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马建华 《广东科技》2014,(18):112-113
云龙水库是昆明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水源区内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对水库水质、当地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通过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建立水源区"生态保护、生态治理、生态修复"三道防线,使水源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结合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内涵和技术要求,对云龙水库水源区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汀溪水库水文特征和水资源现状,指出造成汀溪水库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游人类生活垃圾、畜群养殖和农业污水的排放,山地开发砍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导致库区淤泥沉积等,造成面源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氮、磷等营养物质,水资源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如水质污染、淤泥土淤积等形成激励的分析,提出了解决保护库区水资源环境的保护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汀溪水库水文特征和水资源现状,指出造成汀溪水库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游人类生活垃圾、畜群养殖和农业污水的排放,山地开发砍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导致库区淤泥沉积等,造成面源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氮、磷等营养物质,水资源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如水质污染、淤泥土淤积等形成激励的分析,提出了解决保护库区水资源环境的保护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汀溪水库水文特征和水资源现状,指出造成汀溪水库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游人类生活垃圾、畜群养殖和农业污水的排放,山地开发砍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导致库区淤泥沉积等,造成面源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氮、磷等营养物质,水资源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如水质污染、淤泥土淤积等形成激励的分析,提出了解决保护库区水资源环境的保护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的发展,某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大幅降低,影响河道的发展,由此引发了河床淤积、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该文基于当地经济指出某流域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分析了某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的设计方案,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首要任务是生态环境建设我省地处内陆降水量小并且集中地表植被差境内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不仅会减少当地土壤肥力对水质造成污染而且会减小水库兴利防洪库容携带泥沙的水流在流速较缓的河段泥沙就会淤积日积月累会抬高河底高程影响河流的过水能力为了能使洪水通过人们不断加高河堤这样会给防汛工作带来隐患研究我省黄河流域的泥沙输移和时空分布对我省生态环境治理和下游防汛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省内黄河流域输沙概况省内汇入黄河的支流较多一般选各支流把口水文站的泥沙资料进行统计对缺少泥沙资料的地区借…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保柳河水源区长期稳定达到柳河水库工程水源地水质要求,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实地勘查水土流失分布及成因,根据柳河项目区不同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井进行了工程总体布局、投资估算和实施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给石佛寺水库浸没区提出植物措施配置及具体规划,针对水库浸没区,通过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划定浸没范围,利用水尺读数变化得到极差值进而确定蓄水对浸没区域的影响程度.根据石佛寺水库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条件、植被现状等因素,结合浸没区不同土壤含水率进行详细分析,为所划定的浸没区选择最适宜的植物,充分利用浸没区的土地,避免因植物选择不当、土地利用不合理使植物的生长受到不利影响.以改善生态环境、净化水质、美化环境、预防水土流失为目标,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最优化,为辽宁省其他水库浸没区植被措施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雅琴 《科技资讯》2011,(34):219-219
水库渔业的养殖过程中,应注重健康养殖技术,建立良性运行的水库渔业的发展机制。通过采取与当地发展环境相适应的渔业养殖技术,从而建立了规范运行和发展的健康养殖技术,促进了渔业养殖以及水库水质的持续发展,从而构建了良性的养殖产业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以氯离子为例的北大港水库水质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水北调配套水库——北大港水库水质咸化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应用EFDC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形成水库水质模拟技术,调控水库运行方式,提高水库蓄水利用率.以氯离子为模拟指标,通过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比较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将北大港水库分为主库区和辅库区两部分,利用该模拟技术调控水库运行方式,对水库3种典型蓄供水方案进行水质模拟研究,探讨底泥氯离子释放对水质的影响,指出主辅库联合调度为较优的调控方案.该套水库水质模拟技术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南水北调配套水库.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造成青海省水土流失有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降雨集中等自然因素,也有土地利用不合理,过度开荒、过度放牧、过度采伐等人为因素。提出防治水土流失要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并重,并且要依法加强管理,强化预防和监督。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土流失问题的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水土流失直接威胁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所有的生态破坏中,水土流失称之为"环境破坏第一杀手".针对我国山地丘陵面积大、地质条件复杂、人为破坏加速、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整治经验及对野外工作所积累大量数据的分析,以生态恢复学为指导,总结了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研究了水土流失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了水土流失给生态安全造成的巨大危害,展望了水土保持的预期目标,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为理论基础,以长汀县为研究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在计算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估算水土流失,生成流失风险等级分布图.对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并将研究区水土流失风险综合评估结果与坡度、植被覆盖度及土地利用图层进行空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土流失中、高风险区分布仍较多,其中,河田、三洲、策武3乡镇形势最为严峻;水土流失风险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点,与植被覆盖度有严格的负相关关系,但与坡度并无严格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崩岗在我国南方红壤区中广泛分布,它破坏土地资源,恶化生态环境,是我国南方红壤区侵蚀最严重、危害最大的土壤侵蚀方式之一.加快对崩岗侵蚀治理的研究也就成为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保持中的重中之重.文章拟从崩岗侵蚀类型和侵蚀发展过程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出崩岗侵蚀治理的模式,旨为我国南方红壤区崩岗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霍山县水土保持试验站3个径流小区2013—2018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分析水土流失月际、年际变化特征,定量探讨不同植被类型(茶树、红芋、桑树)下各降雨(次降雨、降雨等级、降雨雨型)特征指标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4和7月为一年中水土流失高峰期;2013—2018年水土流失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迅速下降,后趋于稳定,到2018年出现上升.2)各降雨因子对于水土流失贡献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降雨量(P)、降雨侵蚀力(R)、30 min雨强(I30)、降雨历时(t)、60 min雨强(I60)、平均雨强(I).降雨量是影响产沙量的最重要因素;降雨侵蚀力对乔木和灌木产流影响最大.3)中雨和大雨年际变率最大,大暴雨场次少,但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最严重;Ⅰ型降雨是安徽大别山区主要的降雨类型,Ⅲ型降雨场次最少,但水土流失量远高于其他3种雨型,Ⅳ型降雨对水土流失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土壤侵蚀模数、土壤容许流失量研究三峡库区相同土壤侵蚀类型区内不同地点的水土保持措施,并用这一综合指标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采用土壤侵蚀模数、土壤容许流失量这一综合指标能够分析相同侵蚀类型区内的土壤侵蚀程度,并可以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水土保持作用;植物篱水土保持措施确实能够显著的降低土壤侵蚀的程度;退耕还林以及退耕还草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效果;由于观测时间、降水历时和降水强度等因素限制,土壤侵蚀模数在人工降水条件下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只能在侵蚀趋势上反映各个区域的侵蚀差异.  相似文献   

17.
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形成大量的水库,由于水利工程有调控水资源的需要,水位涨落在所难免,这种条件下波浪对库岸的侵蚀与水位固定时必然不同.利用水槽模拟试验,研究水位在涨、落以及固定时波浪对20。边坡的侵蚀.结果表明,水位涨落时与水位固定时波浪侵蚀过程有明显不同.水位下落时15~30rain为主要侵蚀时间段,中部土体侵蚀严重,水位上涨和固定时中上部土体侵蚀严重.3种水位条件下,侵蚀率都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水舌作用是波浪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对库岸进行构件保护时,可考虑以消减水舌拍击坡面的力量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沂源县位于淮河流域最北部,地处沂蒙山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土壤侵蚀严重.笔者以GIS为工具,以RS为主要数据来源,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对淮河流域沂源县的土壤侵蚀情况做出估算,得出沂源县土壤侵蚀总量及其分布规律,为今后的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及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公路项目挖填方大,水土流失严重。本文结合二军公路庐城至汤池段改造工程水保方案编制实例,系统分析了公路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探讨陕北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研究其改善与治理措施.陕北地区形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当地植被的破坏以及降雨量和蒸发量的不均衡,使得植被难于生长恢复.提出了采用以小流域治理为起点,应用农用纺织品的力学特性和水力学特性发挥其物理固沙保土和吸湿保水特性培育永久的生态植被,由点带面直至全面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