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边界元方法对翼栅绕流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流场、压力场、绕流面上的压力分布及面力分布.在对边界积分方程离散化时,为了提高精度,不但加密了剖分网格,而且用协调单元法对角点进行了处理,所得结果合理、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2.
将流场分析和电位场分析结合起来,分析绕流速度对海洋金属结构物表面阴极保护电位的影响,从而为给出更合理的阴极保护电位的计算方法提供依据,利用边界元法研制了流场分析和电位场分析通过程序--PCBE,可计算有限域,无限域或半无限域问题,对圆柱绕流问题进行了计算,不同方案计算结果表明,表面介质流速对阴极保护电位的影响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3.
13-bit格子气自动机模型是一种基于FHPⅡ模型基础上的新模型,为了验证其正确性,文中通过建立在该模型基础上的数值试验方法,对圆柱绕流、方柱绕流和多柱体绕流等典型流体流动,采用该模型模拟了它们的流场分布,与文献中用有限差分、有限元、边界元等方法的模拟结果相比较,发现13-bit格子气自动机模型能够较为真实、客观、详细的模拟流体流场;并进一步采用该模型模拟了焦炭多孔介质内流体流动,发现其能够便捷、清晰地模拟具有复杂几何边界条件的流场。  相似文献   

4.
用边界元求解不规则凹凸区域时,积分误差很大,区域分裂法是将不规则凹凸区域上的求解问题化的多个不重叠凸区域上的求解问题,在公共的边界上用Dirichlet条件,Neumann条件交替迭代得到全区域上的解。该方法计算精度高、适用于并行计算。作者给出了Stokes方程边界元求解不规则凹凸区域的区域分裂算法,并给出了将该算法用在贵阳市阿哈水库的流场计算的算例。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杂区域流场数值求解中的网格生成,利用偏微分法得到贴体网格,较好地解决了因入射角度大而产生的伪扩散,提高计算精度,减小数值误差,保证解的稳定性,减少计算机容量和计算时间,特别是使不规则物体边界容易处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用边界元法计算不可压缩回转面流场,并给出了S_1流面上的运动方程,采用线性单元对边界进行离散化,将库塔条件与边界元方程直接联立求解,并且较好地解决了用边界元法解回转面时所遇到的周期性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将基于力源拟化边界思想的浸入边界法应用于工程结构空气绕流模拟,如桥梁结构,选定适用于刚性边界的浸入边界算法(Virtual Boundary Method),结合交错网格及时间分步法,重点借助双线性插值实现拉格朗日点与欧拉点之间的数据传递以形成物体边界。分析其浸入边界形成机理和模拟结果,逐次展开对静止方柱、圆柱绕流及有风攻角的方柱绕流的数值模拟,最后完成对桥梁断面的绕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Virtual Boundary算法模型作用下,物体边界形成仅需0.6s,且符合无滑移壁面边界设定;物体内部流体隔绝于外部流动,流动衰减,仅起到光滑函数作用;方柱、圆柱、有风攻角的方柱绕流在该算法模型下所得流动现象与气动力和过往文献相同;对于桥梁断面,升力系数随风攻角增大有显著提升,3°攻角下尾部流场产生扰动出现明显的流场非对称性,攻角的改变并不影响断面尾部的旋涡脱落频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粘性流场边界元方法,对大冲角的翼栅绕流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速度场、内点的压力分布及翼栅边界面上的压力分布。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在对积分方程离散化时,加密了刻分网格,并且用混合单元方法对角点进行处理。计算方法简洁结果合理,适应性较强,显示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边界适体坐标(BFC)技术计算底吹钢包内的三维流场,该计算无需在未知流场内设置内边界,而使流动及运动的合金可顺利跨越圆心轴。在计算合金运动轨迹时,修正了合金在气液两相区内运动模型的参数。最后分析了若干因素对合金运动轨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电磁力控制下的翼型绕流和升力的初始响应过程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和数值研究.实验和计算中,均采用示踪粒子方法,使流场可视化.引进边界涡通量的概念,推导了电磁力与边界涡通量以及升力的定量关系,根据边界涡通量的分布,对绕流流场对升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初步揭示了翼型绕流电磁控制的机理.结果表明,未加电磁力时,翼型绕流和升力呈周期性变化.在流向电磁力作用下,翼面上的旋涡消失点以一定的规律向后缘移动,最终以涡对的形式脱离翼面,流场也因此趋于定常.电磁力可以改变流场,提高流场的负边界涡通量的强度,有利于升力的提高.但同时电磁力也使翼面压力增加,使升力下降.由于使升力提高的因素起主要作用,故上翼面的流向电磁力可提高升力,且电磁力愈大,升力提高愈多.覆盖在上翼面局部位置的电磁力也能抑制流动分离和提高升力,电磁力作用于后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丁坝是河道整治及防洪护岸工程中一种常见的建筑物,丁坝水流一般是具有不规则的曲面边界和自由表面的三维紊流,本文采用修正的K-ε模型封闭Reynolds方程作为紊流控制方程、引入通度概念处理不规则边界、引入VOF法追踪自由表面,对丁坝群三维水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自由表面形状、流速分布图及回流长度,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从水流条件出发,给出了丁坝群间距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12.
园林池塘水面变化极不规则,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实施人工水力循环的园林池塘水体流动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提出了各种运行方案,并针对不同运行工况下水体滞流、中心水域流速及水流均匀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出水口为另一出水口流量1/12时,中心水域流速最大;一个出水口为另一出水口流量的1/3时,园林池塘水流最为均匀;一个出水口流量为另一出水口流量的1/6时,园林池塘水流较均匀,中心水域流速较大,为最佳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Sparrow 等计算某一类二维不规则区域(参看图1a)内层流流动的方法推广到紊流,提出计算这类不规则区域内紊流流动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了非正交代数坐标变换,k-8方程紊流模型及有限差分技术.文中通过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说明,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与实验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在砾石充填井筛套环空砾石层的压降计算中 ,将液流简化为单向流或径向流计算得到的压降与实际值相差较大 ,描述这种发散流的Yildiz等人的模型比较复杂 ,且求解困难 ,不便于应用。因此 ,提出一种砾石层压降的简化计算方法 ,即将环空砾石层中的发散流简化为锥形流 ,根据Forchheimer方程导出计算压降的新公式。计算结果表明 ,锥形流模型与Yildiz等人的模型计算结果非常接近 ,并且应用更简便。分析结果还表明 ,油井产量以及射孔孔径和孔密度是影响砾石层压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二阶波势流理论,建立了一个非线性不规则波浪二阶分离模型.通过求解频域内一、二阶成分之间的传递函数,建立起二阶项求解关系式,将二阶项变换到与一阶项同一个傅里叶频域空间,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分别求解出目标波浪中一阶、二阶和频与二阶差频.利用所建立模型分别对规则波和二阶非线性不规则波进行了数值验证,并对波浪非线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典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角形网格的潮汐水域水流水质的一种计算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无结构的三角形网格布置,以适应潮汐水域极不规则天然岸边界,在此基础上以三角形网格离散基本方程,建立了交替方向隐式的有限差分计算式,将其应用于长江南通河段的潮流场与浓度场模拟计算,验证表明实验测与计算值与对比令人满意,可以作为潮汐水域潮流场及浓度场预测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气液两相流压差信号数据的分形插值拟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具有强烈非线性且极不规则的两相流压差信号的分形插值非线性数据拟合与重构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用气液两相流中4种典型流型--泡状流、段塞流、环状流和分层流下的两相流压差信号进行了数据拟合实践与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分形插值方法能很好地重现原始压差信号,并较完整地保留了原动力系统中反映其非线性特性和内在规律的动力信息。其压缩因子反映了信号的波动程度,而剪切变形率反映了动力系统的稳定性。从这一新的角度,对两相流机理作了新的分析,指出两相流动现象及其变化正是摄动项和稳定项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提出了一种改进以往两相流压力降数据经验关联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提出非规则网格有限体积法计算复杂外形体育馆建筑的室内气流分布.采用κ-ε湍流模型进行分析,在建筑地面与壁面考虑了气流流动粘性作用的影响,用壁面函数加以修正.据此,编制了通用计算程序,计算分析了体育馆建筑室内气流分布方案,找到最优方案,为空调设计的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9.
通过翻转试验对瑞利-泰勒不稳定性(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ies)引致的湍流混合过程进行实验研究,提出以染料浓度测定法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量确定混合物前锋的扩散位置和系数,以拉格郎日块体法(LBM)的数值格式和改进的Smagorinsky理论模式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大涡模拟数值计算,修正了Voropayev用目测法测量的系数,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复杂区域流动换热问题的一种新的网格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阶梯形网格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二维复杂区域流动与换热问题的新的数值方法。该法采和了同位网格下的SIMPLEN算法,并借鉴了非结构化网格技术来进行复杂计算区域的网格划分及组织计算。用这种方法计算了方腔内的自然对流及圆内开缝正方形和热环体的自然对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