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一类输入饱和T-S 模糊系统的扰动抑制问题。采用分区讨论与大中取大综合方法处理饱和项,利用Lyapunov 稳定性理论,提出了非线性系统的执行器饱和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进一步对控制器进行了优化,以实现扰动抑制要求。通过简单变换,将该条件转化为Matlab 易于求解的线性矩阵不等式。最后对鲁里叶(Lurie)系统的控制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手段, 通过对拦砂坝坝高和库容确定、断面设计、荷载分析、结构计算、稳定性分析和计算, 建立了基于GIS的拦砂坝优化设计模型. 该模型以坝体的结构稳定性为约束条件, 把拦砂坝的优化设计视为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 能较准确地计算拦砂坝的体积和库容, 以达到投资库容比最小为目标, 初步实现了拦砂坝重要参数, 如拦砂坝体积(工程投资)、坝体稳定性、库容(拦砂量)的优化设计, 为泥石流防治工程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运用VAR模型对重庆市城镇化、工业化与城乡统筹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城镇化、工业化对城乡 统筹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城镇化、工业化对城乡统筹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而城乡统筹对城镇化也具有促进作 用,三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动态角度看,城镇化、工业化对城乡统筹的推动作用具有持续性,且随着滞后期 的加大而趋于稳定;城乡统筹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同时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城乡统筹发展的贡献程度不等并有较 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4.
氧化磷腈化合物催化环氧丙烷开环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胍基取代的氧化磷腈化合物[(NMe2)2C=N]3PO,并将其用于催化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得到了透明,微黄,无味的聚环氧丙烷(Mn=1 080g/mol,PDI=1.08).与已报道的磷腈盐催化剂[(NMe2)3P=N]4P+BF4-相比,该催化剂合成简单,合成前不用特殊处理,但活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6.
基于改进SPA的乐山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对农田生态复合系统的全面诊断,也是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在界定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SPA法分别对乐山市及各区县2007,2009,2012年耕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对其变化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乐山市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安全等级由"临界安全"逐渐演变为"较安全",区域上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现象;2)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生态环境的优劣、经济发展水平是导致南北耕地生态安全差异的主要因素;3)改进的SPA法能够揭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分异程度,提取综合评价结果的中间信息,在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中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出发,建立定量评价城镇化质量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贡献率和贡献弹性分析法,测算出1998年-2012年重庆市城镇化质量指数,并分析城镇化质量演变规律和驱动因子.结果显示:重庆市城镇化质量整体有显著提升,且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重庆市城镇化质量提升最为稳定、持续的推动力;经济发展质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发展质量是当前重庆市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支柱引擎",但未来贡献弹性缺乏;生态环境质量、城乡统筹发展质量当前贡献率小,但贡献弹性显著,是提高未来重庆市城镇化质量的"主导引擎".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公众参与规划决策和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已成为现代城市管理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目前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严格执法,转变规划师职能,提高公民素质,加强规划宣传等建议,以此来提高我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度,以促进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以四川省珙县为例,分析了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的基本特点和土地有效利用的制约因素,提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指出以退耕还林为主恢复喀斯特地区的森林植被,以乱石缝地整理和小流域治理为主综合整治土地以及基本农田建设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驱动城镇用地扩张的两大因素——人口和经济进行参数调整。对城镇建设用地双因素预测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模型是一种弹性模型.更能体现城市用地的客观规律和实际需求;同时针对“城镇化水平预测不准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比重预测城镇人口的新方法.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