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安徽省六安市汛期的洪峰水位作出预报,并提供了洪峰到达六安的预警时间,对减少水灾的损失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六安市汛期的洪峰水位作出预报,并提供了洪峰到达六安的预警时间,对减少水灾的损失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和计算,对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做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分析,同时借助红噪声分析软件Redfit35,对洪水灾害的发生周期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发生的时空规律.结果表明,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发生频次为2.94a/次.其中轻度水灾、中度水灾、大水灾、特大水灾发生频次分别为34.5a/次、6.73a/次、9.52a/次、39.43a/次.该区主要为河决型水灾,占水灾总次数的51.55%,河溢型水灾占水灾总次数的24.74%.水灾发生的频繁性和严重性与黄河逼近有极大的关系.明代早期和中期洪水灾害发生频繁,明代晚期洪水灾害明显减少.1390、1450、1460、1490、1520、1540、1550年代为水灾极端频发年代,1380、1410、1480、1500、1580年代为水灾极端严重年代。在开封地区5个县市中,开封市发生的洪水灾害最多,特大水灾、大水灾和中度水灾都主要发生在开封市.明代开封地区的洪水灾害具有周期性,其2~8a的周期说明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的发生与低纬海洋——大气活动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关联,91.7a、46.1a、17.2a年周期形成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Brown  L 《科技导报(北京)》1998,(11):28-29
过去几星期以来,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长江流域44年来最严重的水灾。据官方数字统计,已有2000多人被淹死,138O万人被迫离开家园。洪水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450万公顷农作物,即占中国3%的农田被淹没;工厂停产使工业产量下降;公路、铁路、港口关闭使货物、旅客交通中断;洪水对中国整个经济的影响将逐渐显现出来。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同这一自然灾害作斗争。这次洪水的确是自然灾害,在每年6~9月的季风季节里,中国南方都要发生水灾。但是今年长江的水灾还有人为的影响,即过度的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长江流域居住着4亿人,是全球人口最稠…  相似文献   

5.
1922年(壬戌)夏秋,浙江遭受几十年未遇的特大水灾,给社会经济和人民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灾区各级行政当局、浙江省内外各地方团体、省内外各大慈善救济组织等奋起救灾,承担了不同的救灾角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识之士进而深入分析水灾成因,提出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防灾之策.但人们对于灾荒,多是临灾想到防灾,灾后则多把防灾计划束之高阁,以致灾荒一再发生,这一教训对今天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利用方式与黄河水灾关系十分密切:黄土高原为农业区,黄河水灾频繁,黄土高原作为畜牧区,黄河得以安流。介绍了治理主要水灾的方法和经过。提示了此项研究的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7.
小桥涵抗水灾综合评价指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评价和预测小桥涵的整体抗水灾能力,在理论分析、室内模型试验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小桥涵水毁机理。根据小桥涵的主要致灾因子,运用因素分析法,提出小桥涵抗水灾能力的评价指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小桥涵位置、孔径、进出口形式以及加固与消能措施是决定小桥涵抗水灾能力的关键因素。评价指标和标准可为山区公路的设计、施工与养护工作提供抗水灾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洪灾作为相当复杂的灾害系统,既有整个水系的泛滥,也有小范围暴雨的局部灾情;既有过量降雨引起的水灾,又有风暴、地震、火山、滑坡、海啸、雪崩、崩塌等引发的次生水灾;既有纯自然性质的水灾,也有人为造成并加剧的水患。  相似文献   

9.
根据古代史料和近几十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六安市洪涝灾害的历史状况及现状作了探索,并分析了六安市水灾的周期及背景,最后进行了六安市水灾的灰色预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文献[1]所提出的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的历史水灾强度指数作出改进,用来确定龙岩地区各市县历史水灾的强度指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全地区的水灾强度指数。  相似文献   

11.
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在美洲、欧洲、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有发生。洪灾会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为减小洪灾的影响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洪灾预报可以使人们撤离危险区,减小人员伤亡,并采取措施,减少财产损失;也可以洪峰调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多目标方法,对自主研制的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进行了参数的多目标分析和模型有效性探讨.通过对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确定糙率系数和土壤饱和水力传导率为率定的主要参数,选择效率系数、模拟洪峰的相对误差和洪峰达到时间的绝对误差为目标函数.在模型率定过程中,首先利用多目标最优化方法获得模型参数的非劣解集,然后又利用离散型协调规划从非劣解集中选出满意的模型参数,最后通过对非劣解集模拟的过程线的范围及形状的分析,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多目标模型率定方法综合考虑了水文过程的各种要素,获得的满意解优于传统的单目标优选结果,非劣解集的聚合程度及模拟的过程线的范围能够反映模型的有效件.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我国洪涝灾害连连不断。1991年太湖流域、江淮大地遭受了严重的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在20亿人民币以上。1996年又是一个洪涝年。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黔、皖、浙、赣、鄂、川、湘相继发生洪灾,新疆天山南北也遭水灾,通往南疆的铁路路基被冲断。6月初,江西中部地区连降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全省倒塌房屋5700多间,180万人受灾。6月底,皖、浙两地突降暴雨,皖南地区最高降雨量为180毫米,宣州市遭大灾,致使皖赣铁路多处塌方,大范围路基被冲毁,钢轨悬空,2O余座桥台移位,桥基路基被毁,皖赣线全线中断,安徽全省灾民达538万…  相似文献   

14.
矿井水灾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矿井水的来源、影响因素等对矿井水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矿井水灾对煤矿正常生产造成的危害,提出了矿井水灾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文献「1」所提出的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的历史水灾强度指数作出改进,用来确定龙岩地区各市县历史水灾的强度指数,并在此基础确定全地区的水灾强度指数。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目前水文计算中水文随机变量如洪峰,洪量等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型式选择的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当线型选为Pearson-Ⅲ型,以概率权重矩法估计其中参数时五个常用统计量的临界值表,同时用该表对僵50个站点洪峰系列的分布线型进行了假设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与用适线法估计参数时的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P-Ⅲ型分布描述我国的洪峰系列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7.
矿井水灾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井水灾是煤矿主要的灾害事故之一,严重影响着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通过对水灾事故的诱发原因、透水征兆以及发生机理的研究分析,提出一套地面和井下防治水措施,为煤矿持续、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煤矿水灾应急决策机制作为一个系统,在煤矿水灾事故应急中反映出整个水灾事故的应急过程,对煤矿水灾事故应急处理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从系统分析研究和数据挖掘两个层面分析了煤矿水灾应急决策机制的结构,提取出了机制中五大要素:决策主体、决策流程、决策目标、决策依据和决策成果,并分析各要素之间相关关系;从应急决策者、应急决策信息、应急决策辅助系统以及法律制度四个方面分析了应急决策机制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煤矿水灾应急决策机制的解析,为决策机制的优化调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一些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代广西的水灾日趋严重。水灾发生的频次较前代明显增多,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水灾主要集中梧州、南宁、浔州及郁林州等府县。同时,水灾还呈现出连续性、灾区广、灾情重、多灾并发等特点,给近代广西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20.
矿井防治水实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 《科技信息》2009,(33):357-357
阐述了矿井水灾发生的原因及矿井透水预兆,从前期预防和后期治理两方面对当前矿井水灾防治技术措施进行了简析,并重点论述了查、测、探、放、截、堵等六项技术措施在矿井水灾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