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麦尔维尔通过《白鲸》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美国捕鲸业的盛况,以及船长亚哈为追捕白鲸而导致“裴廓德”号及全体船员走向毁灭的过程,其中渗透着作者对社会及人生的体验与思考。本文拟从作者对原始文化的赞美去揭示作品对西方文明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2.
居家文化体现了社会生活的物质特征和精神内涵。《雪花秘扇》到《金陵十三钗》,2011年,国人通过英语电影了解了不少中国历史。其实这要归功于海外华人艺术家对中国文化的异域想象。别的不说,两部电影改编自的小说原著作者都是华裔。沉浸在西方文化里的华裔总是带着某种责任感去寻找现代中国的远古之根,  相似文献   

3.
本稿是作者长篇论文《〈古船〉象征论》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洼狸镇对中国社会深层结构的模写——《古船》的整体象征”;第三部分是《古船》的“陌生化”处理;第四部分是“张炜象征手法演进的轨迹”。作者试用西方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剖析《古船》扑朔迷离的象征天地,颇具新意  相似文献   

4.
自13世纪以来,西方“北京形象”在“理想化”与“妖魔化”之间不断变迁。林语堂笔下的“北京形象”打破了西方“北京形象”话语霸权,解构了神秘的或带有恶意的“北京形象”。《京华烟云》描摹了北京的历史大事、精神气质、风景名胜、文化观念以及民俗生活,塑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动人的北平”形象。在《京华烟云》的基础上,《辉煌的北京》进一步展现了北京古老的辉煌、丰富多彩的民众生活及其精美的艺术,展现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北京形象。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看,《红楼梦》的意义世界由四个“场”构成:(1)哲学场;儒释道交融的主题思想;(2)社会场:封建社会名门望族的衰落;(3)话语场:“贾雨村言”和“甄士隐”相杂的狂欢;(4)文体场:传统文学与新兴文学过渡时期的跨文体阵痛。  相似文献   

6.
评述费耶阿本德在《反对方法》《自由社会中的科学》以及《告别理性》三本书中,分别从科学方法论、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对多元方法论、“怎么都行”的原则进行的论述和对科学沙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进行的批判,表明其“告别理性,走向生活”的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英语复译本在“中学西传”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西方译者对中国文化进行解读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误读。任何的误读形式都与译者身份密切相关。就《孙子兵法》Minford译本而言,译者采取的有意识误读的翻译策略是由其多重文化政治身份所决定的。本文尝试从文化社会学的“文化误读”概念入手,基于对Minford译本副文本的描述与解释,探讨“文化误读”与“译者身份”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出译者对源文本的误读反映了译者本人及译者所属群体的社会心理及意识形态观念。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把冯志的《十四行诗》看作是存在主义文学,本文作者通过分析认为《十四行集》虽有西方十四行诗的外壳和现代主义诗歌文本的诗名,却更有中国文化的精魂在内,那是一种融会了中西文化却又摆脱了狭隘“文化”制约的、自由的中国诗心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1922年,历经战祸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欧洲“荒原”,同时出现了两部震撼西方文坛的力作,一部是艾略特的被称为西方诗坛“里程碑”的象征主义长诗《荒原》,另一部则是被人称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精神解体的“史诗”、“震惊西方世界的奇书”《尤利西斯》。如果说艾略特在其长诗《荒原》中以其独特的象征主义手法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批西方人的精神危机和情感的衰竭,整个西方世界犹如一片荒原,那么,乔伊斯则以其奇特的视角、如椽的大笔,在其长篇小说《尤利西斯》中真实地描绘了战后西方人格破碎、人性堕落、物质与精神都濒临崩溃的可怕图景,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坛,号称“痞子英雄”的小说作者王朔,曾经以《我是流氓我怕谁》与正统文化公然叫板。2002年7月,王朔又以25万字的妹妹篇《我不风流谁风流》在世人面前亮相。作者试图以“把责任扔到九霄云外”的写作态度,涂抹掉文学的神圣光彩,还作品以生活的本来面目;用“能摸到生活的质感”的语言风格让读者感受北京方言以及平民文化的特色;以“自然界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艺术审美,表明白己的创作个性。王朔追求“有缺陷的”艺术来表达现实的生活,妄想获得学者专家们的正眼,也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经历过近二十年的文坛纷争和社会关注,王朔及其作品必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无法抹去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王作新教授的《中国古代文化语词类谭》一书已经付梓出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简称《类谭》),这是他在学术田野里辛勤耕耘而结出的又一丰硕成果,作为同事与学生,我们衷心感到高兴。《类谭》全书近20万字,所涉古代文化语词包括“服装穿戴”、“食品饮料”、“房屋建筑”等十类,涉及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者将文化语词的内容与其生成的文化历史背景紧密结合,采用类义聚合的方法,对语义相近的词语进行语义成分的异同辨析,这是继黄金贵先生《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简称《辨考》)之后将词义训诂与文化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又一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2.
张莉 《科技信息》2009,(12):110-110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与黑》被西方研究者认为是西方的“红学”,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说主人公于连生活背景﹑爱情观以及他在入狱前后的心理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一部人文小说,是中华五千年独特文化发展的特殊结果。它从描写人的各类情感——人情入手,着重揭示了中国古代父权制社会兴衰更替、历史循环的悲剧文化,并间杂着作者对自己家世、明亡清兴、康乾盛世的衰落,乃至对人生、社会的哲学思辨。它所揭示的文化悲剧,内涵极为博大丰富,最突出的莫过于君主专制统治"一代不如一代"的铁律。今天的人们研读《红楼梦》,应主要着眼于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开辟新世界的征途上超越历史悲剧,真正汲取它所深刻揭示的广博深厚的人文精神,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进而塑造新时代的先进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4.
周广萍 《科技信息》2012,(34):I0100-I0101
美国唐人街是美国华裔聚居的社区,而华裔作品中的唐人街就诞生于中国传统和美国文化之中。雷庭招的作品《吃碗茶》就是一部描述中国早期移民在美国经历特殊生活的典型作品。本文拟通过对该文本的细读,从西方环境与东方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唐人街当时的社会氛围以及“一碗茶”双重含义出发,去分析作品中华裔美国人的“边缘化”身份。并从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和西方文明的“他者”这两种身份上的巨大落差上探究华裔男性在身份状态上的迷惘,生存状态上的艰难和心理状态上的矛盾失衡。  相似文献   

15.
旧梦的终结--《长恨歌》王琦瑶形象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宁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1):114-115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再现了上海小市民的生活场景。更为重要的是,作者站在当代文化新旧交替的立场上,揭穿了所谓“上海寻梦”的虚假性和无意义,警戒人们从“怀旧”的热情中走出来,去探索真正表现了发展中上海的文化性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社会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旧的社会形态就会因跟不上时代需要而衰落,此刻全社会的各个阶层发出“文化更新”-传统文化转型的呼吁。本文以西方和日本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为范例,在对照分析中提出文化复兴的概念,并认为其前景是可以期待的。  相似文献   

17.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对特定的社会人生和历史文化反思的艺术结晶”、“在这部书中.作为一个著名的学者和作家,他成功地超越了中西方文化的制约,站在历史文化的制高点上,以其渊博的学识.设计精巧的比喻、杰出的讽刺才能,笔酣墨畅地挪输和嘲弄了“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但由正如作者所说:“写这类人物,我没有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的动物的基本根性。角色当然是虚构的(符号为笔者注),但是有考据烧的人也当然不肯错过索德的机会,放弃附会的权利的。”显然、书中建造的“围城”是作者“虚构”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考析《三国演义》正文中的“密州”、“中山府”、“滑州”等元代地名,“太史院”、“太常院”、“枢密院”等元代官制,以及“的实”、“军士不打”等元代俗语,论证《三国演义》原著必成书于元代。因为这众多例证表明,作者最熟悉的是元代社会生活;同时,假如《三国演义》为明代成书,那么作者不可能再使用这些早已废除的元代典制和早已过时的元代俗语。  相似文献   

19.
《断章》交织了作者童年的故乡印象和对苏州城里远人的寄情;其《无题》组诗,发生、形成于1937年卞之琳江南游访探望张充和时期,而不是回忆1936年秋苏州之行.考释卞之琳代表诗作,可见钟情与爱慕点亮诗心、使人格进境、赋予生活光辉."情种"的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化里隐而不显,而在西方文化里可以清晰溯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视点出发,对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一些称谓的使用与翻译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文章首先讨论了该小说中称谓的基本使用情况,并对“老爷”、“太太”以及其他称谓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该小说充分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称谓,尤其是亲属称谓的使用状况。接着作者以Hawkes与杨宪益两种《红楼梦》英文译本为依据,对该小说中的一些较为典型的亲属称谓,包括“老爷”、“太太”、“老太太”以及“宝哥哥”、“林妹妹”等的翻译情况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