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科学家经长期观察最近发现,白蚁之问的战争,可帮助它们选择出那些能够创造一个“群居”部落的蚁虫及健壮的“首领”兵蚁,并确定出它们在蚁虫部落中的地位和等级。完全群居性的昆虫,如白蚁、蚂蚁和蜜蜂等,其群体总是包含着几个重叠的“代”。它们的群体包含有专门的不育蚁这一“级别”的蚁,这些不育蚁自己不养育,其幼虫由部落其他成员养育。这种进化了的高级劳动具体是如何分工协作的,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2.
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毒箭蛙跟马达加斯加的毒箭蛙原本并不相干, 然而它们用以制造毒液的配方却是一样的——都是毒蚁。具体而言, 这两种毒箭蛙都以富含有毒生物碱的蚂蚁为食,并且都能在自己体表的皮囊中储存毒素,而毒箭蛙自身却不会受到这些毒素的伤害。这两种毒箭蛙显然是各自独立进化出明亮的体色——警告色的,但它们在外表上却惊人地相似。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趋同进化”,即当两个不同的物种面临相同的生态压力时会形成相似的对策。而毒蚁自身的趋同进化,则是毒箭蛙出现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06,(4):5-5
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毒箭蛙跟马达加斯加的毒箭蛙原本并不相干, 然而它们用以制造毒液的配方却是一样的——都是毒蚁。具体而言, 这两种毒箭蛙都以富含有毒生物碱的蚂蚁为食,并且都能在自己体表的皮囊中储存毒素,而毒箭蛙自身却不会受到这些毒素的伤害。这两种毒箭蛙显然是各自独立进化出明亮的体色——警告色的,但它们在外表上却惊人地相似。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趋同进化”,即当两个不同的物种面临相同的生态压力时会形成相似的对策。而毒蚁自身的趋同进化,则是毒箭蛙出现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4.
蚂蚁的文明     
蚂蚁和蜜蜂、白蚁一样,是昆虫中为数不多的社会型昆虫。蚂蚁不但种类多,而且数量惊人,一个蚂蚁群体中个数可多达50万头以上,曾有人估计,整个蚂蚁的数量可能会超过其他全部昆虫的总量。 微型文明 分工紧密 蚂蚁社会主要由不生育的母蚁组成,其中个体较大、发育稍好的母蚁便成了兵蚁,担任蚂蚁杜会的警戒、保卫及战斗任务,个体小的蚂蚁  相似文献   

5.
志贺氏菌属各亚群菌株基因组“共有骨架”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红  彭俊平  杨剑  孙立连  陈淑霞  金奇 《科学通报》2003,48(23):2451-2456
不同原核生物在基因组组成上的差异是其生物学性状差异的基础. 然而,进化中亲缘关系较近的菌群, 其基因组除了含有群或株特异的基因外, 还含有反映它们起源和进化痕迹的“共有骨架”结构, 而这些“共有骨架”恰恰是它们基本生存能力和共有生物学性状的基础. 志贺氏菌在起源和进化上与大肠杆菌极为密切, 目前倾向于将二者划为同一个种. 利用大肠杆菌K-12全基因组及Sf301特异性ORFs的芯片研究了志贺氏菌4个群间的基因组组成. 结果显示, 分别有16%~22% K-12的ORFs序列没有在志贺氏菌的基因组中被检测出, 而志贺氏菌的基因组中包含至少2800个保守的ORFs, 组成了其共有的“共有骨架”. 进一步分析提示, 这些“共有骨架”是维持肠道细菌正常生命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组成. 此外, 只有20%的Sf301特异性ORFs同时存在于其他3个菌株中, 揭示了各菌株间基因组的异质性和菌属内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一只哥斯达黎加伪蚁咬断了缠绕着金合欢树树枝的藤蔓。如果让这藤蔓生长,它会挂满枝头,掩蔽金合欢树,甚至可能缠死金合欢树。在西部非洲,一只举尾蚁正在啃食树叶上的蝴蝶卵。如果不吃掉这些卵,孵化后的毛虫就会啃光这棵树的叶子,毁掉蚂蚁的家园。蝴蝶和蚂蚁都像日夜辛勤劳作的园丁,不同的是蝴蝶随时都准备安放摧毁植物的“定时炸弹”,而蚂蚁却时刻都在清除这些危险。对蚂蚁来说,除了树,它们无家可归。蚂蚁和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多种离奇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有些是互惠的,有些却是有害的。这里,热带森林的喜蚁植物给我们展…  相似文献   

7.
<正>裸鼹鼠生活在非洲东部沙漠的地洞里,是9种鼹形鼠之一。它们的趋同进化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因为趋同进化是白蚁、蜜蜂等昆虫的专利,难道脊椎动物与昆虫会走近似的进化之路吗?裸鼹鼠个头不大,模样似老鼠,却光滑无毛。这些胎儿似的群居啮齿动物,其社会形态竟然与白蚁、蜜蜂十分相近——遵循趋同进化的规律。所谓趋同进化是指源自不同祖先的生物,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整体或  相似文献   

8.
陈世骧 《科学通报》1958,3(11):340-340
李始美同志是广东省新会县的一个青年,文化程度不高,只念过初中一年级。然而由于他深切地感觉到白蚁危害的严重性,下定了学习防治白蚁的决心,敢想敢做,苦学苦练,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终于掌握了南方房屋白蚁和场地白蚁的生活规律,发现了根本消灭白蚁的一套方法,完成了前人未能完成的工作。李始美在在七个月的时简中,观察了建筑物中的四五百个蚁巢。他簧现一群白蚁一定有一个主巢,几个副巢。白蚁皇后和蚁王都住在主巢里。每一个主巢都有一只蚁王,专司全巢行动的指挥,这种蚁王头呈杠色,背呈黑色,腹部白色。除此以外还有另外一种蚁王,头呈淡叙色,周身呈徐色。这种蚁王是专司生殖的。李始美曹樱群韧地研究了找寻主巢的楼索。他硬现主巢樱常都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挨近墙壁,外面的排泄物多,伸出的蚁路多。要是破坏了巢的一边,兵蚁稠动特别频繁而且迅速。如果在一条蚁路上探索主巢,可纵用手破坏蚁路,白蚁必然向两边撤退,几分绩后兵蚁必然到路口来,再过一会兑工蚁就街着泥和水出来修路。沿着兵蚁和工蚁出来的方向追踪,就可以找到主巢。找到主巢,投入毒药,就可以杀灭白蚁。过去专治白蚁的白蚁行用的莉都是亚砒酸加砒杠,只能杀死成虫,不能杀死白蚁的卵,所以不能根治。李始美配制的毒药,除了亚砒酸、砒杠以外还有升汞和水锡酸,既可杀死成虫,也可以使卵破裂死亡。李始美韶为白蚁没有水是不育臣主存的。根据尖地观察,他翌现每个主巢都有吸水释通到有水的地方。即使是三五屠铜骨水泥的楼房,如果有了白蚁,就必然有吸水校通到地下。只要将白蚁的这种吸水校切断,就可以使白蚁死亡。李始美晃过一座铜骨水泥盖的房子,一、二、三、四屠楼都没有白蚁,只有第五居的木梁上有一个白蚁巢。轻过韧心寻找,敲开了墙壁,怒于簧现了栽在排水管旁边的吸水楼。他用手把吸水校破坏了,然后用桐油灰泥堵塞住,不施莉物,精果七天以后白蚁就全部死亡了。由于党和政府的英明镇导,由于李始美同志和其他同志的努力,广东省新会县会城饭乏沽在已极成了一个没有白蚁的市蜜。他钾弓正在再接再厉,广泛酬糠千部,决心在今年一年以内将全县的白蚁灭干净。我们相信,不久以后,广东全省,我国南方各省,也将很快地把白蚁消灭干净。  相似文献   

9.
范宗理 《自然杂志》2006,28(1):41-41
一种名叫“转座子”的小分子DNA(也叫跳跃基因),可在基因组之间来回跳跃,造成破裂的基因。这些“不速之客”,有时也起到有益的作用。加利福尼亚的群体遗传学家D.Petrov和其同事,发现了一种在果蝇进化过程中有助于对一定杀虫剂产生抗性的转座子。2005年7月29日的《科学》上,刊登了他们的研究报告。德国的一位遗传学家D.Heckel认为:“该报告是群体遗传学家们的一大杰作”。进化遗传学家T.Schlenke说:“转座子在进化中的作用,远超出人们的预料。”  相似文献   

10.
对于长尾猴来说,不同种类间的长尾猴交配会引来麻烦——这些猴子的后代往往是不育的,因此从进化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自寻死路的行为。如果单种群的猴子频繁地异种交配,会导致这个群体数量的急剧下降。但问题是,许多长尾猴种互相之间住得非常接近,增加了异种交配的风险。结果就是,住得非常靠近的异种猴子衍生出一些面部特征,以防止不必要的接触。科学家们给24类长尾猴种抓拍了18个月的照片,  相似文献   

11.
蚂蚁一生中主要的时光都是在它们的家——蚁穴中度过的,因此,尽管受到众多条件的限制,蚁穴仍旧被它们的建造者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功能,这些功能通过蚁穴五花八门的形式尽显无遗。 一个蚁穴在兴建之初只是个毫不起眼的小洞,这个小洞将会随着整个“蚂蚁殖民地”的发展,被逐步建设成一个蔚为大观的“蚁宫”。在这儿,蚂蚁们贮存食物、抚育幼仔、捍卫蚁后,并营建出一个适合自己生存的独特的微气候。在蚁穴中,你还可能发现更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5,(11):6-7
包括蜜蜂、黄蜂和蚂蚁在內的许多昆虫,都是通过有性繁殖来创生“王后”和没有生育能力的雌性“工人”。至于雄性,则是在卵子未经过受精的情况下创生出来的。 最新研究发现,在漫长而怪异的性别大战过程中,小小的火蚁竟然进化出了一种“唯我独尊”的新奇模式。雄蚁的精子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适应千差万别的自然环境,很多鸟类进化出了以假乱真的本领。它们有些攀着树干伪装成树枝,有些长得像毛毛虫,有些一年四季羽毛颜色换个不停……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些鸟类王国的"伪装者"吧!蚁?:摇曳的小树枝大多数时间里,蚁?会攀在树干上休息,或者在地面蹦跳着觅食。攀在树干上的蚁?,不仅羽色、斑纹与树木相似,连头部、躯干也以奇怪的姿势挺立着,形状酷似树枝。它一会头朝上,爪子紧扣住树皮,用尾巴当小凳子"坐"在树干上,一会又头朝下,闭着眼睛,耷拉着脑袋装死。当遇到威胁,或要震慑对手,  相似文献   

14.
在开阔的东非大草原上,小小的白蚁建造了—个又—个巨大的椎型“城堡”。 放眼望去,开阔的东非大草原上,一座座土质“尖塔”拔地而起,直指苍穹。这些“尖塔”并非人类的杰作,而是由一种小生物一一白蚁所建造的。这些椎型堆积物高6~9米,被当地人称之为“蚁冢”。  相似文献   

15.
正大多数昆虫都体型弱小,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它们无疑是弱者。为了在这个世界生存,它们各显神通,进化出了各种伪装绝技。为了躲避天敌和捕食猎物,昆虫进化出了各种伪装策略:有的能够模拟自然界的颜色,如同"忍者"一般将自己融入所生存的环境当中;有的能够模拟其他昆虫的特征,与其他昆虫既相互利用又相互帮助;有的进化出了特殊的体色,提醒那些想要捕食它们的天敌自己并不好惹;有的进化出了醒目  相似文献   

16.
昆虫的“语言” 是什么? 昆虫也会运用各种“语言”,使彼此了解,如: 音响“语言”:一般雄虫用发音器摩擦发音招引雌虫,如蟋蟀、蝉等。 激素“语言”:一只白蚁发现巢壁破裂或群体中出现“敌人”,会立即释放一种外激素,招来同伴修理“房屋”(蚁巢)或歼灭“敌人”。 形象“语言”:一只工蜂侦察到蜜源后,回到巢里用舞蹈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 气味“语言”:一只苍蝇发现了可口的食物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招引同伴接踵而来,共享美餐。 色彩“语言”:有些昆虫的体表  相似文献   

17.
奇特的鸡     
蘑菇家族中最鲜美的要数鸡土从,以鲜的程度而论,它要比鸡肉鲜、比火腿鲜、比虾米鲜、比香菇鲜、比春笋鲜……这种鲜美的蘑菇只产在我国的云南省,其他地方罕有所见。奇特的是,这种蘑菇并非是自生自灭的,它是由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白蚁栽培的。为此,生物分类学家们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蚁菌科”,鸡土从即是蚁们培养的最珍贵、最鲜美的一种名菌。早在明代,鸡土从就已出现在各种典籍之中,有称“鸡宗”的,有称“鸡土从”的,因鲜美如鸡,无论怎样叫它,都有“鸡”之名,可见其味之美。称之为“鸡土从”则见于明代潘之恒的《广菌谱》。《七修类稿》作者、…  相似文献   

18.
贾第虫4种新的box H/ACA snoRNA的鉴定及其进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俊  周惠  陈重建  李岩  陈月琴  屈良鹄 《科学通报》2006,51(17):2018-2023
通过构建特异性的cDNA文库, 发现并鉴定了4种新的贾第虫box H/ACA snoRNA, 分别命名为GLsR22, GLsR23, GLsR24和GLsR25.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这些snoRNA均可形成典型的box H/ACA snoRNA“双茎环”二级结构; GLsR24和GLsR25可能分别指导贾第虫23S rRNA上U1753和U2396的假尿嘧啶化修饰, 而GLsR22和GLsR23属于功能未知的“orphan” snoRNA. 新鉴定的box H/ACA snoRNA均位于蛋白质基因间隔区中, 并且都是由单拷贝基因编码的. 与古细菌及其他原生生物中已发现的同类分子相比, 贾第虫box H/ACA snoRNA具有很多独特特征, 提示snoRNA在从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的进化路线.  相似文献   

19.
一、动物竟争与ESS概念长期以来,对大多数动物性状的进化是以孟德尔原理为基础建立模型而进行研究的,这些研究已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对有些性状的进化却不能这样简单地进行分析,因为这些性状的进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物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动物为获取配偶、食物和生存空间所表现出的多种多样的竞争行为。在自然界中,同种或不同种动物个体间的竞争是十分普遍的。在两个雄性动物的竞争中,胜者可以获得交配权、支配权、必要的“领土”及其他好处,从而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们发现,生活在南美洲的蓄奴蚁竟然是靠掠夺、蓄养"奴隶"为生的,它们就像是我们人类社会的奴隶主那样实行王国统治.蓄奴蚁是一种非常强悍的蚂蚁,它们没有兵蚁、工蚁之分,几乎所有的工蚁都变成了兵蚁.这些蓄奴蚁大都懒惰成性,从不进行造巢、抚幼、觅食、清洁工作.看到这里,读者不禁要问,它们是如何生存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