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涡管排沙主要处理渠系推移质问题,但也可处理悬移质中的有害粒径泥沙。通过试验取得涡管分流比、截沙率和挟沙能力三方面的计算公式。对设计水电站引水渠道涡管排沙工程的程序提出了建议并给出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2.
螺旋流作为一种新的排沙方式,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可排泄沉积下来的悬移质泥沙,还可处理推移质泥沙,具有省水,排沙能力强的特点。本文从理论上对电站前池螺旋流流量计算,分流比、分沙比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巴州科技》2007,(1):13-15
巴音郭楞蒙占自治州的河流多为山溪性河流,洪水期水流中泥沙含量高,有的河流推移质较多,大量的推移质和悬移质给引水渠首和输水干渠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了解决河渠的泥沙灾害,我州水利工作者参考国外的防沙技术,先后对一些河流的引水渠建设了多种形式的防沙设施,如底栏栅,曲线型沉沙池,厢型沉沙池等,对于发展农牧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沉沙池排沙廊道分流量计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沙池排沙廊道分流量直接影响沉沙池排沙用水的多少,对整个沉沙池工程影响重大,为此对分流量的计算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根据试验资料分析了水流强度、排沙廊道出口开度和溢流堰的高度等因素对分流量的影响规律,结合量纲分析建立了流量系数的半经验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实测值与计算值的误差比较表明,该流量系数计算公式形式简单、计算方便、精度较高,可供设计沉沙池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周国创 《巴州科技》2009,(4):16-18,27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河流多为山溪性河流,洪水期水流中泥沙含量高,有的河流推移质较多,大量的推移质和悬移质给引水渠首和输水干渠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了解决河渠的泥沙灾害,我州水利工作者参考国外的防沙技术,先后对一些河流的引水渠首设施建设了多种形式的防沙设施,如底栏栅、曲线型沉沙池、厢型沉沙池等,  相似文献   

6.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枢纽建筑物原设计排沙闸在进行单体水工模型试验发现存在水力学问题、结构问题、金属结构问题。将排沙闸改为排沙洞后,以上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7.
巴音沟河引水枢纽是集引水、拦沙和排沙功能为一体的较为复杂的引水枢纽,由于运行后排沙不利,给工程运行管理带来诸多困难。本文对巴音沟河引水枢纽现行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量提灌工程的调研,系统城分析了含沙量、泥沙粒径与水泵磨蚀的关系,将水泵磨蚀与提灌工程沉沙池的设置标准联系起来,首先从这一崭新的角度,给出了标准值的界定范围,较好地解决了《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中的问题并被规范所采用。  相似文献   

9.
刘勇  谢灵运  周勤  王锐  袁琼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0):4348-4356
坝前防沙条件、排沙效率是影响径流式水电站使用寿命及厂房发电安全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径流式水电站在汛期采取不同调度运行方式对电站汛期排沙、防沙效果的影响,通过非工程措施改善坝前排沙、防沙条件,采用FLOW-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三维水沙数值模型,模拟了桐子林水电站在不同坝前来流情况下,采取不同的调度运行方案时,电站取水前池的流速、流态和泥沙输移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调度方案可改变坝前水动力轴线、推移质输移带走向,因此在满足电站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的调度运行方式可使电站防沙效果取得最佳;汛期电站排沙以集中开启泄洪闸排沙为宜;坝前来流较大时电站需开启冲沙底孔,关闭发电机组以保证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柳河流域悬移质泥沙颗粒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流域悬移质泥沙变化特征及其与含沙量问的关系,选用柳河流域水文站泥沙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沙源不同,非汛期悬移质泥沙粒径一般大于汛期,在流域上、下游d50随含沙量分别表现出增大和减小的趋势。在泥沙的分选沉降作用下悬移质泥沙粒径一般为上游大于下游。在上游,d50、大于0.05mm沙重百分数随含沙量的增大而减小,后又增大,小于0.01mm沙重百分数情形相反。在下游也可得出类似变化关系,但d50、大于0.05mm和小于0.01mm沙重百分数随含沙量变化的转折点不同。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加剧,河流推移质和悬移质的泥沙不断增多,在建或已建的水电站经常遇到水库或尾水渠泥沙淤积的情况。大量的泥沙淤积将导致大坝冲砂闸或尾水渠检修闸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对水电站运行安全会带来严重影响,该文旨在介绍一种已在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的气力提升法,它是一种安全、快捷、高效淤沙处理方法,建议有条件的工程加以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作为高速公路路基淤泥层的力学特性,变形性具有高塑性的特点,次固结效应明显,强度指标低。上述特点的产生主要是由该淤泥有机质含量高、孔隙多而且大和高含水率决定的。路基的沉降变形、固结过程和承载力计算可直接提供给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四川三溪村滑坡地区的覆盖层粉土进行试验研究,在循环周期荷载作用下通过改变振动频率等主观因素,分析其饱和重塑粉土液化特性.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包括围压、动应力以及振动频率等多个因素,研究饱和粉土的孔压变化,进而分析在不同冲击荷载作用下,粉土的液化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振动频率为5 Hz时,粉土极易发生液化,当频率在其他范围时则明显看出其液化程度降低;在同一围压下,粉土孔压随动荷载的增大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其液化程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已经报道的文献和相关调查资料,分析廉州湾水体中的悬沙浓度分布、重矿物比值沿程变化和沿岸动力地貌特征等因素,探讨廉州湾三角洲泥沙运移状况与海洋动力条件的关系.廉州湾水体中的悬沙浓度南部低于北部,从东北向西南和自北向南递减,在南流江入海汊道口门附近为浓度高值区;比重较小的重矿物物质大量沉积在廉州湾潮间带上、下部,比重较大的物质主要沉积在河床、潮下带及湾口门附近;廉州湾南部北海半岛绕过冠头岭形成指向东北的水下沙嘴,南流江水下三角洲呈舌状向海突出,中部较深,向两翼变浅.潮流、径流和波浪是廉州湾三角洲泥沙运移的主要动力因素,廉州湾内泥沙运移总趋势为自东北向西南,但北海半岛沿岸向东北运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固液两相流的动量方程出发,研究了水轮机蜗壳、导水部件及转轮中的含沙水流运动规律。推证了含沙水流在水轮机中流动时,其沙子和液体的流动属于分离流动,即沙子和液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角是不相同的,且沙子质量越大,差值越大;并指出在水头相同时,水中含沙时水轮机的效率一般低于清水时的效率;进而分析了水轮机各过流部件的泥沙摩损规律。  相似文献   

16.
粒径计颗粒级配分析的泥沙群团沉降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泥沙群团分层沉降理论,确定了粒径计沉降速度与分层沉降速度和自然沉降速度的关系,得到了粗泥沙粒径相关以及细泥沙百分相关的关系,从理论上解决了粒径计相关计算的问题,使得粒径计颗粒理论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淤泥与海砂进行混合,制备了淤泥海砂未固化混合料,又掺入水泥制备固化混合料,用于分析地震作用下海堤的动力响应。通过有限元软件Geo-studio分析地震荷载作用下海堤的动力响应,结果显示:采用未固化混合料填筑的海堤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安全系数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而固化混合料填筑的海堤,能够减小海堤在地震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加速度、液化破坏范围和震后永久位移,并且海堤在静力状态和地震荷载作用下均能够满足规范规定的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五里湖生态清淤后底泥堆场防渗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地下水位和堰后水质变化的观测,分析采用自然防渗的效果.研究表明:充分利用堆场地质条件采用自然防渗是首选的防渗方法;淤泥固结后的土体渗透性与围堰土体相近;堆场对周边水质影响不大,堆场用粘土作为防渗材料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目前的地基处理技术和施工设备,研究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的物理力学性质。通过对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强度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找出各种影响因素与桩身强度存在的影响规律,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本次实验用土场地的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公式。这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公式,无论对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设计理论,还是对海相淤泥特性水泥土搅拌桩工程设计及施工指导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广州南沙泰山石化一期淤泥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采用现场试样的方法,对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淤泥土地基的关键技术—动力工序和排水系统的设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深厚淤泥地基,水力吹填粉细砂作为强夯垫层时,在设置合理的竖向和水平排水系统的基础上,宜采用低能量"少击多遍,逐层加固"的动力施工工艺,每遍点夯的夯击能量应控制在1000(kN·m)内。加固后的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整体加固效果很好。该成果对类似的软土地基处理工程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