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将碳纤维和钢渣复相导电组分加入到水泥基中制备成导电混凝土,不仅能起到增强的作用,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通过试验的方法,探讨了碳纤维含量不同的两组混凝土随钢渣掺量对抗压强度和电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碳纤维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钢渣,不仅能有效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且能够改善纤维混凝土的导电性能.在不影响混凝土导电性能的条件下,通过掺加钢渣降低碳纤维的使用量,节约导电混凝土的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钢渣作为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利用率,该文探索了在钢渣中掺入少量硅灰对钢渣性能的改善效果。将钢渣-硅灰复合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性与纯水泥混凝土、钢渣混凝土和矿渣(GGBS)混凝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水胶比(水与胶凝材料质量比)的情况下,复合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钢渣混凝土,但低于矿渣混凝土和纯水泥混凝土;复合矿物掺合料混凝土能够获得理想的渗透性,但复合矿物掺合料对降低混凝土渗透性的能力不及矿渣。在低水胶比的情况下,硅灰的质量分数较低时(4%或7%),复合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接近矿渣混凝土;硅灰的质量分数较高时(15%),复合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超过矿渣混凝土。硅灰对钢渣性能的改善效果在混凝土的长龄期时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用磁化水代替普通水拌制混凝土。采用10种不同水流量流经磁化器后的水分别搅拌混凝土,进行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试验后选出合适水流量。合适水流量流经磁化器后的水分别搅拌10%、12%、14%、16%和18%不同钢渣粉掺量下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再进行早龄期抗压强度试验,得出合适的钢渣粉掺量。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掺量3 kg/m~3和钢渣粉掺量15%时,合适水流量为16 L/min。磁化水加快了混凝土水化速率,生成更多水化产物,有效填充了结构中孔隙,混凝土强度得到提高。7 d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26.4 MPa,较未用磁化水搅拌的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15.3%。钢渣粉合适掺量范围为12%~15%。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钢渣的利用率,开展全集料钢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分析钢渣掺量、钢渣取代粒径、水胶比和砂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掺量和砂率的逐渐增大,全集料钢渣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降低,随着水胶比逐渐减小和钢渣砂取代粒径逐渐增大,全集料钢渣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增大,其中水胶比对全集料钢渣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最为显著.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试验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全集料钢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钢渣的利用率,改善掺入钢渣对混凝土电通量的不利影响,通过磷渣粉与钢渣粉复掺的方式,制备了强度等级为C40的钢渣粉-磷渣粉混凝土。采用扫描电镜和压汞法等手段,研究了钢渣粉、磷渣粉单掺及复掺时对混凝土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总掺量为60%(钢渣粉与磷渣粉掺量比为2∶1)时,28 d抗压强度达到59.4 MPa,是空白组的116%,56 d电通量为1 450 C,低于空白组电通量,比单掺40%钢渣粉组的电通量降低了1 749 C。该复掺方式比单掺钢渣粉或磷渣粉更能减少水泥的用量。磷渣粉的掺入使钢渣粉掺量从20%左右提升到了50%,不仅提高了钢渣粉的利用率,还改善了钢渣粉掺入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低强度钢渣混凝土的抗压及抗渗性能,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磨细钢渣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渣代替细骨料配制胶砂试件和低强度混凝土试块,通过胶砂试件强度和流动度的测定得出,不同钢渣掺量对胶砂试件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是非常敏感的,其强度随着掺量的增加整体呈降低的趋势;流动度亦呈现类似的变化特征,但钢渣掺量的比例易控制在20%~30%之间。本次试验所用钢渣宜制备低强度混凝土,各龄期的抗压强度随着钢渣掺量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其抗渗性能也随着钢渣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主要原因是其内部结构增加了更多的孔隙水通道,导致其抗压强度也随之降低。本实验研究结果可为研究低强度钢渣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不同掺量、不同细度钢渣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对不同掺量钢渣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坍落度损失、抗压强度等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实验证明:(1)应用磨细后的唐钢钢渣可以配制出较高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2)钢渣矿粉掺量越大,减小坍落度经时损失的作用越大;(3)采用比表面积为(525~600)m2/kg的钢渣矿粉,在其掺量为50%~60%的情况下,可配制出强度接近40MPa以上的混凝土。(4)当钢渣掺量一定时,钢渣矿粉细度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按照不同钢渣掺比制作了混凝土样块, 测定了不同钢渣掺比和不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样块的抗压强度以及浸出pH 值, 研究了不同钢渣掺比下混凝土样块的抗压强度与水化反应的关系和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20% 钢渣掺比为最佳掺比, 而超过30% 掺比之后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下降; 混凝土样块在去离子水中的浸出pH 值随钢渣的掺比和混凝土样块碳化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主要原因是钢渣含有一定量的低铁铝相.  相似文献   

9.
对钢渣作为一种混合材在复合水泥中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并通过X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水化热测试、孔结构测试等现代物相检测手段,揭示钢渣复合水泥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钢渣能显著降低水泥的水化热,降低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钢渣水泥浆体线膨胀率很小,均没有超过0.1%,体积稳定性良好;一定掺量混合材能有效降低浆体孔隙率,改善孔径分布,提高浆体致密度;复合掺加20%钢渣、10%粉煤灰时,水泥的28 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达到了8.3、48.9 MPa;钢渣和粉煤灰复合掺加有利于水泥强度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低碱度磨细钢渣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掺入磨细电炉氧化钢渣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等耐久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碱度电炉氧化钢渣具有一定反应活性,适量磨细钢渣掺入混凝土中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耐久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掺量以不超过20%为宜;将磨细钢渣与磨细粉煤灰或矿渣混掺可以发挥复合效应,提高掺合料的活性,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压拉性能,将钢渣粉掺入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中,进行了不同掺量下钢渣粉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7 d和28 d压拉强度影响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基准混凝土,玄武岩纤维钢渣粉混凝土在钢渣粉掺量分别为12%、15%、18%时,其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2.1%、2,6%、-1%;28 d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提高4.1%、9.2%、-1%。钢渣粉掺量15%时为合适掺量,28 d抗压、劈裂抗拉强度均达到最大。钢渣粉的掺入使混凝土7 d压拉强度低于基准混凝土且随着钢渣粉掺量增加而降低,不能用7 d压拉强度推测28 d压拉强度。  相似文献   

12.
以页岩陶粒混凝土为基础配方,系统研究了单掺和双掺不同含量的偏高岭土、粉煤灰、钢渣等矿物掺合料对其抗压强度影响,通过SEM和XRD进行了相关的微观结构和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当单掺矿物掺和料质量分数为10%时,页岩陶粒混凝土达到最高的抗压强度;双掺和时,总掺量为10%(质量分数)、比例为1∶2的偏高岭土和粉煤灰时,页岩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好,其3d、7d和28d的抗压强度分别达到了18.1、28.6和35MPa,对比没有加入矿物掺合料的页岩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别增加了417%、267%和250%,主要原因是偏高岭土和粉煤灰的掺加能够优化轻骨料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对强度具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钢渣和矿渣以不同的比例代替水泥掺入混凝土中以及将钢渣和矿渣按照不同的比例配置复合掺合料掺入混凝土中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渣矿渣都能在合理掺量范围内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且复合掺合料中钢渣矿渣的不同比例对混凝土的影响程度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4.
钢渣沥青混凝土渗透、压缩及耐久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路面是道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运行车辆的增加以及长时间的使用,各级公路路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用钢渣代替传统碎石材料,通过对AC-13、AC-16和AC-20三种级配的钢渣沥青混凝土进行渗水试验、单轴压缩试验以及疲劳寿命试验,分析不同级配对钢渣沥青混凝土的渗透性、压缩性及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钢渣代替碎石作为沥青混合料的骨料是可行的;随着沥青混合料骨料最大公称直径增加,钢渣沥青混凝土的渗水系数增大,抗压强度及抗压模量均降低,初始劲度模量增加,疲劳寿命次数减少;油石比越大,抗压强度越低。因此,应控制大粒径骨料及沥青的用量,提高钢渣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钢渣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钢渣和铁屑在制备抗辐射混凝土上的应用。通过混凝土试块配合比设计及强度检测,发现:随着铁屑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增大,当铁屑掺量达到30%时,抗压强度出现最大值;随着钢渣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下降,当钢渣掺量大于20%后,抗压强度下降明显。利用研究结论制备抗辐射混凝土试块,在配合比:胶凝材料∶细集料∶赤铁矿石∶水∶减水剂为1∶3.11∶3.84∶0.41∶0.01时,力学性能、密度及和易性较好。此时,胶凝材料组成:水泥∶矿渣∶钢渣7∶2∶1,细集料组成:赤铁矿砂∶铁屑∶硼玻璃粉为1∶1.28∶0.49(体积比为4∶3∶3),混凝土试块密度为3 550 kg/m3、强度等级为C30。  相似文献   

16.
首先,将抗压强度分别为26.7,45.0,87.6 MPa的3种旧混凝土块体与普通商品混凝土进行混合浇筑,制作18个再生块体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和18个棱柱体试件.然后,进行立方体试件和棱柱体试件的单轴受压试验,研究旧混凝土的取代率及新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差对再生块体混凝土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低抗压强度(26.7,45.0 MPa)旧混凝土的试件中,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界面难以辨别;在添加较高抗压强度(87.6 MPa)旧混凝土的棱柱体试件中,新旧混凝土的结合界面出现分离现象;试件的破坏形态似2个对顶的角锥形状;在新旧混凝土抗压强度差不变的情况下,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随旧混凝土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取代率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大,但对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的影响较小;在新旧混凝土抗压强度差不同、取代率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旧混凝土块体抗压强度的增大,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均呈一定的上升趋势;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泊松比变化不明显,平均值约为0.212.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粗粒度区间(45~80μm)钢渣微粉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体积稳定性综合评价其性能。结果表明:粗粒度区间钢渣微粉掺量低于15%时,自密实混凝土的塑性黏度可降低42 Pa·s左右,坍落拓展度提高20~70 mm。相较于基准样,粗粒度区间钢渣微粉能够小幅度提升自密实混凝土7和28 d的抗压强度。此外,自密实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和长期收缩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新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n-SPC)制备了C100高性能混凝土.考察了n-SFC对水泥浆流动性和减水效率的影响,测定了C60,C100和混凝土管桩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n-SPC只需加入萘系高效减水剂(FDN-5)的1/3就可以达到与FDN-5相同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值,C100的7 d抗压强度为95.6MPa,28 d为119.2MPa;以0.16%n-SPC作为添加剂的混凝土管桩就能获得添加0.65%FDN-5相同的抗压强度,二者分别为103.0 MPa和102.3 MPa.  相似文献   

19.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研究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52  
设计并完成了 2 6 4块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试验 ,系统地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灰比、龄期以及表观密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比分析 ,得到如下结论 :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影响很大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不同 ,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不尽相同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发展规律不同于天然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密度之间基本上为线性关系 ;通过调整水灰比可以使再生混凝土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 .最后结合试验结果给出了各种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时能够达到设计强度为 30MPa的水灰比 .  相似文献   

20.
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作为新兴纳米材料,能够改善混凝土材料的宏观性能及微观结构。本文研究MWCNTs对钢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其增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MWCNTs掺量为0.08%时,钢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显著提高,28 d标准养护条件下,钢渣掺量为15%时,与未掺加MWCNTs的钢渣混凝土相比,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13.2%和14.6%;28 d氯离子扩散深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降低了29.8%和27.4%;200次冻融循环过程中,掺入MWCNTs的钢渣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率偏低,材料抗冻性能增强。MWCNTs通过桥联和拔出效应,可抑制微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有效改善骨料界面过渡区,从而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抗冻、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