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学生间的信息传播是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学生间信息传播的速度,笔者利用社会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对高校学生信息传播网络进行改进.首先运用聚类分析对调查的高校信息传播网络的社团结构的特点和网络的传播速率进行分析计算;然后根据实际网络的结构给出高校学生信息传播的改进建议.根据改进建议,给出改进后模拟的网络的社团结构特点及网络传播的速率.根据模拟分析结果,发现改进后能大大提高网络的传播速率,为提高高校学生的信息传播速度提供一种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复杂网络上的知识传播模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针对知识在知识合作网络中的传播特征,结合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网络上的知识传播模型.该模型将由知识扩散所引起的知识增长当作一种知识产品的合作生产,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分别考察在个体不进行知识自我增长和进行知识自我增长情况下的知识传播.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网络的随机化程度越大.网络中知识的扩散速度越快,知识的分布越均匀。  相似文献   

3.
网络传播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互联网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 网络传播以其数字化、全球性、实时性、多媒体和交互性等特征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 本文阐述了人类传播活动的几个发展阶段 ,介绍了网络传播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我国网络传播的发展进程 ,并对网络传播对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作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反符号数值不对称细胞神经网络微分方程的分析,给出了正弦信号在传播时网络参数的条件,及正弦信号在无衰减传播时信号频率与网络参数应满足的关系,推导了传播速度的表达式.基于信号无衰减传播的机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移相器,它具有理想化的特性,通过调节参数可使相移在-π/2和π/2间任意取值,而信号的幅度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WEB2.0的常见形态及传播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是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为一身的媒体,博客作为网络上新兴的交流工具,揭开了Web2.0时代的序幕.Web2.0常见的形态有Bolg、Tag、SNS、RSS、Wiki五种,Web2.0时代,传播呈现出个人化、互动化、服务化等特点.Web2.0的应用对“编辑中心制”带来了冲击.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和非平衡统计理论,考查了非平衡涨落因素对小世界网络传播行为的影响。在Newman,watts,Moukarzel以及X.S.Yang提出小世界网络传播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非平衡涨落因子,利用求解Fokker--Plank方程的随机微分方程方法,分析了非平衡涨落驱动下的小世界网络传播稳定性。研究发现非平衡涨落会触发网络状态失稳,出现分岔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复杂网络对某些参量敏感的起因,对更好地解释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小世界网络对参数敏感的现象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对小世界网络稳定性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出现丰富了现有的传播形式,对传统的传播领域提出了挑战,而且还对传统的传播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新的启示。文章阐述了麦克卢汉理论及其在现代的应用,探讨了网络传播对拉斯韦尔模式的冲击以及网络传播对原有大众传播学理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基于SIR模型的蠕虫传播流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研究在蠕虫传播过程中的流量特征,通过对传统SIR蠕虫模型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出一个改进的蠕虫传播流量模型,用分层次划分网络拓扑和增加一个“临界”状态模拟网络延迟造成的影响,并在NS2环境中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改进的模型能较好地符合实际网络中的蠕虫传播趋势和流量特征.  相似文献   

9.
考虑传播率和移出率变化的谣言传播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典的谣言传播模型的研究中,谣言传播率和移出率通常被视为常数,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传播率和移出率变化的谣言传播模型,在均匀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中分别研究了传播率和移出率随时间变化的谣言传播模型,建立相应的平均场方程,并在Matlab中进行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在传播率和移出率变化的谣言传播模型中,传播阈值依然存在,谣言最终的影响力较传播率和移出率不变的情况更为显著.此外,通过均匀网络与无标度网络谣言传播的对比分析发现,在传播率和移出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网络拓扑结构对谣言传播也有很大影响,并且均匀网络中谣言最终的影响力较无标度网络中谣言的最终影响力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航空器离场风险识别是民航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但目前研究多面向航空器运动过程和静态危险源,忽略了管制业务影响和风险动态传播机理.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的离场管制关键点识别及风险传播模型.首先,抽象管制信息交互和业务逻辑,构建复杂网络并量化各节点重要度,然后考虑安全管控延迟效应,定义风险产生、传播及恢复规则,形成离场管制风险动态传播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再现风险传播机理和规律,机组等10个节点为风险传播关键环节,机组对风险扩散作用最强,传播成功率峰值为0.519,塔台管制员和地面管制员为危险源时能激发其他节点进行风险控制,针对关键节点实施安全管理能有效抑制风险传播.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空间信息高速传输的需求与日俱增,基于卫星协作的空间通信网络被广泛用于远洋通信、紧急救援、航天器跟踪、深空探测等领域。针对网络结构复杂、拓扑动态、传输质量不稳定等特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传输时延长、误码率高、连通性差等问题,从网络架构、协作策略、工作频段等3个方面对基于卫星协作的空间信息传输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展望。从网络架构来看,未来空间通信网络正逐渐走向多层立体化网络,结构将向更为灵活的空间自组织网状网络结构演变;从网络构成要素来看,具有星间链路和星上处理功能的协作卫星将日益成为未来空间通信网络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同时,通过分析不同的协作策略以及工作频段可以看出:基于高频段的空间信息自适应传输及跨层联合优化将会成为保障空间信息可靠有效传输的主要手段,也将是实现未来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翠芳  姬楠楠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7):11198-11203
在多线程网络中,网络延时是评价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有效检测通信延迟技术可确保网络通信的高效运行。首先分析多线程网络通信延迟中的队列延迟与传输延迟,利用队列延迟与传输延迟建立多线程网络通信延迟检测模糊矩阵;再通过该矩阵对多线程网络中通信延迟情况进行评价判别,并对该判别矩阵实施一致性测试,最终实现对网络通信延迟情况的有效检测。分析仿真实验结果可知,所构建的模糊矩阵一致性较强,可用于对多线程网络通信延迟的检测。并且在不同带宽与不同干扰情况下,该方法对多线程网络通信延迟检测误差低于10ms,正确率在90%以上,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卫星舱内无线组网通信具有多径干扰严重及电磁环境复杂等特点,本文设计了一个应用于星内的分布式Adhoc无线通信网络系统,重点阐述了无线节点组网、抗多径干扰及单机节点设计,对设计的星内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和中继传输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和测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无线通信网络能够满足星内多径环境下分布多跳式的组网传输需求,为航天器舱内无缆化信号传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无线网络通信在安全可靠方面以及传输效率方面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安全智能无线网络通信接口。介绍了无线网络的结构和接口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 2010。所设计的通信接口主要由无线微控制单元、DSP单元和电源模块构成。无线微控制单元以P87LPC764芯片为核心,具有无线网络管理和传输功能,可通过SPI接口和DSP单元实现数据交换。DSP单元主要负责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识别,将识别结果通过P87LPC764芯片传输至主机。详细介绍了P87LPC764芯片和通信接口硬件连接方案,分析了通信接口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接口在保证通信安全、稳定的同时,传输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战场上语音和数据的近距离无线传输,将语音传输与ZigBee无线网络相结合,利用ZigBee技术设计一个小型的无线网络,代替有线通信方式. 以IAR的Embedded Workbench为开发平台,设计了控制模块、语音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功率放大模块、数据接口等模块硬件电路. 采用RALCWI语音压缩算法保证话音质量,设计了2.4 GHz ZigBee网络节点,组成2.4 GHz ZigBee小型网络,在网络内自由传输语音和数据,并在软件上实现了语音处理和组网、无线收发数据、数据传输等功能,解决了战场上无线传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及各种高速带宽业务的飞速发展,对承载这些业务的光纤传输网络在功能及网络灵活性、扩展性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必须在实现大容量、超高速传送的同时实现网络智能化转型.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技术被视作具有颠覆性的网络革命技术,必将促进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网...  相似文献   

17.
结合C市电业局光缆通信网的规划设计工作实际,分析了电力通信专网在线路建设、承载业务、网络拓扑、设备选型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大中城市电业局光缆通信网的组网方案。该方案客观地分析了电力部门业务需求,为组网建设节省了近1/3的投资,同时为通信系统提供了近2倍的传输电路。  相似文献   

18.
全球通信网格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分层通信结构。探讨了全球通信网格系统的分层通信结构,提出了基于全球通信网格系统的7层参考模型,包括任务层、应用层、服务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介绍了通信系统结构对应于上述7层参考模型中的传输层和网络层,分析了全球通信网格系统层架构中分层通信协议的功能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的跨层通信协议基于功率控制的定向生成树(PCDST).本协议采用定向生成树算法以解决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无效能耗问题,并控制节点的传输功率以降低网络通信竞争强度.为了更好地控制传输功率这一关键因素,构建了一个网络效用最大化模型,并基于原始-对偶算法设计拉格朗日对偶函数,推导出传输功率的最优解集.这些跨层策略的应用能够使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节能的同时保持良好的通信状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协议在节约能量和提高通信吞吐量方面具有很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网的基本组成部分,承载着通信骨干网络的主要传输任务.随着急剧增长的传输容量,人们提出了各种扩大光纤通信容量的技术方案,其中,波分复用技术是目前切实可行并被广泛应用的技术方案.本文就稀疏波分复用滤光片提出了2种膜系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