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地处农牧交错区典型地段的内蒙古多伦县蔡木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特征进行了描述 ,结果表明 :草原植被是本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 :包括典型草原植被和草甸草原植被 .沙地植被是本保护区的另一重要植被类型 :包括 :沙地森林植被 (主要以山杨 ( Populusdavidiana)一白桦 ( Betula platyphylla)林和榆 ( Ulmusmacrocarpa)树疏林为主和零星分布的云杉林 ( Picea) ) ;沙地灌丛植被 ( (叉子圆柏 ( Sabina.vulgaris)灌丛 :山杏 ( Prunus sibirica)灌丛 :大果榆 ( U.macrocarpa)灌丛 :柳 ( Salix)灌丛 :沙地中生灌丛 ) ;沙地半灌木植被和沙地草本植被 .湿地植被 .包括 :草甸 (草原化草甸、草甸和沼泽化草甸 )和沼泽  相似文献   

2.
1.山东的地形包括魯中南山地、丘陵,胶东丘陵,魯西北平原等部分。氣候具暖温带的特点寥烙凶厣滞?褐土,草甸士,沼澤土,盐漬土等类型。2.山东的植被类型可以分为落叶闊叶林,針叶林,灌丛,灌木草原,草甸,盐生植被,砂生植被,沼澤,水生植被等9個植被型,暫可分为24個羣系組和56個羣系。3.山东的植被区域可以划分为南暖温带落叶闊叶林亚带和北暖温带落叶闊叶林亚带。前者包括山东半島丘陵麻栎林、赤松林省,魯中南山地、丘陵麻栎林、落叶闊叶杂木林、油松林和側柏疏林省,魯西南平原栽培的落叶闊叶林、側柏疏林省;后者包括魯北平原栽培的落叶闊叶林、側柏疏林、盐生草甸和盐生植被省?山徊交殖?2個植被县。4.纬度、經度、海拔高度、土壤类型、人为活动等因素对于山东植被的分布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秦岭南坡 2 3年生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包括 0~ 60cm土层中N、P、K、Ca、Mg 5种大量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其总贮量达到 1 .38× 1 0 5kg hm2 ,土壤、乔木、灌木、草本和凋落物各层营养元素现存量分别为 1 .37× 1 0 5、837.85、1 71 .1 7、42 .86、348.90kg hm2 。各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均为土壤库 >>植被 >枯落物层。在植被层中该林分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年存留量、年归还量分别为 92 .2 9、61 .93、30 .36kg (hm2 ·a)。N、P、K、Ca和Mg 5种元素的循环速率分别为 0 .82 5、0 .70 4、0 .5 0 1、0 .60 2、0 .689。与同一区域年龄相近的锐齿栎、油松、华山松林分的生物循环特征相比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按照水土环境差异及所受干扰情况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三个实验区,系统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及其生境因子,三个样区的湿地植物群落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样区1植被具有典型的成带分布的特点,植物群落形成反映了水深和岸线的带状变化;样区2生境异质性小,建群种占绝对的优势,植物多样性低;样区3退水区域呈旱化趋势,植被呈现出草甸的性质,水盐梯度明显.基于湿地植物群落的分异特征,选择样区3从植物群落在空间维度上的组合这个角度,揭示湿地植物群落演替变化的时间过程,探索野鸭潮湿地植物群落的演替模式和演替机制.野鸭湖湿地常见植物群落随水分、盐分相互作用呈现相应的生态演替模式:水生沉水、浮水、漂浮植物群落(眼子菜+狐尾藻群落Comm.Potamogeton distinctus+Myriophyllum spiea-tum L.,槐叶苹+浮萍群落Comm.Salvinia natan5+Lemna minor L.)、水生挺水植物群落(香蒲+芦苇群落Comm.Typha angustifolia+Phragmites australi)、沼生、湿生植物群落(球穗莎草群落Comm.Cyperus glomeratus L.,扁秆蔗草群落Comm.Scirpus planiculmis,绵毛酸模叶蓼群落Comm.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salicifolium sibth.)、盐生、中生植物群落(猪毛菜群落Comm.Salsola collina,柽柳群落Comm.Tamarixchinensis)、中旱生植物群落(红皮柳群落Comm.Saliz purpurea L.,牛鞭草群落Hemarthria altissima Stapf et C.E.Hubb).湿地生态演替模式及机制的分析,为湿地附近水域生态条件的改善,以及湿地恢复和植物物种选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