冲突,以理性的态度和方式整合或引导冲突,使这些冲突确实发挥出有利于大学文化发展的良性作用,这样才可能实现对大学的有效管理,进而推动大学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即追求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被人们以抽象人性论进行了抽象化和实体化的误解, 因而产生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而马克思本人从人的双重本性出发, 以具体人性论将社会理想理解为价值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这样的理解将有助于当代中国人追求自己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所以,一方面,在言语与言语的实际行为和对文字的使用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使用者的文化特点,而这种文化特点又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使用者对世界的理解或认识。另一方面,由此而产生的语义文化又是语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层次。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语义的差异首先体现在不同语言的词汇中。本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如何使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由于文化的作用,由于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传统对一定社会人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人们会对词语寄寓某些特殊的感情评价色彩--文化伴随意义因此而生.而对于文化伴随意义传译得贴切与否,关系到整个译品的成败.接着本文具体谈到了对于词语文化伴随意义传译的三大原则和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甘肃科技纵横》2001,30(3):5-8
我们的地球和我们多彩的生活中充满了神秘的现象和未知的谜团.有些重大的谜团自我们远古的祖先开始行走时就萦绕在人类心头,而另外一些则是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新涌现出来的--以下七个悬念,人们一直没有能够给出确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欲望。可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因素影响交际效果,有时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本文从文化定势、语用失误和非言语行为三方面剖析了造成障碍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分析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辩证地看待大学生宗教信仰对高校安全稳定带来的影响,提出建立防控体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充分挖掘宗教正功能、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管理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地理”是描写世界或大地法则、大地规律的本义出发,该文论证“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类创造的、建立在自然世界基础之上的人文世界”,指出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应该围绕回答人文世界是什么、在哪里、在何时、为什么、怎么样等“5W”的哲学之问来组织;每个哲学问题的回答都有一个基础理论支撑,人地系统耦合理论、地理空间组织理论、人地协同进化理论、人地相互作用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分别回答这些哲学之问的基础理论;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存在的理论依据各不相同,对应于“5W”,它们可分为基于要素的、空间的、时间的、机制的、优化的5大类.  相似文献   

13.
《圣经》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对《圣经》的基本了解,就谈不上正确认识西方,也无法真正领略到西方文学的精髓。然而,尽管《圣经》文学价值极其丰富,但其宗教色彩也极其浓厚。笔者结合自己多年面对本科生高年级开设的《圣经故事》课程的教学实践和基于对《圣经》的一定研究,从学术角度、政治角度、英语语言学习角度和文学研习角度,提出了对开设《圣经》有关课程的初步看法及其反思。  相似文献   

14.
《经》顿教法门,为传统佛教教义范畴和宗教仪式及功课中注入了鲜活的世间内涵,将人们从传统宗教角色和使命之中解放出来。《坛经》将传统佛教通过戒、定、慧等修行程序,皈依外在的佛、法、僧,依据佛法经论,实现成佛之目标的历程转换成体认自性般若,“识自本心”、“即心成佛”的顿悟过程。将外在的宗教仪式、功课与自性联系起来,实现宗教仪式和功课的内在化,体现了高度主体性精神和自由品质,这是《坛经》所蕴涵的人间佛教品格。  相似文献   

15.
《淮南子》是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撰的一部思想学术著作。该书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记载了有关夏代及其以前的宗教信仰的一部分资料。这些珍贵的资料是研究古代宗教思想的重要依据。《淮南子》宗教思想以神仙道家思想为主,兼及其他有神论信仰,包含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研究对象多少已经决定了合宜的方法。甚至可以说,合宜的方法内在于对象,至少是内在于主体和对象的关系。思想史的研究有两条边界,一条是向上的通向哲学、形而上精神的世界;另一条是向下深挖的通向社会的、形而下生活的世界。思想史的这两条边界决定了思想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取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代社会各种思想状况的分析,阐明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提出“知识不完全等于力量”的观点,只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才是将知识转化为力量的基础。指出对知识的学习、过滤、再学习,用智慧将各种知识整合、统一,是最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各种挑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西方现代分析哲学中有关宗教语言哲学方面的论述加以概述,主要围绕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和福柯哲学思想中的对思想话语的阐释展开,认为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宗教无疑既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态度和取向。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宗教作为人类构建世界的一种活动,它通过语词、文本以及符号性的象征体系;通过心理活动和体验;通过行为方式和行为模式;通过社会组织与人际沟通网络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场域或生活氛围,它是人类社会的现象、经验和知识系统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长期作为中国古代官方哲学的儒家思想以原始周文化的"以文为治"为核心而建构,其经过孔子的张扬与理想化而升华为儒家的意识形态与信仰,进而构建中国古代以文为治的基本文化传统,而这种文治思想具有极大的政治与守旧色彩。这种文治思想的渗透,使得中国文学中充满了浓浓的政教保守色彩,这种政教保守色彩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给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小说创作观念上的"史于贵文"的实录主张与题材上缺乏独创性、想象力缺失,以及思想内容上充满浓重的说教色彩,致使中国古典小说长期脱离美学精神本质,转为政治审美崇尚。  相似文献   

20.
由于命运的不幸,史铁生为求思想上的解脱看了一些宗教类的书,也曾不断地谈佛说道谈信仰谈宗教。这期间,史铁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对宗教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形成了独具精神个性的宗教观。主要内容是:佛(神)不是福报的源泉而是苦难里心魂的一条救路;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天堂在人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宗教精神不等于宗教,宗教的要旨是靠神对人的拯救,宗教精神是人依靠自己的精神力量对自我的拯救。史铁生宗教观的实质是为自己为人类寻求灵魂的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