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丘陵旱坡地仁用杏园应用蓄水沟可明显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增加和保持土壤水分。明显促进仁用杏树树高、地径、冠幅、新稍等生长指标,并明显增加仁用杏的产量和杏仁商品质量。该项技术投资少,易推广,是一项经济实用的保水增墒技术。  相似文献   

2.
旱作玉米双垄面集雨全地面覆膜沟播抗旱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张雷  牛建彪  赵凡 《甘肃科技》2004,20(11):174-175
通过对旱作玉米不同覆膜栽培模式整个生育期的土壤水分监测、生育时期观测、经济性状及产量分析证明,旱作玉米双垄面集雨全地面覆膜沟播技术既能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又能充分接纳和利用天然降水,使降水效率大大提高,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增产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蓄水层设置与植物选择对绿色屋顶蒸散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研究蓄水层设置和植物选择对绿色屋顶蒸散发的影响,设置两种结构(有或无蓄水层)和两种植物(佛甲草和铺地锦竹草)共4种组合的绿色屋顶实验槽,在深圳市的气候条件下,连续测定气象参数、绿色屋顶蒸散发量(ET)和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蓄水层的水分蒸发对其上层土壤水分有显著的补给效应,且土壤含水量与日蒸散发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蓄水层的设置可以增加绿色屋顶的蒸散发量。佛甲草因其景天酸代谢方式(CAM)的特殊性,当太阳辐射较大时,气孔自动关闭,从而降低蒸散发量,减少水分流失。与铺地景竹草相比,种植佛甲草的实验槽一天内的小时蒸散发量波动较大,中午前后出现低谷,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降雨-植被格局耦合作用对坡沟系统水沙特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植被格局的产流产沙特征是研究坡沟系统植被调控机理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坡-沟系统物理模型为载体,通过间歇性模拟降雨试验对坡面5种覆草格局的产流产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植被格局对坡沟系统的产流产沙量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坡下部的蓄水减沙效益总体优于坡上部,但在坡沟系统条件下,并非将草带种植得越靠近坡面最下端,其蓄水减沙效益最佳,不同植被格局的蓄水减沙效益依次为:坡面中下部坡下部坡面中上部坡面上部,即将草带种植在距离坡面4m时其水土保持效果最佳,此处可减水7.35%,减沙62.93%.在不同格局条件下,第2、3次降雨径流量均值分别比第1次降雨增加5.39%~37.16%、1.83%~21.83%,产沙量均值分别比第1次减少42.05%~82.45%、72.34%~92.26%,即随着降雨场次的增加,径流量略有增加且趋于稳定的时间逐渐缩短,产沙量急剧下降.在不同植被格局条件下,随着模拟降雨历时的延长,径流量在0~10min内以约0.54L/min的速度快速增加至8~10L/min,之后处于水平稳定状态.产沙量的变异系数Cv在50%以上,产沙过程波动剧烈.草带削减径流量为5%左右,蓄流作用稍弱,相对来说对泥沙的拦截作用较好,能使产沙量下降33%左右.  相似文献   

5.
基于陕西省1961—2005年97个县市的逐月降水资料,从年际和年内2个方面分别对陕北、关中、陕南及全省的降水时空分布规律做了统计分析,并利用非参数Mann-Kendall方法对降水的变化趋势做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陕南地区降水量丰富,而陕北地区较少,全省降水呈现南多北少,并且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夏秋季节)的特点,特别是陕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6.3%.从资料研究可以看出,全省只有5个县的年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其中4个在陕南地区,其他92个县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陕北南部、关中和陕南西部的地区降水量每年平均减少3mm以上,降幅最大.从季节降水来看,春秋季3大地区的降水都有减少的趋势,夏季除陕北地区有小幅度的下降外都出现了增加的趋势,冬季都有小幅度的增加.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角度来看,陕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蓄集雨水,建立大型地下蓄水库以供城市用水;关中地区可以在黄土台塬区蓄存、下渗雨水,这将会对于台塬以下城市地下水水位恢复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陕南通过水源涵养地建设和蓄水水库修建,收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污染,保护水源.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陕西省1961-2005年97个县市的逐月降水资料,从年际和年内2个方面分别对陕北、关中、陕南及全省的降水时空分布规律做了统计分析,并利用非参数Mann-Kendall方法对降水的变化趋势做r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陕南地区降水量丰富,而陕北地区较少,全省降水呈现南多北少,并且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夏秋季节)的特点,特别是陕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6.3%.从资料研究町以看出,全省只有5个县的年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其中4个在陕南地区,其他92个县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陕北南部、关中和陕南西部的地区降水量每年平均减少3nltn以上,降幅最大.从季节降水来看,春秋季3大地区的降水都有减少的趋势,夏季除陕北地区有小幅度的下降外都出现了增加的趋势,冬季都有小幅度的增加.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角度来看,陕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蓄集雨水,建立大型地下蓄水库以供城市用水;关中地区可以在黄土台塬区蓄存、下渗雨水,这将会对于台塬以下城市地下水水位恢复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陕南通过水源涵养地建设和蓄水水库修建,收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污染,保护水源.  相似文献   

7.
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持水能力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森林类型梯度镶嵌分布格局的研究为基础,以泰山龙潭积水区的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森林类型下的土壤进行调查测试分析,结合水、DEM数据分析了区内不同林型地土壤的蓄水能力和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该区森林土壤连续涵蓄降水的能力较强,但不同森林类型条件下土壤蓄水能力差异明显,以刺槐林地最好、山顶灌丛最差。区内以成熟林为主,森林植被保护较好,土壤水分特性较佳,能有效减少区域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量,改善集水区内的水分分配,提高水分的可利用性,对下游环境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内蒙古武川旱农试验区栗钙土耕作带土层水分动态进行研究.旱农区土壤水分在一年内经过春季干旱失墒期、夏季干旱失墒期、秋季蓄水保墒期、冬季缓慢失墒期等4个时期.在0~200cm土壤剖面内按其供水性能可分为:0~20cm为水分骤变层,20~50cm为浅蓄水层,50~200cm为深蓄水层  相似文献   

9.
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持水能力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森林类型梯度镶嵌分布格局的研究为基础,以泰山龙潭积水区的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森林类型下的土壤进行调查测试分析,结合水文、DEM数据分析了区内不同林型地土壤的蓄水能力和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该区森林土壤连续涵蓄降水的能力较强,但不同森林类型条件下土壤蓄水能力差异明显,以刺槐林地最好、山顶灌丛最差.区内以成熟林为主,森林植被保护较好,土壤水分特性较佳,能有效减少区域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量,改善集水区内的水分分配,提高水分的可利用性,对下游环境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径流林业技术措施的核心技术是集水整地。集水整地系统由微集水区组成,一是产生径流的集水面,二是渗蓄径流的植树穴。根据地形条件,以林木为对象在全林地形成不同的集水与栽植区,组成一个完整的集水、蓄水、水分利用系统。在树木的栽植区自然降雨不能满足树木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在不同的时间里土壤水分有一定的亏缺量,通过集水面积、径流系数来调节产流量,弥补土壤水分的不足,保持水分供需的基本平衡。在这个技术系统中,对降水的高效利用是其核心,一切技术措施都是围绕着提高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水分的无效损失而展开的。通过人工措施改变地表性状使比较小的降雨也能产生地表径流,  相似文献   

11.
土壤水资源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土壤水资源的定义,利用实验和观测资料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包气带蓄水量、以及土壤蒸散发量的空间分布特点,通过观测和模型模拟计算的成果分析了土壤蓄水量和土壤蒸散发量多年平均变化过程,分析了不同地下水埋深时的大气降不及地下水对土壤水资源的补给过程和补给特点。  相似文献   

12.
单丽微 《科技资讯》2012,(14):68-69,72
闹德海水库是供给阜新市饮用水的主要水源,近些年来由于植被破坏、缺乏综合性治理,水土流失日渐严重,既影响到水库库区的排沙保容,又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严重影响了水体质量,增加了二次水质处理的成本。本文结合当地具体条件,提出了以建造水平梯田、截水沟和田间路三种形式对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整治,可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13.
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WEB数据的挖掘日益重要,而传统的搜索引擎难以胜任对数据的挖掘处理。基于XML良好的结构性和层次性,提出了利用DOM树进行WEB挖掘的方法。首先利用Tidy工具库将WEB数据转换成良好结构的XML文件,简化生成DOM树,然后通过遍历解析XML的DOM树结构,提取需要的WEB信息,实现对WEB数据挖掘。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方便地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存储和信息处理。  相似文献   

14.
应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某水电站中坝址上游的一滑坡体在自然、暴雨、地震、蓄水条件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稳定性时,以特征点位移突变作为失稳判据比解的不收敛判据更合适;地震作用,或者降雨和蓄水同时作用可能会引起滑坡.建议加强抗震措施,并在边坡外缘设置截水沟,坡内设置排水沟,在坡表面采取注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树,森林的顺序存储的一种方法,同时提出这种顺序存储转化为一棵二叉树的算法。由于树、森林等价于一棵二叉树,从而达到对树、森林的周游。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决策树方法的水库跨流域引水调度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跨流域引水调度属于常规引水规划调度方式,没有考虑实时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决策树方法将水库当前的气象预报信息和下垫面蓄水状态、水库多年的实际运行情况等资料与水库管理者的实际调度经验相结合,提出跨流域引水水库的实时调度规则.研究分三步,即首先选取旬初库水位、GFS预报与实际降雨量,旬前土壤含水状态,以及跨流域引水量等资料构成水库调度数据集;然后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中提取跨流域引水调度决策树;最后对调度决策树进行检验获取跨流域引水水库实时调度规则.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决策树跨流域引水调度规则进行水库引水调度,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加水库综合效益.研究成果对跨流域引水水库实时调度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时代,网上庞大的数字化信息与人们获取所需信息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怎样快速地检索相关信息已经成为研究热点。阐述了全文检索系统的原理,分析了基于字表结构的索引组织方法和索引库的建立。通过和B-树的对比,提出了基于B+树的索引存储方法及其算法思想,对提高索引的存储效率和查找速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该文研究了河北省太行山区裸露片麻岩坡地的风化特性与林木立地条件的关系。通过野外观测试验,作者对不同土壤条件下林木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研究和对比,提出了不同坡地上的最优造林树种,从而为河北省太行山区裸露片麻岩坡地造林树种的优先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