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庄子>一书塑造了众多形象,而其中体"道"人物形象的塑造突破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人物形象的写实性手法,它以自由的想象和奇妙的虚构,运用了形象化的表现艺术,传达出庄子对人的生命的热切关注.庄子之文因此而既呈哲理之深刻美,又具艺术之诗性美.  相似文献   

2.
余秋雨、余光中为两岸著名学者、散文家,他们的创作都超越了平庸,创造了神奇,成为20世纪两岸散文的亮点。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创作既代表了散文的成就,又代表了散文的高度。本文通过二者散文在文化态度等诸方面特点的比照分析,凸现二余散文的创作风格及其文史学地位,并力求从二者的创作心态、风貌中揭示两岸散文某些具有普遍性、代表性意义的特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3.
四十年代沈从文的创作是一个极富独特意味的文学存在.以善讲"故事"著称的沈从文,在这一时期并未留下多少小说文本,取而代之的是哲思散文.他昆明时期的哲思散文关注的是个人化的情感和生命体验,从时代中发现"我"的存在.个人与时代、生命与生活、抽象与实际的内在冲突反复在文字中流露出来.本文试图透过其哲思散文折射出的内在紧张,追寻沈从文存在的个体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散文创作成就非常突出。在动荡的时代大背景下,多种原因形成了她作品中始终挥之不去的出世的孤独漂浮感和生命的虚无幻灭感——"苍凉";同时,她的散文又以一种执着的现世精神沉浸感知着市民生活的点滴意趣,去还原人的真实本性。两者互为映衬,形成了张爱玲散文的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5.
姚燧的散文创作从一开始就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在他的文章中,无论写景、叙事,还是人物品评,最基本的特质就是理性化。姚燧散文的理性特质,对元代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姚隧因之被称为"一代之宗工";元代散文大家多承继此风,主张"文以明道",并最终形成元文"偏于经世致用,而乏抒发情性;偏于纪事明道,而乏绘句章"的普遍特点。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 ,在于他从作品到理论构建的“湘西世界”。如诗如画 ,恬静淡远 ,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独特的功利原则和美学观的显现。作者生命赖以生成的那一方偏远的水土养成了其向美求善的生活理想 ,而都市文明的虚伪势利的现实又撞破了其梦幻。这是沈从文构筑其理想的“湘西世界”的根本动因。《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 ,是“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现。《边城》是一首人性美的颂歌。作家所着力表现的是一种超越“自在”的“自为”性的生命形态。在“边城”里 ,人与自然谐和统一于生命完美的形态中。而翠翠、二佬、大佬对于自由爱情的幻想和追求 ,则体现了他们生命中的自由意志和纯粹神性 ,表明他们是新一代湘西古朴人性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7.
薛原 《科技信息》2003,(5M):22-24
湖南文艺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沈从文散文选》浓缩了沈从文湘西风味的散文精华,20年前我就是从这本书走进了沈从文笔下的文学世界,书中收入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一个传奇的本事》和1949年后写的《新湘行记》、(1957),前三篇其实就是三个小册子,各自独立成一部小书,可以说是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是一位密切瞩目民族生活方式和民族生命精神的文学大师。其散文力求以"文化还乡"的精神诉求,通过都市与湘西、现代与过去的鲜明对照,去摧毁"庸俗腐败、小气自私的市侩人生观",重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重铸一种建立于人性之美和生命神性基础之上的民族价值观念。这种"人生形式"和民族价值观念体现着朴实纯真的生活形式、剽悍雄强的生命伟力、重义轻利的道德品格和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其不是个体主义者抽象的自我精神追求,而是根植于宽广深厚的民族忧患意识当中,表现出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强烈关注与深切隐忧,彰显着作者对民族生命形式的深刻探索和民族价值观念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9.
作为北宋时期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欧阳修对中国文化贡献巨大,对后世影响至深。从古文创作的理论和散文作品的特点来看,他对清代桐城派尤其是其创始人方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关于"文"与"道"的关系、关于古文的艺术标准以及"清真雅正"的散文特点等方面使中国散文的优秀传统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诗的王国,也是散文的王国。散文有着几乎和诗一样悠远的历史。在《诗经》、《离骚》的音响激荡文坛的同时,《左传》、《国策》、诸子百家散文也雄步文坛。比之唐宋元明清时期才渐次成熟的戏剧和小说,散文无愧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由于散文在历史进程中的充分发展与完善,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和技艺。谈天说地,记事记人,论理言志,状物抒情,世界之巨,万物之微,在散文中道来则无所不能。散文不仅包罗万象,而且灵活多变,深入浅出,既有文的铺张,又具诗的意趣,兼  相似文献   

11.
[]?在西汉中后期政治、文化舞台上,刘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精忠不渝,历事宣、元、成三朝,三度被废,三度复起,一生捍卫刘氏宗族,与宦党、外戚坚持斗争.在早年的政治生涯中,初元二年的使外戚上变事是决定刘向一生政治命运的转折点.萧望之、周堪、刘向等与宦官石显、外戚许、史围绕灾异展开交锋,最终经生集团落得大败.刘向的变事既体现了他捍卫宗族的忠心,也反映出早期刘向在政治斗争中的不成熟.而历西汉元帝朝,围绕刘向的这次上书而发生的种种争斗实际是经生集团与宦官、外戚集团争夺权力的缩影.本文通过记述刘向使外戚上变事的始末,并分析刘向在变事写作上的得失,试图勾画出西汉元帝朝初年的政治格局与变动,以及揭示刘更生前期的奏议写作的政治背景.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在接受凌宇访问时说,理解他的作品最主要的是五个题记:《〈边城〉题记》、《〈长河〉题记》、《〈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湘西〉题记》。通过这五篇文章,我们可以窥视到作家的其人其思:他并不是一个对社会置身事外的作家,他把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对人性的独特感受通过别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别样的方式使他远离当时的主流文坛,但沈从文的现代性意义也通过他在五个《题记》中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忧患和悲剧意识获得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朱熹语录是朱熹讲学内容忠实而传神的记录,是一种“活泼泼”的语言形态,文白参杂。为使深奥义理明白晓畅,多方设喻,不避俚俗,信而有征。朱熹在致力于学术思想传播的同时,饱含着他对文化传承的高度责任感,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生活的高度关注。今选释其中部分疑难词,以凸显宋代生活的真实。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通过他的湘西系列小说,对普通的生命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在习见的人和事之中,阐释他对人生苦难的理解,在赞美淳朴、天真、勇敢、善良等美好人性的同时,对基本上处于蒙昧状态下的生命本质及其所依附的社会环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指出了获取现代理性的严峻性与急迫性,在深切的忧患中,呼唤生命与社会理性的苏醒。  相似文献   

15.
何胤考论     
何胤为南朝庐江何氏家族重要成员之一,主要活跃在齐、梁学术、文化领域。一生以建武四年(497)为界分为前后时期:前期在国子学工作,教授国子生,并为朝廷的文化建设服务;后期退隐山林,以聚徒授业为务,其私学有力地配合了梁代君主复兴儒学的文化政策。何胤文学上的活动多与他学术上的活动结合在一起,与当时著名文人集团——萧子良西邸文士集团、文惠太子萧长懋集团、昭明太子东宫文士集团皆有联系。  相似文献   

16.
元末名臣苏天爵一生为官清正廉洁、不畏强权、严于执法、勤政爱民,具有极高的为官操行。在当时有“苏青天”之美誉。而其之所以具备这些优秀品质,一方面源于严格家教下儒家文化对他的浓厚熏陶;另一方面源于祖辈们尤其是父亲苏志道的榜样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7.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材料。《西厢记》中自称词的使用情况主要分为非谦称词和谦称词,其中非谦称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复数自称词和身份自称词,谦称词包括“小”作词头、“贱”作词头及“愚”“贫”等作词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融谱牒于孔原研究,基于两个方面。一直接作用:纠正孔原祖籍误传,促其族谱获得,破解其胞叔陈丙生身世之谜,确证其生母系龚氏及其生卒,提供孔原本名、别号、婚育新信息,孔原就读广益中学原因等;二现实意义:纠正人们对谱牒认识的偏误,促进孔原年谱臻于完善、为地方文化建设开辟新窗口。  相似文献   

19.
陈法是清初理学名臣,仕历康、雍、乾三朝.与其他仕宦文人的交往不同,陈法与颜仪凤的交往主要发生在陈法回黔闲居之时,通过考察二人的交往,可以对陈法的归隐生活、隐逸情怀及其对家乡山水的喜爱之情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君子之德,有张有弛,故不常为矜庄,时戏谑。在宋代“以俗为雅”、“以词为戏”的文学思想及燕安纵乐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文人墨客常常“以词为戏”,词的题序中出现了诸如“戏呈”、“戏赠”、“戏答”等字眼。向子诬的《酒边词》题序中“戏”字的分布很广,“戏”的含义很丰富,“戏”与时代文学思想、社会背景、个人阅历的关系很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