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以2012年陕北非农业人口和陕西省交通地图为主要数据,借助分形理论对陕北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空间结构和空间集聚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延安和榆林城镇等级规模较为集中,分布较为均衡,中间位序城镇较多;陕北城镇之间交通通达性较好,各城镇之间具备开展经济协作的基础设施条件,两市的城镇体系在空间上分布比较集中,城镇主要分布于沟谷河流沿线,形成城镇体系的主要发展轴线;陕北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从中心向四周密度递减,城镇体系呈现集聚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区域发展模式发生调整,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的合理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定量的分析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有助于寻求区域内集约发展最合理的模式以及为制定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在GIS空间分析功能的支持下采用成本加权距离改进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场强模型,对成都区(市)县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直观地反映出各城镇强影响区在市区附近呈团状紧凑、在外围呈点状分散的空间特征,成都市区对其临近的周边行政区的影响显著,但是在西部的区县触及范围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计算城镇用地扩展强度和扩展速度指数,通过空间关联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揭示了区域城镇空间扩展特征的多样性、空间组织异质性和热点区格局演化.研究发现:1990年代以来,苏北地区城镇空间扩展是以中心城市集聚为主导的空间过程,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逐渐加强,各中心城市之间差距逐渐缩小,次级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开始显现,城镇用地空间分布趋于分散.在城镇空间扩展的驱动力上1990~2000年为人口增长驱动型,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和人均GDP增加;2000~2010年为工业增长驱动型,主要表现为区域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增加.此外,苏南产业转移加快了苏北城镇空间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根据城镇体系空间相互作用原理,运用分形理论,以位于武陵山区的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重庆市秀山县为研究样本,采用关联分维数对山区县域城镇体系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结合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进行了县域交通网络分形分析,结果显示:山区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城镇体系规模等级较低,中心城镇(特别是县城)首位度不高,属于低首位度城镇.对其他乡镇的带动辐射职能不够突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不平衡,呈现主要城镇沿交通布置;系统内部交通通达度差,制约了各乡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度.  相似文献   

5.
金融业的空间布局研究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金融服务业的主体,银行业在北京市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北京市银行机构的空间布局以及不同职能机构的分布差异,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北京市银行机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形成了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银行机构密集的区域,不同性质银行空间分布存在差异.(2)不同职能部门分布差异明显,银行管理机构较少,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中心城区的金融街、建国门外街道;支行机构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聚在北京市中心城区以及外围区县的中心城镇;分理处(储蓄所)的分布范围广泛,机构数目最多的区域为北京市外围区县的中心城镇;银行自助设备分布比支行机构更为广泛,也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中心城区以及外围区县的中心城镇.  相似文献   

6.
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对于揭示社会经济空间差异、探寻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和城乡统筹发展方式等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利用vcm研究方法和距离衰减趋势研究方法对安福县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得出:(1)安福县建设用地分布较为集中,沿主要交通线分布和沿中心城镇周围分布是其总体特征;(2)随着距县域主要道路距离的增加,建设用地比重以)y=52.725e-0.861x的模型逐渐递减;(3)全县范围来看中心城镇对于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建设用地比重随距离各级中心城镇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7.
应用分形理论、借助GIS软件,测算了16个主要城镇的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关联维数,定量分析了黔东南州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黔东南州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以州首府凯里市为中心、沿交通干线自组织演化;黔东南州城镇空间布局不均衡,发展重心向西北部倾斜;主要城市之间公路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好,城镇体系各要素关联度较高,但关联效率有待提高;新交通线路的开通将打破黔东南州城镇体系原有的空间格局,有利于形成更加均衡和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1982~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与社会经济相关数据,运用人口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和人口重心等指标,分析了藏东南地区人口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呈稳定的“西北密集、东南稀疏”态势,人口与主要城镇集中于雅鲁藏布江—尼洋河沿岸河谷和高等级道路两侧;城镇人口重心常年处于巴宜区内,总人口和农村人口重心均自东南向西北方即向巴宜区移动汇集;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异明显,渐趋形成“一核、两高、多低”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不同等级城镇职能缺位、城镇用地扩展受阻严重制约城镇化发展。建立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城为支点,特色城镇为依托的3级城镇化发展体系,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将有效推动林芝市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对陕南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发现: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不太典型,区域中心城市作用不强;在空间结构方面,聚集维数显示空间集聚分形特征明显,区域性中心城市外围形成由中心向四周密度递减的城镇体系,具备成为区域增长极的条件;关联维数显示城镇体系内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好,各城镇之间具备开展经济协作的基础设施条件。基于上述结论,应大力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各城镇之间应开展经济合作,进一步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10.
运用分形理论和方法,对海南省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分布特征和空间结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城镇体系中高等级城市数量少,城市规模小,等级低,城镇体系结构不健全,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松散,人口分布均衡性差,人口集中向大城市发展,区域发展依靠首位城市的带动为主;城镇间的空间关系不够紧密,空间相互作用不强,但海南省关联维数D接近1,空间分散程度并不高;城镇间的交通关联度较高,交通优势明显;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了城镇体系的成长和优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构建了青海省全民健身服务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确定了各指标体系的权重,对青海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湟源县日月藏族乡藏族ABO血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青海省湟源县日月藏族乡的300名藏族人群进行了ABO血型的随机抽样,其中男女各半,试图了解青海这一藏区的ABO血型分布情况和藏族族源.调查结果为:(1)藏族的ABO血型分布为A型占20.67%、B型占22.33%、O型占48.33%、AB型占8.67%|,特征是:O>B>A>AB,基因频率是p=0.1575、q=0.1673、r=0.6752,特征为r>q>p.(2)藏族ABO血型分布的民族指数为0.9991.此次调查青海省湟源县日月藏族乡的藏族人群具有较高的O基因频率,具有典型的南方人群结构特征,说明藏族与南方诸多民族有着族源关系.调查结果基本上与以往的文献资料相符,且符合我国省区血型频数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祁连山三河源地区景观空间格局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海省祁连山三河源区1999年和2006年两期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人机交互式解译,获取了研究区景观类型数据,在GIS支持下编制了研究区景观类型图.在此基础上选取斑块大小、斑块数、景观分离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等主要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通过分析各景观指数变化反映研究区1999年至2006年间景观格局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999年至2006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向多样化,破碎化趋势演进,景观空间格局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在增强.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的生态环境脆弱而又敏感,因此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就环境建设过程中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青海省蚋类进行初步分类区系调查,摸清该省代表性地区的蚋类区系分布。方法:选择青海省6个不同生境的代表性地区,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成虫,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载青海省蚋科3属(畦克蚋属、后克蚋属、蚋属)共20种,其中含9个新种。结论:青海省具有蚋类多样性及明显地方性,反映了古北界区系特征并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过渡性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青海商业格局总体上具有较强的承继性,对外贸易曾长期处于出超,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趋于一致,商业逐步具有官僚资本垄断特性。城镇发展基本上与商业发展同步,政治中心的确立和交通线路的转移成为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矿业开发和自然灾害在城镇发展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城镇发展坎坷,起伏较大,存在明显的不足,对于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弱。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化与塔里木盆地古城绿洲演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复杂,气候的地域差异性大.特别是青藏高原的突起给塔里木盆地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导致盆地气温降水的突变.从而使塔里木盆地水流分布状态发生改变,导致盆地中原有的古绿洲的蜕变,进而直接影响到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历史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气候服从于全球气候变化,并且与某些人文事件,特别是古城绿洲兴盛与消亡有着十分一致的耦合关系.所以,全球环境变化对古城绿洲发展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我国钛精矿及利用现状,我国钛及钛合金熔炼(铸锭)、加工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青海省钛及钛合金产业发展的对策:(1)编制青海省钛及钛合金产业发展规划;(2)加快青海省钛及钛合金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3)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一批钛材加工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强青海省钛及钛合金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青海省成年人体质现状与相关问题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指出青海省成年人体质现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青海省2000-2007年的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人员投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GDP数据,通过T型关联度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青海省R&D经费支出、科技人员投入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与青海省国内生产总值均有正相关关系,但是科技投入对青海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