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添加剂对Fe2O3系湿敏陶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凹凸棒石(Attapulgite)吸附剂对Fe2O3系陶瓷湿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5%-8%的ATI替代Fe2O3-Al2O3-K2O系中Al2O3制得的湿敏陶瓷,具有优良的敏感特性和稳定性.材料稳定原因是由于在主晶相表面上形成有多孔结构的玻璃层,提高了材料抗污染能力,同时在该层中保留了有助于提高电导和灵敏度的K+,使其不易溶解,仅在表面上进行水分子吸附,解吸可逆变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α-Fe2O3(Sn,SO^2-4)气敏材料的电特性,气敏性和晶粒尺寸特性,发现SO^2-4作为一种离子基团掺杂对甲烷有明显的增感作用,我们认为引入离子基团是α-Fe2O3气敏材料改性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α-Fe_2O_3(SO_4~(2-))气敏材料的红外吸收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α-Fe2O3(SO)气敏材料和Fe2O3试剂和在不同烧成温度和工作温度下的红外吸收性质,结果表明SO改变了α-Fe2O3的结构状态,使a-Fe2O3产生氧吸附功能,从而获得气敏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α-Fe2O3(Sn,SO2-4)气敏材料的电特性、气敏性和晶粒尺寸特性,发现SO2-4作为一种离子基团掺杂对甲烷有明显的增感作用,我们认为引入离子基团是α-Fe2O3气敏材料改性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α-Fe2O3纳米材料,平均粒径在10nm左右,并研究了α-Fe2O3的电学性能和气敏效应,发现掺杂降低了表面氧吸附-解吸活化能,提高了对还原性气体的灵敏度,据此推断α-Fe2O3气敏效应为表面控制型,并对其气敏机理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掺有一定量锑离子的α-Fe2O3,超微粉料.TG-DTA、XRD及SEM等分析表明,掺锑量(Sb/Fe原子比)小于0.2时,材料仍保持α-Fe2O3的晶体结构,但其晶化温度随Sb含量的增加向高温区移动;在低温段纯α-Fe2O3的晶粒生长活化能(Q=10.3kJ/mol)远小于Sb/Fe=0.1(Q=35.3kJ/mol)粉料的活化能;Sb5+取代α-Fe2O3晶粒中Fe3+格位与在450℃下长期工作粉料颗粒不易长大,是造成掺锑α-Fe2O3元件电阻降低一个多数量级及气敏性能显著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钛白副产品硫酸亚铁制备α-Fe2O3微晶的研究张兆敏李斌(山东教育学院化学系,250013,济南;第一作者52岁,女,副教授)氧化铁微粉不仅是一类重要的无机颜料,而且在电子工业中还用以制备磁记录材料、铁氧体磁性材料、气湿敏材料、磁性流体等.针形、纺锤...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α-Fe_2O_3纳米材料,平均粒径在10nm左右。并研究了α-Fe_2O_3的电学性能和气敏效应,发现掺杂降低了表面氧吸附-解吸活化能,提高了对还原性气体的灵敏度。据此推断α-Fe_2O_3气敏效应为表面控制型,并对其气敏机理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α-Fe2O3可燃性气体传感器进行振动、高温、低温、温度快速变化和稳态湿热等可靠性环境试验,探索了各种环境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采用FTA方法对器件进行失效分析,找出了影响α-Fe2O3可燃性气体传感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提高气敏元件可靠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直接用Fe作靶材料,空气中的氧作反应气体,利用等离子体反应溅射淀积出氧 化铁簿膜.同时在Fe靶上挂所需掺杂元素的金属丝.可方便地实现掺杂.气敏检测结果表明,这 是一种酒敏材料.借助于XRD、SEM的分析和观察表明.在750℃左右热处理之前,簿膜是一种 非晶氧化铁结构.它与烧结型γ-Fe2O3或α-Fe2O3的结构不同,具有对乙醇的独特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ZnCr2O4湿敏陶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ZnO不同含量对ZnCr2O4湿敏陶瓷线性度及LiCl,Al2O3,CaCO3掺杂对湿阻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增加ZnO的含量,可提高湿敏陶瓷的线性度;加入Ca^2 可提高湿敏陶瓷的机械强度,降低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12.
用V2O5对体控制型PbCrO4湿敏材料进行改性。实验表明,当PbCrO4与V2O5的摩尔比为恰当比例时,在温度为40 ̄80℃相对湿度为30% ̄90%RH的范围内,材料的湿阻特性几乎与温度无关,据此有可能制备不加温度补偿即可直接使用的湿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3.
利用溶胶-凝胶工艺和浸渍-提拉法制备了非晶态CuO-SiO2多孔薄膜湿敏元件,研究陀们的感湿特性,制备的湿敏元件具有响应速度极快、灵敏度高、线性度较好、湿滞小和一致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15.
The structure of V2O5-P2O5-Sb2O3-Bi2O3 glass and its state of crystallization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this glass, V and P exist mainly in the form of a single-stranded linear (VO3) n and an isolated (PO4) tetrahedral with no double bond. Partial V and P are connected through O, forming an amorphous structure of layered vanadium phosphate. Trivalent Sb3+ and Bi3+ open the V=O bond and appear in interlayers, so a weak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is connected successfully. Along with the substitution of Sb2O3 for partial V2O5 or that of P2O5 for partial V2O5,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glass is reinforced,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is reduced.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SnO2和掺有3%B2O3的SnO2超微粒薄膜的湿敏特性进行了研究和比较。采用相同工艺条件制备和处理的样品,其结果并不一样。SnO2膜的感湿特性差,而掺杂的SnO2膜具有较好的感湿特性,而且其湿敏特性曲线具有较好的线性。  相似文献   

17.
在近室温下通过固相反应合成ZnC2 O4·2H2 O和CuC2 O4·2H2 O纳米超细化合物 ,用X射线粉末衍射 (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对其物相、晶粒形貌和晶粒大小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得产物为颗粒大小均匀、平均粒径分别为 30nm和 4 0nm左右的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18.
首先探讨了利用CO2-H20-N2系模型研究铝液吹N2去氢精炼过程的可行性。然后利用该模拟系统,采用奥氏气体分析法和pH值测定法研究了液面上方CO2 分压对CO2水溶液去气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工艺改变后CO2分压对去气效果的影响;讨论了湿度对铝液去气速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减小其影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Al2O3-H2O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otdisk热物性分析仪测量了Al2O3-H2O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探讨了pH值、分散剂加入量和纳米粒子含量对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pH值和分散剂加入量能显著提高水溶液中Al2O3表面Zeta电位的绝对值,增大颗粒间的静电排斥力,悬浮液分散稳定性较好,导热系数较高;从分散稳定和导热系数提高两个方面来考虑,最佳pH值为8.0左右;在0.10%Al2O3-H2O纳米流体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最佳加入量为0.10%.Al2O3-H2O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随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且大于现有理论(Hamihon-Crosser模型)预测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