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针对脉动式无级变速器动力性能差、效率低下等缺点,利用内摆线在特定条件下为直线的特性,将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与曲柄滑块机构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脉动式无级变速装置.在完成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对其特性参数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脉动式无级变速器的输出转速在高速时波动较小,低速时波动较大;由于利用了传动机构的正反行程,因此该变速器的相数少、结构简单;该变速器的传动比可以从1变化到无穷大,在不停机情况下输出轴可以停转,从而兼有离合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无级变速器变速范围窄、最大传动比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凸轮机构驱动的无级变速器.该无级变速器通过变速装置调整中间摆臂支点位置,改变力臂,从而调节从动件的旋转速度,实现无级变速目的.根据摇臂输出端转速的变化规律,控制摆臂转速按一定规律变化,对输出速度进行反向补偿,提高了运动输出的平稳性.利用反转法原理,分别对凸轮轮廓曲线、摆臂轮廓曲线进行设计,并将凸轮组中4组凸轮均匀错开22.5°,保证无级变速器在运行的过程中,至少有一组凸轮处于推程状态,实现运动连续输出.利用NX10软件对传动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通过分析不同传动比状态下摇臂的角位移曲线图,验证了无级变速器总传动比在一定调速角范围内,可实现运动连续平稳输出.本文无级变速器可获得较宽的变速范围和较大的传动比,弥补了现有无级变速器变速范围窄、最大传动比小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利用机械式无级变速器与行星差速器组合成无级调速差动机构,具有许多优点。本文对该类机构的调速范围和循环功率的问题作了分析和探讨。分析过程和结论直观、明了,为设计此类机构时引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4.
双输出脉冲发生机构是一种新型的全铰链式脉动无级变速器主传动机构。依据杆长逼近法解决了含有Ⅲ级组的双输出脉冲发生机构的位置、速度及加速度求解问题。结合应用Working Model 3D软件,研究了双摇杆的运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双输出脉冲发生机构具有脉动输出运动的一致性与较好的可调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摇杆1的逆时针方向摆动和摇杆2的顺时针方向摆动作为传动机构的工作行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插齿机的工作要求,设计了双曲柄-曲柄滑块机构为插齿机的主传动机构.建立了双曲柄-曲柄滑块机构的含关节间隙多体动力学的模型,并进行了运动仿真.研究了不同大小的关节间隙、不同位置关节间隙对滑块运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关节处,随着间隙的增加,工作行程滑块的速度特性变差,但是滑块位移曲线不变;在不同关节施加同样大小的间隙,滑块的位移与速度均受到影响;关节E处的间隙会使得滑块速度波动幅值最大,同时会增加滑块行程,使得滑块回程时的最大速度滞后,但数值会增加.研究结果可对插齿机主传动机构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赵永侠 《科技信息》2010,(35):I0109-I0110
无级变速器是指在输入轴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其输出轴转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的变速器。采用主、从动带轮与V形钢带的无级变速传动机构。用电子控制模块(PCM)控制,可以实现连续调节主、从动带轮的工作半径,从而实现无级变速功能。本论文主要论述飞度轿车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原理,为无级变速器的维修作铺垫。  相似文献   

7.
阐明了恒功率调速与恒扭矩调速时设计宽V带无级变速器所应采用的设计功率。并介绍了研制的螺旋副式双向调节调速机构。  相似文献   

8.
新型混合式液压机械复合变速器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行星排液压机械复合变速器存在变速范围有限,抗负载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式液压机械复合变速器(HMCVT),建立了混合式液压机械复合变速器特性的统一关系式.利用AMESim软件对混合式液压机械变速器进行了仿真.对样机进行了试验,得出了混合式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工作特性曲线,并与输出耦合式复合变速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混合式液压机械复合变速器的实际调速特性曲线和理论值一致,液压机械复合变速器具有无级调速功能;混合式液压机械复合变速器速度线性度更好,更容易调节;混合式复合变速器的液压功率分流比在0到1.0之间,不存在功率循环,机械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双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平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双曲柄滑块机构的一般位置即偏转型出发,建立了综合因素影响下的V7表达式,用解析法和计算机编程计算分析了机构的4种位置时的运动平稳性.结果表明,双曲柄滑块机构滑块的运动平稳性较好.在原动件θ1约200°的转角范围内,速度没有波动.而且偏转角α在其可行域内,V7的性状基本不变.在上偏转式机构中,α一定程度地影响机构的平稳性;而在下偏转式机构中不影响平稳性.对心式和上、下偏置式双曲柄滑块机构在各构件尺寸一定时,通过选择合适的安装角β,可获得良好的运动特性和平稳性.  相似文献   

10.
我厂在今年六月中旬试制成功 JZT 型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简称滑差电动机)这是一种恒转矩的交流无级变速电动机,它由可控硅控制部分,电磁转差离合器(简称离合器)和交流异步电动机三部分组成。滑差电动机能在额定调速范围内进行均匀、连续地无级调速,在调速范围内输出额定力矩。在闭环运行的情况下由于负载的变动可借助于控制装置的速度负反馈系统自动调节离合器的激磁电流,使输出轴转速基本上保持不变,即使离合器输出轴运转具有恒速度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弹道修正弹在脉冲力矩作用下的飞行稳定性条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弹道修正是近年来为提高弹药设计精度而出现的一种新技术。该文对弹道修正技术中常用的脉冲力矩修正作用,对弹丸飞行稳定性状况的影响等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脉冲力矩作用下飞行稳定性条件。这对目前开展的修正弹道技术研究,特别是对弹道修正设计方案的选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脉冲噪声图像恢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图像中的脉冲噪声, 提出一种窗口自适应开关中值滤波方法. 利用BP神经网络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分类为信号点或噪声点, 再采用改进的中值滤波器对检测后的图像进行滤波处理. 根据噪声检测结果, 滤波器自适应调整窗口大小并选择性取样, 逐点滤波消除图像中的噪声. 该方法在抑制脉冲噪声、 保护图像细节方面均优于以往基于中值滤波的法, 即使在图像遭受70%噪声污染的极端情况下, 仍能得 到很好恢复.  相似文献   

13.
基于脉冲控制的末段修正弹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迫弹的末段弹道修正问题,建立了基于脉冲控制的飞行动力学模型.结合弹道模型,分析了脉冲个数、脉冲力大小、布置位置、弹丸转速、脉冲作用时间等脉冲参数和弹道参数对末段修正能力和弹道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某迫弹和给定的脉冲控制修正方案为例,进行了末段弹道仿真计算,得到了关于修正能力的定量仿真结果和末段修正过程中迫弹攻角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了末段脉冲控制修正弹道偏差的有效性,也为末段修正迫弹的脉冲控制方案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异步电机调速的小汽机驱动风机系统能够提高小汽机运行效率,增加电厂的售电收益,但是缺少该系统近同步速并网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对电网影响的研究。本文针对提到的系统,研究了系统并网产生的冲击电流对电厂电网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MATLAB计算机仿真以及物理模拟实验,证明了异步电机以近同步速直接并网时,冲击电流持续时间很短,不会因冲击电流对电厂电网造成危害。由此验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为系统的生产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脉冲电流磁场对鼠骨髓瘤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实验研究了脉冲电流磁场对鼠骨髓瘤细胞的影响。证实了脉冲电流磁场具有很强的生物效应,对生物体具有穿透能力。实验表明,强的脉冲电流磁场(最大磁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变化率以及脉冲持续时间)对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甚至导致细胞大片死亡。通过简单的细胞模型,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上分析了汽车差速器的性能要求,提出一种新型-以曲柄滑块机构来代替传统的圆锥齿轮差速器。指出该机构作为差速器后,左右半轴满足普通差速器转速和扭矩的要求,其尺寸改变后,左右半轴相对于差速器壳的传动比是变化的。计算结果表明,新型差速器的理论锁紧系数可达1.96,汽车的通过性能大幅度提高,是一种理想的差速器。  相似文献   

17.
就文献[1]中提出的汽车防撞防振器,在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用时域方法讨论了它对冲量的响应。  相似文献   

18.
中值滤波是广泛应用于去除脉冲噪声的一种非线性去噪方法,但是单一地使用中值滤波方法去除脉冲噪声会造成图像细节信息的丢失,从而使图像变得模糊.基于噪声点检测的脉冲噪声滤波方法可以在滤除噪声的同时有效地保持图像的细节信息.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噪声点检测的脉冲噪声滤波算法,该算法在检测噪声点时用被检测点的中值滤波结果作为判定该点是否为噪声点的依据.而在滤除噪声时,采用的是迭代的中值滤波算法.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到。与其它中值滤波算法相比。本文的算法在去除脉冲噪声时能取得理想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9.
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结构参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从理论上做了比较详尽的分析 ,阐述了脉冲发生器机构的运动学参数的近似设计方法 ,并以此为基础得出了考虑机构结构特征的运动学、动力学优化设计方法 ,明确了变速器机构尺寸参数的综合设计原则及变速器中心距尺寸确定的依据 ,为使该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设计曲柄滑块机构时如何保证机构具有最佳的传动角;用解析法推导出设计计算公式,可以得到机构的最优解,供实际设计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