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陕西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计算模型,计算了陕西省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05年陕西省能值密度为5.02×10^14sej/hm^2,人均生态足迹为4.4810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881hm^2,人均生态赤字达到3.6929hm^2,这说明2005年陕西省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其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图1,表3,参10。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库尔勒市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足迹模型是Wackernagel.M等人提出的一种测算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的综合指标,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该方法采用以往完全不同的角度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为区域发展评价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介绍生态足迹概念、计算方法、计算模型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等理论基础上,以新疆库尔勒市为研究对象,对库尔勒市1996~2005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库尔勒市的生态足迹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生态赤字有增加的趋势,这表明当前库尔勒市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图9,表5,参7。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区小流域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山区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实地调查走访小流域农户获取了大量的有关小流域生产和生活方面的数据,计算了小流域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2005年黄塔小流域人均净生态足迹需求为1.681hm^2,可以提供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938hm^2,人均生态足迹有赢余0.257hm^2,而小流域对外贸易调整前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210hm^2,人均赤字0.272hm^2,说明对外贸易对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把小流域与小流域附近的河北省怀来县及北京市、我国东部地区、全国、全球进行了比较。表7,参21。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本地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生态足迹模型研究和评价浙江省的自然资源利用情况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对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判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运用调整的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浙江省1991—2006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从时间序列上比较并分析浙江省16a来在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环境压力。结果表明:浙江省1991年至2006年均存在生态赤字,人均生态赤字在2006年达到2.326hm^2/人,这说明浙江省当前生物资源的生产和能源的消费能力远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因此今后应提高浙江省的资源利用效率,提倡节约型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模式,减少生态足迹,实现可持续发展。图4,表1,参16。  相似文献   

5.
应用生态足迹方法和能值理论探讨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问题,提出了生态压力指数概念及计算方法,计算了山东省长岛县2003-2008年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分析表明,生态占用和生态承载力均呈上升趋势,生态赤字明显,生态压力指数呈上升趋势。目前长岛县生态安全等级属于Ⅳ级,处于不安全状态,生态需求与生态供给矛盾日益突出。运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方法评价区域生态安全,增强了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尺度性。提出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为长岛县生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应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了中国1961~2001年的生态足迹及能源足迹、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GDP与各种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耕地足迹、能源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GDP与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并建立了GDP与总生态足迹、耕地足迹、能源足迹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应用模型分析发现能源足迹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应用本文所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可以预测我国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的变化趋势,以模型(4)为例,预测了2006-2010年我国生态足迹及人均足迹,二者均呈现增长趋势,人均生态赤字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压力指数的生态安全动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足迹原理为基础,计算了上海市1985-2008年可更新资源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用生态压力指数及其指数等级划分标准对其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结果显示,近24 a来上海市的自然生态处于极不安全的状态,但是,生态压力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上海市还须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人口对自然生态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从国家宏观层面建立生态补偿的判定标准、量化模型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各省份为例,研究中国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量化问题.结果表明:1)生态赤字大小的顺序为东部>中部>西部,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顺序恰好相反.2)东部地区该支付的生态补偿总量为439.50×108yuan/a,各省平均为73.25×108yuan/a;中部总量为482.98×108yuan/a,各省平均为40.25×108yuan/a,西部总量158.56×108yuan/a,各省平均为12.20×108yuan/a.建议国家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协调区域生态服务与生态占用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压力指数的河南省生态安全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评判河南省的生态安全性,运用生态压力指数对河南省1990。2005年的生态安全进行了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的生态压力指数从1990年的1.25增高到2005年的2.29,16a间生态压力持续增高,生态压力指数一直大于1,生态环境始终处于不安全状态。从空间变化上看,洛阳、焦作、新乡、濮阳4市的安全等级指数由1994年的4级(较不安全)变化到2004年5级(很不安全),三门峡、开封、平顶山、周口、南阳、驻马店和漯河市由5级(很不安全)变为6级(极不安全),鹤壁市和信阳市保持5级(很不安全)不变,商丘市则持续6级(极不安全),而郑州、安阳、许昌、济源则由原来的4级(较不安全)增加到6级(极不安全)。由此可知,河南省各地市的生态不安全程度正在逐渐增大,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必须调整现有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单位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生产力。图4,表3,参14。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天水市1996-2005年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计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15 a天水市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1996-2005年,虽然天水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由于耕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在持续增加,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但是耕地压力指数始终在1之上。未来15 a耕地压力指数将进一步降低,耕地生产力的供给水平高于食物消费水平,区域粮食安全隐患较小。  相似文献   

11.
利用SPOT VEGETATION1998.4-2007.12的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我国关中地区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采用最大化合成法、均值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R/S分析法分析了关中地区近10a来各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NDVI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10a来关中地区年均NDVI值整体呈增加的趋势;渭南市的年均NDVI最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Hurst指数均在0.5~1之间,即为可持续性序列,耕地、草地、水域等有持续性增加的趋势,但是林地NDVI值有持续性减小的趋势,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林地退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港珠澳大桥通车对香港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测算,首先选取珠三角各个城市对香港的出口额/进口额,珠三角各个城市的GDP、人均GDP,香港的GDP、人均GDP,珠三角各市到香港的距离为指标,利用引力模型,测算出2017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香港与珠三角各市在大桥通车前后距离变化带来的进出口额的变化;接着,在C-D模型基础上,引入进出口贸易因素,并将科研水平加入到技术变化指标中,采用岭回归估计计算出进出口贸易对香港经济的影响.最后得到港珠澳大桥通车对香港经济的影响效应.在测算的基础上,为港珠澳大桥背景下三地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