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兰州市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重要性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基于兰州市城区地质环境现状,主要针对活动断裂与地震可能引发的工程地质问题、地质灾害问题、地下水采灌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黄河主河道变化引起的环境工程问题等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兰州城市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市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地矛盾突出,地质灾害发育,由人类工程活动所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占到致灾总数的90%以上.由于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平山造地、绿化灌溉、污水不合理排放、城市垃圾无序堆置,以及矿产资源开采等为主的人类工程活动,成为城市地质灾害频发的触发因素.通过综合分析各类人类工程活动对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影响,现状台塬坡脚建筑、平山造地等工程形成的黄土边坡,是城市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区段,是防治的重点.充分认识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主控因素,科学合理规范人类工程活动,是有效预防和避险兰州城市地质灾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诚信守约科学管理持续改进满足顾客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以下简称水勘院)始建于1986年,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路399号,是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设计、施工的综合性专业单位。拥有建设部颁发的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资质(证书号270008-kj),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灾害评估及地质灾害防治勘查、设计、施工甲级资质,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工程咨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质环境对城市的发展和影响的作用与日俱增,开展城市地质调查,解决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矿业城市的矿产资源开发、城市的废物处理、城市地质灾害的防治等有关的地质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兰州市城市地质调查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为城市环境安全土地高效利用、水资源安全与应急保障、地表稳定性与地质灾害动态监测、地壳稳定性与城市建设、三维地质结构模型与三维数据平台搭建。  相似文献   

5.
兰州地处中国地理中心,肩负着经济建设和战略转移的重任,同时兰州又是在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城市之一。结合近几年调查,兰州市主要的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崩塌、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等。其中其中滑坡265处,占23.00%;泥石流225处,占19.00%;崩塌131处,占11.00%;不稳定斜坡534处,占46.00%,地面塌陷11处,占1.00%;地裂缝(群)1处,占0.00%。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具有:普遍性和不均匀性特征、反复性、群发性、突发性、周期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城市地表沉降带来的次生灾害后果愈加严重,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隐患,因此对城市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形变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传统的监测方法无法获取城市大面积的地表形变信息.合成孔径雷达遥感(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在大规模地表形变监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兰州市地质条件特殊,地貌条件复杂,是中国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大的区域之一.采用63景Sentinel-1A和5景Sentinel-1B数据基于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S-InSAR)测量技术获取了2014年10月—2020年4月的兰州市城区的地面形变场.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城区地表形变较小,临近城区周边的几处村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沉降,且部分区域的沉降呈现出逐渐加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城市风景名胜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既要保证防治工程安全经济,又需与景区环境相协调。以兰州市金城关景区马家石沟两侧边坡为例,根据边坡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结合景区生态需要,采用了预应力锚索框架+SNS柔性防护网+三维网植草绿化的防护措施,对影响美观的预应力锚索外锚头采用了内置式处理。通过治理,使原来满目疮痍的城市补丁,变成了风景秀丽的游人休闲区,既稳定了坡体上变形的危岩体,又为景区增色,为城市景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生态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8.
郭小宏 《甘肃科技》2014,(10):30-31,29
以兰州市2014年2月25日—3月10日时间段为例,结合兰州市的自然和社会状况,分析说明了典型时段内兰州市的空气污染特征,并对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有了较客观准确的了解。研究表明,兰州市大气环境污染因子主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和PM2.5。在研究时段内,兰州市整体环境空气质量为良好。本研究为兰州市今后提出相应的空气污染防治对策提供了帮助,为提升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兰州市大气环境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污染物排放及能源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新  安兴琴 《甘肃科技》2006,22(10):5-8
通过对兰州市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及能源结构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指出了兰州市污染特点和导致兰州市污染严重的因素;并结合兰州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资料,分析了近年来兰州市污染物排放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大气污染的合理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田海滨 《甘肃科技》2010,26(8):71-73
通过对兰州市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找出影响、制约兰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加强和发展兰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对策,为兰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可行的理论参考依据,为促进兰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理论性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兰州市2011年人间布病监测资料分析,了解兰州市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以利于预防和控制布鲁氏菌病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兰州市2011年人间布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兰州市职业人群布病血检阳性率为47.6%,提示,兰州市人间布病血检阳性率较高。结论:兰州市人间布病血检阳性率较高,兰州市将是今后一个阶段甘肃省人间布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2.
生态足迹和人类发展指数的兰州市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兰州市2009年各方面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费情况,以及兰州市的发展状况,应用生态足迹法并结合人类发展指数(HDI)法定量测度兰州市可持续发展。结果显示兰州市目前处于发展的中下等水平,且生态足迹需求总量大于生态足迹供给,2009年生态赤字为3.291 1 hm2,表明在现有发展和消费水平下区域发展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兰州市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提出了兰州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兰州市的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云兵 《广东科技》2013,(16):55-56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地质灾害信息基于地理空间位置的快速获取与评价分析,提高地质灾害监控和管理的力度,提升我国地质灾害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应用水平。即是对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从地质灾害数据范畴、地质灾害数据库系统建设、地质灾害数据信息标准化和地质灾害区划分等方面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说明。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是一个专题型的应用信息系统,主要运用GIS技术实现对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化。解决地质灾害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和灾害区划空间模型是系统最重要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黄土地层煤矿采空塌陷区的地球物理勘察方法的研究较少,文章以兰州市红古区窑街煤矿和平凉市东峡煤矿塌陷区探测为例,采用高密度电法对煤矿塌陷区地层结构、裂缝发育、塌陷的区域等进行了探测。现场用二维剖面法采集物探数据并利用地形校正等手段提高数据采集精度,再辅以二维反演进行大小校正,结合现场地质调查对数据进行了分析解释,最后通过钻探资料验证了高密度电法对采空区探测的准确性。本研究成果为以后的采空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汪新 《甘肃科技》2007,23(6):11-13
文章根据对兰州市各类一般性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利用、处置、排放等情况的现状调查,对"十五"期间兰州市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利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兰州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分布情况也做了详细分析,并针对兰州市目前的固废管理现状及各工业渣场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兰州市农科所、兰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兰州市农牧局、榆中县马坡乡人民政府共同完成的该项目于1998年5月通过了由兰州市科委组织的鉴定验收,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项目的先进水平,并荣获1998年度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白福  马根喜 《甘肃科技》2005,21(1):17-18
依据2003年兰州市城区施工的一眼地热井资料,简要介绍了兰州市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历史背景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兰州市地热地质条件,阐明了主要热储层第三系砂岩和白垩系砂砾岩的埋藏条件、富水性及水化学特征,提出了兰州市地热勘查与开发应遵循“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兰州市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新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通过对兰州市永登、榆中、皋兰3县的生活污水排放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新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及其排放特点。采用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和监测水质3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兰州市3县新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变化规律,同时确定了污水排放量、变化系数、排污系数,为今后兰州市新农村生活的治理污水工程提供参考,对改善兰州市新农村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创新驱动战略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西北地区的核心城市,兰州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势在必行。论述了兰州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必要性,分析了实施该战略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兰州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路径设计和实施。  相似文献   

20.
地质灾害类型划分是灾害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开展地质灾害研究和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分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地质灾害研究、勘查、管理及灾害防治、救灾准备、应急救援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和地质灾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本文首先总结了前人对于地质灾害的认识,然后从地质灾害的概念出发,通过突出地质因素在地质灾害概念中的主要或主导作用,重新讨论了地质灾害的灾种范围,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农田土地污染等主要由生态环境恶化等人为作用造成的灾害不再归为地质灾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地质灾害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