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艳丽 《科技资讯》2009,(10):206-206
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观念落后的现象,主要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读者意识”是小学生写作训练中教师应该把握的基础、语文教师要多一点说写训练意识;语文老师要有情有意;语文教师要做“语言医生”等。通过这些研究,对小学作文教学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习作教学关键是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而儿童的语言表达往往充满童趣,是最真实、最朴实的情感流露;儿童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为了让学生我手写我心,诉说自己的真心话,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而且乐于表达。这必然要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从而真实地写作,尽情尽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而目前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一环仍然是作文教学。教师布置的作文题一发下来,一些学生就满脸愁云,感叹“没话可说”,“有话写不出”。于是搜索枯肠,甚至乱编胡诌。而老师指导又无力,眼望低劣作文“望文生叹”,陷入尴尬的境地。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最关键是学生习作热情不高。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学生的习作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而能上好作文课,更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乐”写。如何才能使学生喜爱写作,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这些能力,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读、写实践来形成。老师的“讲”是必要的。但语文知识浩如烟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又能“讲”多少?故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上,也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但可叹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多半仍处于读是读,写是写状况,而作文教学又难以摆脱“学生写,教师改”的旧套。学生作文勉为其难,教师改作呕心沥血,却看不到多少效果。教师也明知“多读多写”才是提高语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激发学生最自然的写作诉求,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从“要我写”到“我想写”转变。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能够帮助学生更擅长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教师组织与写作相关的交流活动,有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督促学生建立写作的好习惯,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影响深远。本篇文章主要从这四个方面,试述初中写作教学的科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谢平 《科技知识动漫》2010,(13):107-108
有人幽默地说:“初中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作文成为三怕之首,可见学生“畏文如虎”,从而令作文教学让初中语文老师异常头痛,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逐渐对作文产生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我采用了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纵观小学语文教学,最终都落实到"应用"上,即交际和写作这两方面,特别是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比重日增.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也直接决定了语文成绩的好坏,因此,所有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写作上都是不遗余力,但作文始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对老师如是,对学生亦如是.虽然老师花了大把大把的时间与精力,豪情万丈要把作文教学搞上去,但收效总是甚微,使得许多老师产生深深的挫败感和厌倦感.  相似文献   

10.
高中英语“听”、“说”、“读”、“写”教学中,学生最薄弱的环节是“写”,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够到位,而在近几年的英语考试中,写作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在论及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这个问题时,有这样极其精辟的概括,即要使学生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并强调指出:“老师之训练必须达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关于“自能作文”的要求,叶圣陶先生又说“有所积蓄的时候,虽没有老师命题,也必用文字发表,用文字发表的时候,虽没有老师指点也能使技术完善。”叶老称之为“写作教学的成功。”要达到这个要求,我以为应从下列两个方面去做扎实的工作。 1.培养学生自觉写作的良好习惯 自觉写作的良好习惯,即学生对周围事物有所感,读书看报有…  相似文献   

12.
一、仿写的意义 所谓仿写,就是模仿别的作品去进行习作。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人们往往不愿谈仿写,似乎只有让学生“天马行空”,自由发挥,才是作文教学的正道,否则就是保守的、封闭的、危害学生心智发展的。我个人认为,仿写本身就是继承,仿写的过程,就是扬弃的过程。没有仿写的过程,就不会有创新的结果。试想一个体操运动员,不首先模仿教练员的动作,肯定不会练出自己的高水平来。叶老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在阅读课上,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有写作指导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熟知作者是如何去表达的。那么,仿写对小学作文教学有哪些意义呢?  相似文献   

13.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语文这门学科中,试卷上作文这一项是分值比较大的,而且是老师认为比较容易得分的,而且只要学生愿意写,老师就一定会给分,但是学生却不这么认为,尤其是小学生对于刚入学的他们,一开始刚接触写作的时候,是陌生的,他们不敢写、不会写,这个时候,很多孩子对于写作就直接逃避了,这就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比较困难的原因之一了,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该文讲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言为心声,缘情而发”,这是令人向往的、美好的作文境界,但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作文往往让学生惧怕,老师为难.咎其原因,有作文的神秘感在作祟,也有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组织方式问题、学生能动作用的发挥问题等.该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际,浅析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迷茫与对策,分别是:“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凭借阅读教学揭开“怎么写”的迷雾;“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借素材的日积月累解决“写什么”的彷徨;凭借自改能力的培养,走出“精批细改”的尴尬处境,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郄卫萍 《海峡科学》2011,(3):67-68,89
课堂教学是聋哑学校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聋生获取信息、锻炼并提高多种能力和培养一定数学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怎样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是我们广大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教学经验表明,更新观念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石,精心设计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合作探究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聋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聋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聋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从而为聋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谈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科技信息》2011,(2):307-308
让耳聋学生能写出通顺的句子,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重点,聋生语言学习所面临的时间长、效果差、掌握慢、能力低等问题长期以来困绕着聋校语文老师。本文分析了耳聋学生学习语言的现状、造成耳聋学生学习语言困难的原因,阐述了语法教学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应加强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17.
李兆迎 《科技资讯》2006,(36):81-81
小学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难点之一。不少学生对作文存在着自卑、厌烦、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去做和认真去做。因此,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成绩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被动写”为“主动写”,“害怕写”为“喜欢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反之,如果学生缺乏这种作文的心理需要,心理欲望,再好的指导方法也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针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偏向,要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调动作文的积极性,我们可采取这样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技能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较为薄弱的方面。很多学生不愿意写、怕写、甚至是拒绝写作,有的学生即使会主动进行写作,也觉得无从下手,绞尽脑汁地写,最终也是词不达意、句不成文,难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便望英语写作而生畏了。至于教师方面也有着不愉快的作文教学经历,每次作文,老师精批细改,往往要耗费许多时间与精力,作文本上满是圈圈点点。可是,对于老师的辛勤劳动,学生并不领情。他们拿到批改后的作文,往往只看一下分数,并不留意那些红色的评语和文章中修改过的病句、错别字等。许多…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学生生活体验的外化,是语文教学中最能张扬个性的途径。然而,审视当今写作教学现状,我发现学生写作主体性缺失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无我之文”、“无物之文”和“无文之文’。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如何将考试作文的精细性跟写作本质的多样化结合,越来越成为初中写作教学主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沈翔 《科技信息》2011,(3):I0249-I0250
如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相信语文教师都曾不余遗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过分将精力集中在教法上,指导学生的写法,而忽略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上真正对症下药。其结果无非是学生写作技巧学了一大堆,真正提起笔写得时候,学生仍有无从下手之感。拘泥于老师的思路,挣不脱老师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产生了诸如没有内容可以进行写作、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美感、深刻感等诸多问题。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为什么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本文试图探究当前初中学生写作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并给予对策及建议。本文试图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博客的写作,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浓厚兴趣,进行了用写博客激发初中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尝试。实践证明,用这些方法对学生进行较长期的训练,学生完全能够保持持续、浓厚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