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论Nationalities University的可接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大学”英语译文格式存在争论,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UFN和NU两中译文格式。基于对短语“民族大学”的汉语语义及其英译的语法分析,结合对同类校名译文的适用性调查,从语义、语法和文化翻译的角度佐以译例,对Nationalities University译文的可接受性进行了充分的验证。  相似文献   

2.
论译文的回译性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评论界对语际翻译、尤其是英汉翻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归纳出不少翻译原则,本文中,作者从多语转换现象出发,提出了“译文回译性”这个新概念,并对其分类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在从原文到译文的翻译过程中考虑译文的回译性有利于促使译文“忠实”原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神似”、“化境”,也有利于多语转换和文化交流。据此认为,“译文回译性”应成为译文质量的评判标准之一,回译性研究应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著名诗歌《A Psalm of Life》的中译文在中国流传甚广。不同译者在及物性和语气特征的处理、措词的选用及语气的强调再现上风格各异,最终的译文跟原文在语言形式上的距离感也因此各不相同,其中黄杲昕和黄新渠的译文在诗歌形式及语言表达上较为忠实于原诗;杨德豫的译文明显拘泥于原诗表面语言结构,表达力度不够;黄一宁的译文则显得过于随意,对原诗的改写幅度较大,有不忠之嫌。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人文景观资料英译的要求及策略与技巧,指出人文景观旅游资料的翻译应注重信息内容的传递和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预期达到的功能,在翻译中须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灵活的翻译技巧使译文合乎目的语习惯,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种审美活动,是认识原文的美,并在译文中再现美的过程。散文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美在于意境深远。本文通过对郑延国和胡作玄,赵慧琪几住翻译家对罗素的Three Passions I have Livedfor两译文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两译文所挖掘和再现的美学方面的特征:意境美、忠实美及原作者的性格美,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6.
科技导购指南翻译属于应用文体翻译,有其特定的现实和功利的目的,译文是在译者的协调下.以原文文本为起点、以不同地区的译文读者为目标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根据科技导购指南文本的功能,针对不同地区的译文读者,把握目的市场,进行标准化和本土化翻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在结合广告学和语言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各类具有典型意义的广告译文加以分析注释,以求为读者在理解广告译文的语言规律和从事广告英语实践,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就广告译文中的文化交流提供一些见解和参考资料,使更多更好的广告译文展现其语言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8.
朱文凤 《科技信息》2010,(5):185-185,169
本文分析了奈迭的功能对等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商务广告的翻译不应一味追求字面的对等,而应该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用符合译文表达习惯的方法处理原文,恰当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并注重情感的传递,从而使译文能更好地被读者理解和接受,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英译汉过程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不同,不能逐词对译。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需要转换词类,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体学、语法学和翻译学知识,阐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中的句法、词法和修辞强语势表达方式,并以梁宗岱、屠岸、杨熙龄和戴镏龄的译文为例,分析其强语势在译文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阮晶 《科技信息》2010,(3):I0234-I0235
主位推进与英语语篇的连贯和信息组织有着重要的联系。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英语的主住推进模式。有助于实现译文的连贯性和自然性。本文介绍了主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并进一步研究主位推进模式在旅游资料英译中的应用。在旅游资料英译时,运用主位推进模式重组译文语篇,能使译文更为符合译入语的规范.提高译文的质量,从而成功地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2.
在科技英语汉译时,为使译文趋于平稳流畅或达成行文节奏匀称之音乐感,要重复某些关键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或介词等,此时重复会使译文舒卷自如且更富于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言具有描述功能是不可置否的。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描述句的语言结构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因此,在对景点描述句(段)的翻译中,从目的论的角度关注译文如何满足译语读者的期待,以及译文语言外部与内部的连贯性,使译文表达连贯与流畅从而实现两种语言意义和功能的等值,也许是翻译实践和研究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I Have a Dream的节选文及其名家汉译、学习者译文为语料,以系统语法的概念功能体系为研究框架,在探讨节选原文和名家译文如何实现概念功能最大程度一致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学习者译文与名家译文,分析学习者译文在再现原文概念功能上的得失,检验了功能语言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从英汉散文语篇结构形式、文体风格以及语言特征等角度出发,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英国散文家奥立弗的《民族偏见》的两篇中译文一金衡山(1995)和杨自伍(1996)进行评析。研究发现,这两篇中译文在文体风格上与原文存在较大“偏离”,且有几处不符合逻辑推理和汉语表达习惯。从而阐明在散文翻译过程中应注意语篇的结构和连贯性,使译文在形式和意义上与原文对等。  相似文献   

16.
宋瑞玲  马德兴 《科技信息》2009,(24):I0154-I0154
本文从商务广告的目的对双关修辞的翻译进行了讨论,提出假设:由于中英文差异,英文广告中的双关可以用契合译法、分别表义法、套译法跟侧重译法等方法进行翻译。通过对具体案例分析,得出结论:由于广告的独特目的,译文标准应放在广告受众的接受上,只要译文能获得跟原文同样甚至更好的接受,吸引广告受众,达到促销目的,就是好的译文。  相似文献   

17.
对翻译过程中误读的研究使视点集中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译者及译文读者上。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和目的论为研究误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根据译者和译文读者的误读特点,误读可以分为:译者为实现译文特殊的政治、道德、话语权利目的而对原文进行的有意误读以及译文读者处于二级交际情景下对译文的无意误读。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古诗主要有格律诗、五言诗、七言诗,其结构紧凑,用字含蓄委婉,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感寥寥几行就表现出了一个鲜明的主题或一个优美的意境,且兼用了对称、押韵、双关、谐音等修辞方法,使之具有音美、意美、形美的特点。不过,要在译文中把原诗的音美、意美、形美完完全全地表达出来,对于译者来说是一件难事。不仅是译诗,就是翻译过来的译文,也没有一篇能与原文完完全全地对等,也就是说,无论是从风格上、形式上、用词上原文与译文总有差距,而翻译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尽量缩短这个距离,译诗是翻译中的难点,译文与原文的…  相似文献   

19.
四字词组是汉语的一大“特产”,它的主要功能是表意十分凝炼,能以较少的文字表达极其复杂和深刻的意义。在俄译汉中,若能充分发挥汉语中的这一优势,既可使译文保存原作的丰姿,还能使译文大为增色。  相似文献   

20.
增词法是英汉翻译中最常见的翻译方法,指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在译文中增加必要的词语,目的是使译文准确无误,使之合乎译文习惯,井实现忠实地体现作者的思想。翻译的标准是“忠实”,“通顺”,增词法就是众多翻译方法中非常有效的一种,它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基本上可以在词汇,语法,逻辑、修辞和谚语等几方面得到体现,本文试图探讨增词法的策略,目的,原则和具体应用,主要对它的应用实例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