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筑设计对地域性的考虑是体现建筑特色和地域性文化的关键.当前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地域建筑文化特色,树立自己的建筑创作观尤为重要.分析了当前中国地域性建筑面Il缶的问题和困境,阐释了程泰宁先生自然建筑观中“三个合一”和“三个立足”的内涵与要义,并总结了它对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周韦纬  钟彦臣 《科技信息》2009,(16):131-132
本文结合南京佛手湖畔的“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中的两栋住宅建筑——“睡莲”、“佛手”的室内设计实例。说明了它们的建筑背景、特色以及建筑形体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霞  张放陶 《山西科技》2007,(1):22-22,25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是令山西人自豪、令全世界瞩目的1000多年前的唐代建筑实物,它们的屋顶、斗拱、大叉手、“丹柱素壁”、“侧脚”和“生起”、梁架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等等诸多细节都是唐代建筑特有的标志和符号。它们体现着一个时代的建筑营造制度,体现着中国唐朝在建筑领域的科学力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参数化设计与三维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建筑的数字化研究是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主要结构和构件的分析,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化、参数化描述,应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管理,用VB编程生成宫殿建筑三维模型的脚本文件,在AutoCAD中运行后生成古建筑模型.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2006,(6):61
中国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于3月28日在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发言时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 ,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所反映的文化观念。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所表现的“天人合一”的生活理想、整合的系统思维方式和人文主义精神。在对待外来建筑文化方面表明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红学当然欢迎新理论的冲击以求得生机,但是,一门学问如果上升到“学”的地位并且能够叫响,总该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和“学”的质素,作家刘心武的“秦学”是经不起任何推敲、于史无据的“戏说”.从理论视角分析,“秦学”以及与此相关的索隐、考证派都有理论误区,当代红学所面临着方向选择和逻辑归宿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略述了中国古代混合建筑发展的史迹。论述了防火技术对于古代混合建筑发展的影响。分析了混合建筑中石门框、石木混合柱、瓦和天井的技术意义。剖析了古代混合建筑“三封一敞”形式的科学性。文章应用现代雷电理论解释了中国古代混合建筑应用金属屋面防雷的科学道理。在沦述古代混合建筑技术意义的同时,对于古代技术的“古为今用”作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2008,(21):36-37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给上海建工集团带来了蓬勃发展、创造辉煌、继往开来的历史机遇,在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和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上海建工集团坚持“和谐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理念,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建造了一大批城市标志性建筑,在中国和世界的建筑史上留下了不朽业绩。  相似文献   

10.
秦华 《科技资讯》2009,(31):66-66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在设计中运用了后现代主义风格,“鸟巢”的设计是自然美与科学美的完美结合,是中国建筑的后现代主义,是中国民族文化与后现代主义风格巧妙结合的经典之作。“鸟巢”,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作品,见证的不仅仅是人类21世纪在建筑与人居环境领域的不懈追求,也见证着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不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1.
The formation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is controlled by three major factors: lithological architecture,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energy-field environments. Among the three major factors, lithological architecture provides the storing medium for hydrocarbon; ge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migration, accumulation, preservation and modification; and energy-field environments refer to the various geothermal and geodynamic forces that affect the lithological architecture and drive the geological processes. In this study, we take Kela-2 and Sulige gas reservoirs as two examples to study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three major factors, and explain how these factors influence the scale and quality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12.
从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现状出发,阐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中国古典文学鉴赏”课的课程特点及其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决定了在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中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改革中,语言教学也应一改过去读与译的模式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让言教学的课堂充满活动的“因子”,师生通过互动建立良好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提高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现有System-on-Ch ip通信体系结构中,同一个主设备发出的不同性质的通信流得到的服务质量是相同的,这导致整个系统的带宽和时延性能的下降,总线设备在仲裁中的优先权缺少分配算法。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提供服务质量(Q oS)保证的片上系统(SoC)通信体系结构——F ineBus,它能够提供带宽和时延的精细控制。为此将通信流按其服务质量要求划分为不同的端口,并提出了“按需分配”算法为每个端口分配一个Q oS的度量。通过结构和算法的创新,对通信流的服务质量进行细粒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此通信体系结构比现有结构能更好地适应多变的通信流服务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文化为背景探讨了建筑文化深层的架构和价值取向,从传统建筑文化的存在形式以及中国建筑文化的困惑,论述了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兴起。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以及不可逆转的多元化创作潮流,要求建筑师们要以建筑文化为背景。不断提高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建筑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初步总结了等级住居对中国古代城市、聚落和住居的作用方式;初步分析了作为等级居住进一步发展的宗法礼制对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某些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说明了宗法礼制与建筑的通用性之间的关联性,从一个特殊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中国古代城市、聚落和建筑的某些基本特征,有利于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多数分部工程质量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尤其桥梁工程质量抽检合格率不高且波动大,一些分项工程质量指标也存在明显差距.问卷调查的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表明:工程实体和投入要素的监控、质监体制和网络的健全、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完善等是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发现业主、施工、监管等主体相互制衡机制缺位,参建单位质保体系不能有效运行,社会监督渠道不通畅.为此,建议构建"3+2+1"的质监主体制衡和协作架构,开放和规范监理检测市场,完善以承包商和从业人员为核心的质量边际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参建单位质量保证和监督系统,引导社会多元力量参与监督.  相似文献   

18.
晋祠古祠建筑群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晋祠的环境与选址、晋祠的形成、空间布局与建筑组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晋祠的环境从历史形成、地理地质的角度进行深究;对晋祠的空间布局以祭祀的角度,从整体到个体,再到整体的研究方法进行阐述。晋祠古祠庙建筑的研究分析无疑是对祭祀文化和祭祀建筑的一次深入挖掘。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人们根据地形、风水、气候三个因素对环境进行选址;以山门-水镜台-献殿-正殿的空间序列进行对祖先的祭祀礼仪。力求从祭祀建筑中更深入地了解建筑所传递给人们的庄重、神圣的祭祀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建筑为了人”的根本目的性出发,分析了生活的多样性与建筑多元共存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时空条件对建筑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提出建筑不能超越阶段发展的概念.最后提出了发展当代中国的现代建筑的一种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