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仿真中对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纯理论研究以及软件在环仿真,鉴于其控制系统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模型算法难以在实际过程中进行应用等问题,提出采用dSPACE实时半实物仿真设备对其进行快速控制原型设计,并搭建了ABS实时半实物仿真平台。通过实现dSPACE与MATLAB/Simulink的无缝连接,并基于实验室ABS台架,设计了ABS逻辑控制策略。最后基于该控制策略对ABS进行快速控制原型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dSPACE快速控制原型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dSPACE数字信号处理与应用系统,通过运用快速控制原型技术(RCP)对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单元选择3种不同的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进行了实时仿真和系统台架试验.应用快速原型控制技术的仿真分析与台架试验表明,在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控制中,采用兼顾电池充电安全与系统能量需求的控制策略比功率跟随型和能量补偿型更适合实际系统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dSPACE实时仿真系统是一套基于MATLAB/Simulink的控制系统开发及测试的工作平台,实现了与MATLAB/Simulink的完全无缝连接。结合dSPACE仿真系统在电机控制系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介绍了基于dSPACE的直流电机PWM实验的设计。实验完成了PWM测试模块的搭建以及基于dSPACE仿真系统的在线测试,实现了PWM的输出及占空比的在线调节,为直流电机的控制实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中存在的发电机电流波形差、输出电压低和变换器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将发电机和变换器一体化设计的新方案。通过引入以永磁发电机电枢电感为升压电感的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采用平均电流控制法,实现了发电机电流波形与功率因数以及直流母线升压等控制。介绍了新方案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给出了系统工作的参数条件,并搭建了基于dSPACE的快速控制原型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案可稳定提升变换器中的直流母线电压,改善发电机的电流波形及运行功率因数,减小变换器的体积、重量和成本。  相似文献   

5.
针对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中存在的发电机电流波形差、输出电压低和变换器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将发电机和变换器一体化设计的新方案。通过引入以永磁发电机电枢电感为升压电感的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采用平均电流控制法,实现了发电机电流波形与功率因数以及直流母线升压等控制。介绍了新方案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给出了系统工作的参数条件,并搭建了基于dSPACE的快速控制原型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案可稳定提升变换器中的直流母线电压,改善发电机的电流波形及运行功率因数,减小变换器的体积、重量和成本。  相似文献   

6.
利用dSPACE实时仿真系统和Matlab软件设计了电机控制实时仿真平台.针对直流无刷电机(BLDC)调速控制系统,选用DS1005控制卡和DS1048电机控制卡设计硬件在环仿真和快速控制样机,实现从理论仿真到实验验证一体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在线修改控制参数,实时监测控制变量,快速进行控制算法的评估和功能测试,有效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相似文献   

7.
以宝马和采埃孚联合开发的主动前轮转向系统为原型,基于dSPACE实时仿真系统,设计并搭建了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的硬件在环实时仿真试验台,给出了试验台的系统架构图,重点分析了试验台的实时仿真过程、主动转向控制方案、变传动比执行电机以及双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过程。基于此试验台,通过可变传动比、双移线等试验项目验证了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的可变传动比、横向稳定控制等功能,为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的开发和相关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8.
 根据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拓扑和并网运行特点,建立了接口换流器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滑模控制(sliding-mode con-trol, SMC)的接口换流器控制系统,并通过设计趋近律规定了滑模控制过程中系统在正常运动阶段的状态轨迹,保证滑模控制的品质。为证明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在dSPACE 1006 平台上建立了实验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接口换流器在不确定和非线性条件下的鲁棒性和快速响应性,保证微电网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根据当前FPGA市场快速繁荣发展及其工业应用迅速普及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实验用基于FPGA的三轴运动控制原型系统。该系统采用Altera的cyclone IVE系列芯片,使用Verilog HDL语言,在DE2—115FPGA开发板上实现电机起停控制、电机正反转控制、调速控制、PWM产生、LCD显示等模块的功能,有助于学生掌握FPGA的设计与开发,并可作为运动控制实验课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灰色预测PID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灰色预测在线应用,用其预测结果代替被控对象的测量值,与给定输入比较得到的偏差值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并在过程控制试验平台上构建基于dSPACE的快速控制原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超调小、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比传统的PID控制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1.
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过程,在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群的特点和实验教学现状,整合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构建了基于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机自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新体系,并针对不同层次实验教学要求探索了多种灵活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实践证明,面向"卓越计划"的机自专业课程群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教学效果良好,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叶懋  叶震华 《科技信息》2012,(1):276-277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担负着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任,在专业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简要回顾了我校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的改革历程,通过对学生实验完成情况、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的分析,发现了目前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兼顾实验课程的要求与特点.提出在实验中通过引导学生“犯错”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改革,其中包括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模块、模数电综合实验模块、系统设计模块等。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第一模块,本院在第3学期新增开设了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让学生提前走进电子实验室,在系统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和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基础上,完成一系列的验证型实验与设计型实验。本基础实验模块锻炼了学生的焊接能力、简单的电路调试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电子设计与动手热情,为后续的理论课程与实验模块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VB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大多数文科生反映编程太难学,像打字员一样机械地敲程序代码。作者在VB教学中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分析、尝试和实践,并根据文科专业学生的特点,本着因材施教与个性化培养的原则,引入“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兴趣和主动性;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改革实验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利用网络课堂拓展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环境;采用网上无纸化的考试手段,形成一种更为完善和先进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细胞骨架显微观察”综合性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对“植物细胞骨架”基础实验进行综合性实验设计,以期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掌握综合实验技能,引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目前的"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程中电气控制技术部分提出了项目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以能力为核心、完善课程设计等改革措施,最后以一个学习情境中的一个项目为例详细介绍该项目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7.
"编译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但由于其理论抽象、算法复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设计了基于智能教学系统的"编译原理"学习系统,通过测试使用,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8.
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人才为目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建立了“基础型+设计型+创新研究型”实验教学新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阐述了以DCS为平台、以实际工业对象为被控对象的计算机控制综合实验系统进行计算机控制实践教学的新思路和具体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