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逐孔起爆技术在露天煤矿深孔爆破中的应用,以神华北电胜利露天矿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爆破方案,得出具体爆破参数.利用Ansys对逐孔起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逐孔起爆作用原理;对神华北电胜利露天矿的爆破方案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爆破方案的合理性;分析不同堵塞长度下,岩石所受应力的变化,分析得到使爆破效果更好的堵塞长度.  相似文献   

2.
对某城区露天基坑爆破开挖过程中使用的三种导爆管起爆网路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采用孔内12段延期、孔外排间5段延期的复式串联的接力式毫秒延时起爆网路,爆破效果良好,降低了爆破作业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后期基坑爆破及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起爆后岩块的大小和排间延期时间有关,采用排间延期110ms的起爆网路时,起爆后岩石大块率小于5%。  相似文献   

3.
由于水下环境的隐蔽性,水下爆破效果及其对周围的影响具有不可预见性.基于LS-DYNA数值模拟,分析了单孔水下爆破对岩体的损伤及上部水体的影响、不同起爆位置与多孔爆破对围岩的损伤规律.结果表明:水下单孔柱状装药爆破时,炮孔破坏范围主要沿孔径方向扩展,底部出现两条明显的"八字形"损伤裂纹;炮孔底部起爆、炮孔装药中点起爆、炮...  相似文献   

4.
该工程爆破区域周围有重要的敏感设施,在该敏感设施周围进行路基开挖爆破,采取了调整炮孔装药结构、选用低爆速低威力炸药、微差起爆控制单响药量等技术措施,有效降低了爆破振动,保证了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5.
爆破参数如爆破安全药量、起爆时差等计算的准确性对城市隧道低振速控制爆破至关重要,在逐孔微差爆破振动叠加情况下其计算十分复杂和困难.以南方某城市隧道工程为背景研究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实测各段雷管样本起爆延时范围;进行现场单孔单自由面爆破实验获得不同药量-时间振动曲线;再利用MATLAB程序,根据每段不同延时范围,将两单孔曲线按相邻段起爆的多个微差间隔进行不同振动叠加,选择其中最大振速的合成曲线与单孔振动曲线按下一相邻孔的微差间隔进行新的振动合成,最终得到8孔微差掏槽爆破后的累积叠加曲线.以此与现场实测振动曲线比较,发现第二临空面形成时间在起爆70ms以内;爆破药量设计以起爆70ms前的微差爆破合成振速为依据,确定了安全药量计算方法,在试验隧道控制振速1.0cm/s条件下安全药量为1.0kg,现场监测表明全部爆破振速均在要求指标之内.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控制爆破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爆破地震效应,分别开展了电子雷管起爆、加减振孔、加空气垫层、不同起爆方向等典型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减振试验研究,得到了质点振动速度、减振率、振动衰减系数等典型振动参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各减振技术在相应条件下均能起到一定的减振效果,实际工程爆破施工时,应综合考虑爆区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爆破振动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硬岩隧道深孔爆破技术影响因素及参数的合理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硬岩隧道深孔爆破技术的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深孔掏槽技术 ;合理的炮眼起爆顺序设计 ;克服炸药药卷的深孔管道效应技术 ;深孔爆破安全技术。并对深孔爆破有关参数的选择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扇形炮孔爆破机理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试件强度与抵抗线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扇形炮孔爆破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有效爆破区域出现在孔底部位而不是孔口部位的原因,揭示了扇形炮孔爆破的方向性与顺势破坏效应,据此讨论了炮孔密集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以及孔底起爆的适用条件等;应用试验结果改进北氵名河铁矿扇形中深炮孔的装药结构与起爆顺序,试验区大块率从3·0%降低到1·8%·并杜绝了爆破“隔墙”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高大楼房的控制爆破设计成果。根据其环境和结构特点,用定向控制爆破技术将其拆除,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介绍了大楼结构、爆破方案的确定、预处理及施工安全性校核、爆破部位、破坏高度和破坏程度、倾倒可靠性校核、起爆顺序和延期时间、炮孔参数和装药参数、炮孔布置、装药结构、布孔形式、起爆网络设计、爆破安全性分析和采取的其它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厦门轨道3号线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铁路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爆破振动监测数据,引入比例距离(R^-)拟合振动衰减曲线,探究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结构的振动响应规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隔振空孔爆破、单孔单响与分段延时起爆对铁路结构的减震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当0<R^-<13.73时为爆破振动影响近区,当13.73≤R^-≤28.45时为爆破振动影响中区,当R^->28.45时为爆破振动影响远区,且振动影响近区振速衰减最快,中区衰减过渡,远区趋于衰减平缓;增设隔振空孔不仅可以减震,还能扩大分区影响范围,提升作业效率;相比单孔单响起爆,分段延时间隔起爆能显著降低波形叠加效应,达到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11.
炉底残铁的清除是高炉大修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环节,本文结合某高炉炉底残铁清除的需要,提出了定向劈裂爆破法清除高炉底部残铁的概念,并进行了实验室劈裂爆破实验,研究了钻孔参数、炮孔装药参数、介质强度等物理力学特性参数以及炮孔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初步确定了残铁劈裂爆破作业技术参数的设计方法;通过残铁劈裂爆破小规模工业试验,对残铁劈裂爆破技术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并最终为炉底残铁劈裂爆破工作的具体实施奠定了一种更为先进和可靠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深凹露天矿降低爆破尘毒的现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溶液填塞炮孔降低露天矿爆破尘毒的效果。结果表明,药液爆破与常规爆破相比,爆破尘毒产生量减少50%以上,该技术对减少深凹露天矿内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配层分层结构对核爆炸荷载的防护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受经费和地质条件的限制,人防工程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防护层厚度,因此利用分层结构对爆炸波的衰减和弥散效应,通过试验研究分配层分层结构对核爆炸荷载的防护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平面装药爆炸模拟核爆炸的加载技术,进行了分配层分层结构对核爆炸荷载防护效果的大比尺相似模拟野外化爆试验,通过4个精心设计的不同分层结构的平面装药加载试验,证明了分配层分层结构对核爆炸的防护效果明显优于单层结构.  相似文献   

1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凿岩爆破参数优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得到合理的凿岩爆破参数,使用BP神经网络进行优选.经过简化,以炮孔间距和排距作为输入因子,以总炸药单耗作为综合输出因子;通过有限次的爆破正交试验,建立网络学习、训练样本,优选出最佳的网络模型;增加各输入因子水平,组合成预测、优选样本,从而搜索出最优的凿岩爆破参数.以新桥硫铁矿为例,优选出炮孔间距为1.30 m,排距为1.10 m;预测总炸药单耗为0.459 7 kg/t,比原炸药单耗(0.828 8 kg/t)降低44.53%.  相似文献   

15.
隧道水-土复合填塞炮孔爆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隧道掘进施工中,传统的光面爆破直接用纯炮泥堵塞炮孔,这种方法往往使得炸药能量利用率偏低。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水-土复合堵塞炮孔方法代替传统的光面爆破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及计算,得出水-土复合堵塞炮孔爆破时产生的孔壁压力远远大于纯炮泥堵塞炮孔时的压力值。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水-土复合堵塞炮孔提高了炸药能量利用率的同时,改善了洞内环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爆破方法,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在传统高填方路堤加固工程投资巨大且加固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了爆破挤密技术对路堤进行处理。炸药在土中爆炸结束后,形成的地下爆腔对周围土体产生挤密作用,只需对腔体内逐层填料并压实即可实现高填方路堤的加固过程。通过对9 组不同工况下的试验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压实度下的爆破挤密效果。结果表明,爆前压实度较低、含水率较大的土体形成的爆腔较大,压密范围较大,反之则小。同时,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路段的试验工程也证明该技术的效果较好,没有造成路面及边坡的破坏,可以缩短养护维修工期、降低成本、降低占路施工对交通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7.
隧道掘进爆破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炮孔堵塞不宾和初始自由面利用不充分,隧道的开挖爆破,仍存在投入大,爆破结果欠理想等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新型水介质双向爆炸固结装置,结合自蔓延预热粉体技术制备了Mo/Cu功能梯度材料(FGM).观测了Mo/Cu FGM的显微结构,分析了爆炸固结机制.所制备样品的相对密度从Mo层的94.2%到Cu层的98.4%,呈现良好的梯度变化,样品整体相对密度达95.5%.Mo/Cu FGM电导率为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的27%.第3层、第4层的热导率分别为204.76和249.71 W·m-1·K-1.Mo/Cu FGM第1层与第2层的剪切强度为214.8Mpa.  相似文献   

19.
爆发力是人体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力量,是体能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发展爆发力的手段多种多样,在选择和设计爆发力及其训练组合上更加多样化。爆发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章通过实践训练力求寻求出与增强爆发力关系较密切的训练方法,为今后标枪运动员的爆发力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碰撞角度下爆炸焊接界面熔层厚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炸焊接界面附近温升是由爆炸绝热压缩和畸形变形能沉积两者造成的。通过计算绝热压缩温升和畸形变形能沉积产生的温升,给出熔化判据,估计出了不同碰撞角下爆炸焊接界面熔化层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