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英语和汉语中的两种歧义类型,并通过比较英语和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考察了英语和汉语在这两个层面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歧义现象是任何自然语言都具有的普遍特征,因而是语言学应涉及的问题。本文分别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即语言平面和言语平面的角度来研究歧义的产生,以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试论歧义     
为保证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言语活动中我们必须防止歧义的产生。本文试图较为全面地探讨歧义产生的各种原因、分类,列举大量实例,进行分析,并探求消除歧义的办法,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汉语特点,增强汉语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析句方法对汉语歧义进行分化的研究在近二十年已取得重大突破.各种析句方法在分析歧义结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及优势,但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无缺的.因此,歧义分化能力也是判断析句方法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从对歧义分化的能力这个角度梳理了汉语析句方法的拓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汉语言文明博大精深,是涉猎众多学科的一门语言,语义学包罗了汉语言文学,其与索绪尔符号学、弗洛伊德心理学等都在文学方面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从单方面来说,语义学这门学科囊括的范围宽广,其在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均有所涉及,然而在汉语交流与写作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歧义现象,造成人们的理解困扰,本文就汉语中语义歧义进行概述,分析其成因,并找出避免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也"是个特殊的副词,在现代汉语里有不同的用法,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归纳言之主要有3种格式,除了语言学的研究外亦可以从逻辑学角度来分析"也"字句歧义,主要包括隐涵和预设两个方面,"也"字句中隐涵了同样性、并存性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多重隐涵义的取舍是有规律可循的。从隐涵和预设角度都可消除"也"字句歧义。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征之一,由于言内因素、言外因素、超语言因素的影响,语言交际错综复杂,往往难以表达清楚,求得绝对的精确.在日常交际中,传递信息的一方往往会出现语焉不详、辞不达意的情况,正如英语语言学家威廉·安普逊William Empson说:“歧义是我们必须警惕的敌人”.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意义模棱两可非常容易引起谬误的推理,研究宣传及公众舆论的人们可把歧义看作妨碍成功交际的一大障碍.因为对歧义尤其是结构歧义进行探讨,并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注意发现歧义和排除歧义都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对语言的理解和写作翻译具有实际意义,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人们在力求避免歧义的同时,一直在积极巧妙地运用歧义,以达到某种良好的修辞效果.其中,谐  相似文献   

8.
汉语的歧义分布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从词形变化到句子结构都存在歧义.针对汉英机器翻译不同阶段遇到的歧义问题,采用了隐马尔柯夫模型和贝叶斯分类法来进行排歧.实验表明:基于统计的多步消歧策略在汉英机器翻译系统中具有较高的排歧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王巍 《中州大学学报》2007,24(1):120-122
汉语的自动分词是汉语语言处理的基础,本文讨论了汉语自动分词歧义问题的产生与分类,重点研究了交集型歧义字段的排歧策略,实现了一种基于Perl的汉语自动分词方法,在比较同种算法的VC 实现上,结果显示基于Perl的实现具有简洁和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歧义(ambiguity)是一种很复杂、重要的语言现象。按照语言学的观点,歧义(ambiguity)现象属于语义学研究的范畴。通过研究由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词汇用法的差异等方面所引起的歧义,更好地理解并准确地运用语言,与英美双方人士有效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词汇丰富,含义颇多,并且拥有灵活多变的复杂的语法结构,因此在实际应用当中,尤其是在英汉互译时,很容易产生语音、语意和语法结构等方面的歧义现象。应深入了解造成英语歧义现象的原因,避免不应有的歧义现象的产生,提高语言交流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三要素的角度归纳了英语中常见歧义现象的类型; 分析了导致歧义现象的种种因素及诸因素对语言交际的影响, 从而找出辨识及消除歧义的基本方法, 以达到在英语语言交际中准确地表达思想、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3.
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对语言模糊现象的研究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语言模糊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正确认识模糊的定义,了解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模糊现象及模糊容忍度,可以使学生减少学习焦虑和负担,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修饰语引起歧义是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分别讨论了形容词性修饰语和副词性修饰语是如何在语句中产生歧义的,并探讨了英语歧义的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比较常见,经常引起困惑或误解,是英语语言交流的一大障碍.为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听者或读者正确而全面地理解要说的内容,必须采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努力消除英语歧义.本文分析英语歧义产生的根源,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期从根本上消除英语歧义.  相似文献   

16.
时间词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中的语言词汇。时间词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是模糊性和精确性的对立统一。结合哲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知识,从语言的思维特征、概念化角度探究模糊时间词的来源发展,并对时间词做简要的划分,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模糊时间词进行语义和语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要提高现代汉语歧义教学的效果,就要引导学生吃透相关概念的实质,要重视歧义产生原因的分析教学,要加强分化歧义方法的教学,要促使学生改变观念,辩证地对待歧义.  相似文献   

18.
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对交际过程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文章把歧义分成蓄意歧义和无意歧义,结合交际教学实践分析举例,并提出了避免、消除歧义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扫除交际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梁爽  丁宝昌 《奇闻怪事》2009,(10):52-54
歧义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双关,即歧义在修辞上的运用。造成英语歧义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本文旨在对英语歧义中的语音歧义和词汇歧义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并且探究使用语音歧义和词汇歧义在英语语言中产生的双关修辞效果,展示英语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及其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由于化传统和语言习惯等的不同,在跨化交际中常常产生语义歧义现象,给交际双方造成困难。本以Grice的“合作原则”为基础,指出措词失误、思维习惯和语义联想的差异及化传统的影响是这一交际过程中产生歧义的重要原因,即使双方都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并不一定能消除这一过程中的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