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了温度、悬浮液浓度、相对分子质量对聚乙烯醇(PVA)在α-AL2O3颗粒上吸附的影响,实验测定了相对分子质量为80000各4450的PVA在288.15K和308.15K,α-AL2O3悬浮液质量浓度为0.05、0.10和0.15时的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吸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表明,吸队量随浮液浓度的增加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PVA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PVA相对分子质量越  相似文献   

2.
聚乙烯醇在 Al2 O3、Si O2 颗粒上的吸咐及对 Zeta电位的影响韦园红 , 虞大红 , 叶汝强 , 刘洪来 , 胡 英(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 ,上海 2 0 0 2 37)  摘要 :测定了超细 Al2 O3、Si O2 颗粒对聚乙烯醇 (PVA)的吸附 ,考察了 Na Cl对吸附量的影响 ,发现当 Na Cl浓度大于 0 .1 mol/L时 ,随着 PVA浓度的升高 ,吸附量会出现一个突跃性的升高。用微电泳仪测定了吸附 PVA前后 Al2 O3、Si O2 颗粒 Zeta电位的变化 ,发现 Si O2 的等电点不受 PVA的影响 ,而 Al2 O3吸附了 PVA后 ,等电点降低。气固法合成氯磺化聚乙烯—— I.气 -固…  相似文献   

3.
聚乙烯醇在Al_2O_3、SiO_2颗粒上的吸附及对Zeta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超细 Al2 O3、Si O2 颗粒对聚乙烯醇 (PVA)的吸附 ,考察了 Na Cl对吸附量的影响 ,发现当 Na Cl浓度大于 0 .1 mol· L-1时 ,随着 PVA浓度的升高 ,吸附量会出现一个突跃性的升高。用微电泳仪测定了吸附 PVA前后 Al2 O3、Si O2 颗粒 Zeta电位的变化 ,发现 Si O2 的等电点不受PVA的影响 ,而 Al2 O3吸附了 PVA后 ,等电点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煤对CO_2的解吸过程及其热力学特性,采用吸附常数测定仪在303~343 K,解吸平衡压力从5 MPa到0. 1 MPa情况下进行煤对CO_2的解吸实验,得到了4种煤样对CO_2的解吸等温曲线。研究4种煤样在不同温度时对CO_2解吸等温线变化规律以及对应的吸附模型,并计算得到煤对CO_2解吸过程中的等量吸附热。结果表明:随解吸体系温度升高,CO_2对煤表面不均匀程度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因此,温度在303~323 K之间时,4种煤样对CO_2的解吸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在333~343 K时,煤样对CO_2的解吸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煤对CO_2解吸的特征温度分别为:270 K(LHG)、277 K(WW)、278 K(LG)和298 K(WJL),解吸特征温度随煤变质程度的升高而升高。煤对CO_2的解吸过程中等量吸附热在吸附量为0. 1 mmol/g时在-60~-90 kJ/mol之间变化; CO_2气体在煤表面解吸过程中的等量吸附热随吸附量的增加呈Qst=cln(N)+d的对数降低规律,煤对CO_2的解吸能力随吸附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研究结果对CO_2在煤表面的吸附解吸机理的研究以及利用CO_2在增产煤层气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保护渣吸附不同质量分数Al2O3夹杂对其熔化温度、黏度、表面张力和结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保护渣吸附Al2O3夹杂后,熔化温度上升,黏度增加,表面张力有下降的趋势;当碱度在0.85~1.17时,保护渣吸附夹杂后熔化温度和黏度变化幅度不大,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碱度在0.92~1.07时,保护渣表面张力的变化较小,有利于夹杂物的吸附,是保护渣吸附夹杂物的适宜碱度范围;随Al2O3夹杂的增加,渣中枪晶石和硅灰石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为原料 ,Al( i- Bu) 3 - La( AA) 3 - H2 O为催化剂 ,合成了水溶性环氧乙烷 ( EO)和环氧丙烷 ( PO)的共聚物 ,考察了 EO- PO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当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质量比在 4∶ 1~ 1 5∶ 1之间时 ,可合成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高 ,且水溶性较好的 EO- PO共聚物 ;EO- PO共聚物的昙点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温度的升高、中性无机盐加入而降低 ,水溶液的粘度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随温度的升高、中性无机盐、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 ,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特征 .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活性Al2O3吸附废水中的苯胺的动力学性能,实验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温度、溶液酸碱度等方面在活性Al2O3吸附苯胺的影响,得出活性Al2O3的最佳使用条件,采用单孔模型对测定的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确定了283k时的苯胺在活性Al2O3上的扩散系数.实验结果表明,Crank单孔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苯胺在活性Al2O3上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8.
水悬浮剂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在农药颗粒表面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了水悬浮液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WitconolNP-100)在福美双和克百威两种农药颗粒表面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农药颗粒表面的吸附对悬浮种衣剂(FSC)的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WitconolNP-100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吸附受阴离子表面活性剂WitconolD-425影响,饱和吸附量在1-30g/l浓度范围内随其浓度增加而减小,并在20℃-54℃范围内随温度上升而增加.膨润土的引入增加了WitconolNP-100的吸附,并使其达饱和吸附需用量增加.54℃热贮稳定性试验表明,WitconolNP-100用量为10g/l,达到并接近饱和吸附值时,种衣剂产品分层率最小为5%.表明表面活性剂在农药颗粒表面形成完整的吸附层是悬浮种衣剂贮藏稳定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木素磺酸盐在煤--水界面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木素磺酸盐作为添加剂对水煤浆成浆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其在煤一水界面的吸附等温线研究了木素磺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金属阳离子溶液及煤水悬浮液pH值、温度和搅拌时间对木素磺酸盐在煤一水界面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木素磺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高,吸附量越大;一价金属离子木素磺酸盐在煤表面的吸附更为容易,吸附量也较大;pH值、温度、搅拌时间均会影响木素磺酸盐在煤表面的吸附,是制浆中应该着重控制的参数.实验中还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木素磺酸盐的吸附为对象研究了其吸附类型,发现其吸附第一平台遵循Langmuir吸附模型,并初步探索了其吸附强度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活性Al_2O_3对水中Ni(Ⅱ)的等温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i2+浓度为72.37-708.79 mg.L-1水溶液中,温度、pH值对活性Al2O3静态吸附Ni(Ⅱ)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活性Al2O3静态吸附Ni(Ⅱ)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热Q为17.1 kJ.mol-1。30℃,pH为6时,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为Ce/qe=0.0255Ce+0.0002,饱和吸附量为39.22 mg.g-1。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腐殖土对废水中Cu2+的吸附,并考察了吸附时间、Cu2+的初始浓度、腐殖土投加量、初始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探讨了吸附机理.试验条件下,单位腐殖土对Cu2+的吸附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直至达到吸附平衡,随Cu2+的初始浓度增大和初始pH值的上升而增加,随腐殖土投加量的增加而减少,吸附过程温度的影响不显著.腐殖土吸附Cu2+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和Freundlieh吸附等温方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参与吸附的主要基团是羟基和芳香基等化学基团.  相似文献   

12.
含铜氧化铝对煤油中硫醇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油乳法制备了含铜氧化铝吸附剂.经筛选,获得一种含铜氧化铝,当煤油中硫醇起始浓度为456.9mg/L时,它对煤油中硫醇的吸附容量达到226mg/g.含铜氧化铝对煤油中硫醇的吸附动力学遵循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也可用Lagergren一级吸附速率方程描述.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2的数值范围为3.86×10-5~43.64×10-5g·mg-1·min-1,并随硫醇起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一级吸附速率常数k1的数值为6.00×10-3~14.28×10-3min-1,并随硫醇起始浓度增加而增加.由二级速率方程计算出的吸附平衡吸附量qec与实验确定的平衡吸附量qee之间的误差在7%以内.吸附等温线既遵从Langmuir方程,也可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由Langmuir方程计算的单层最大吸附量q0为222.2mg/g.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金属Ni担载量对Ni/Al2 O3、Ni/MgO/Al2 O3催化剂用于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Ni担载量对反应活性的影响受反应温度的制约 .在低担载量时 ,催化活性随Ni担载量的增加而增加 ,到 3%时CH4及CO2 转化率分别达到 10 0 %和88% ;但对高担载量催化剂如 2 0 %Ni/MgO/Al2 O3,高温时 (>10 73K)因Ni的聚集等使反应器堵塞 ,导致活性骤降 .与Ni/Al2 O3相比 ,Ni/MgO/Al2 O3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助剂对催化活性及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 .各助剂对CH4转化的影响次序为 :La >Mn >Co >Fe .助剂的加入有助于Ni催化剂稳定性的提高 .  相似文献   

14.
Keggin型铬取代磷钨杂多阴离子在D301R树脂上的吸附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研究了Keggin型铬取代杂多阴离子PW 11O 39Cr(III)(H 2O) 4- (PW 11 Cr)在D301R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考察了不同pH和温度对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的影响,根据测定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提出了吸附所遵从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并计算了相应的吸附热力学函数和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在PW 11 Cr稳定存在的pH范围内,PW 11 Cr的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加,随溶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吸附动力学符合表面过程控制的准二级吸附模型,吸附速率常数k2在298 K时为154×10 -3 g·mg -1·min -1,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吸附热约为-37 kJ·mol -1,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5.
以壳聚糖为吸附剂,考察溶液pH值、Pb2+初始浓度等条件对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不同温度下壳聚糖对Pb2+的吸附等温线、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并研究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当pH为5~6时,壳聚糖对Pb2+的吸附能力达到最大值;随着Pb2+初始浓度增加,平衡吸附量随之增加并达到最大值,此后基本不变;当温度在298~313 K变化时,平衡吸附量随Pb2+平衡浓度增大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基本不变,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方程;不同温度下的△G均小于零,且温度越高,△G越小,△H大于零,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吸附;随着吸附时间延长,初始阶段吸附速率较快,此后逐渐下降,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拟二级速率模型,吸附表观活化能为18.658 kJ/mol.  相似文献   

16.
钠钡铝磷酸盐玻璃的结构与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摩尔组成为16 7Na2O·27 8BaO·xAl2O3·( 55 5 -x)P2O5 (x=0, 2 8,5 6, 8 4, 11 1)并掺Nd2O3 的磷酸盐玻璃的密度、分子体积、折射率、玻璃化温度Tg、软化温度Tf、热膨胀系数和化学稳定性与Al2O3 含量的关系,并用红外光谱研究玻璃的结构.研究结果发现,玻璃的密度、折射率、Tg、Tf随Al2O3 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分子体积和热膨胀系数随Al2O3 含量的增加而变小,化学稳定性则随之增加逐渐提高.这表明铝离子的引入增强了玻璃内部网链的连接,从而改善了磷酸盐玻璃的物化性质.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O—Al吸收峰的变化和玻璃性能的改善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Yb2O3、Al2O3、TiO2对Yb-TZP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超细ZrO2 、Yb2 O3粉末经机械混合、常压烧结制备Yb_TZP材料 ,实验显示2 .5% (摩尔分数 ,全文同 )Yb2 O3的掺量足以将ZrO2 稳定在四方相 ;8% (质量分数 ,全文同 )Al2 O3、0 .5% (质量分数 ,全文同 )TiO2 的添加剂使Yb_TZP的烧结温度下降 10 0℃ ,并且获得σf 提高 11%、KⅠc增加 16 %、Hv 增加 13%的好结果 .  相似文献   

18.
使用LKB 2107型微量热计-微机数据采集系统测量了288.15 K、298.15 K、308.15 K下LiCl-CH3OH-H2O体系在不同混合溶剂浓度下的稀释热.测量结果用扩展的Debye-Hckl方程、Pitzer模型和单参数模型关联.计算了方程中的参数和溶液无限稀释热-ΔH∞D(mLiCl=1 mol/kg).结果表明:相同混合溶剂浓度下,-ΔH∞D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同一温度下,-ΔH∞D随溶剂浓度x2′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讨论等离子体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MOCVD)法制备纳米Al2O3粉末,同时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TMA浓度和反应气体(CO2和O2)等制备条件对Al2O3结构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压力增加有利于纳米Al2O3制备.在压力为5.3 kPa、温度为1 000 ℃下,采用MOCVD法可以制备平均直径为2.5 nm的Al2O3粉末.而压力从5.3 kPa增加到100 kPa 时,Al2O3颗粒平均直径从2.5 nm增加到10 nm.温度升高可以促使纳米Al2O3合成.通过透射电镜(TEM)观测到Al2O3粉末为球形.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在温度高于400 ℃时,Al2O3粉末为典型的γ-Al2O3结晶态.  相似文献   

20.
铁活化斜发沸石吸附水中氟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2%NaOH溶液预处理的白庙子斜发沸石分别用5?Cl3溶液静态热浸渍和动态热浸渍制得的3#和4#铁活化斜发沸石,其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微孔分布有了明显改善,对水中氟离子静态吸附容量有了明显提高.3#矿样上呈指数型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描述.4#矿样上呈S型吸附等温线,有多分子层吸附特征.热力学分析表明,两矿样对氟的校正选择商KC随温度和氟离子浓度提高而增大,选择能力增强.△exH0-m、△exS0-m和△exG0-m结果表明,吸附行为是吸热的熵增大过程,提高温度和浓度时矿样对氟的化学亲和力增强.3#矿样对氟离子的化学亲和力较强,静态吸附容量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