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音乐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健康昆明成年小白鼠57只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特殊声音刺激,莫扎特音乐组和梁祝音乐组分别播放相应曲目,每天用相应音乐干预2 h,连续4 d.第5 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测试期间保持音乐刺激不变,放完音乐后测试潜伏期、经过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脑组织并匀浆,检测乙酰胆碱酯酶活性(TchE)和单胺氧化酶活性(MAO).结果:梁祝音乐组与对照组、莫扎特音乐组相比,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经过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增加(P<0.05);而莫扎特音乐组逃避潜伏期,经过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停留时间虽有缩短,但与其它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梁祝音乐组与对照组、莫扎特音乐组相比,小鼠脑组织TchE和MAO活性均明显减少(P<0.05),而莫扎特音乐组的TchE和MAO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别不大.结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能明显提高昆明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可能与该音乐引起的脑组织的乙酰胆碱酯酶和单胺氧化酶的活性降低,减少脑组织神经递质的降解,增加其浓度,促进学习记忆能力有关;而在本研究中<莫扎特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和比较放松音乐与快节奏音乐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运动员疲劳问卷》筛选出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运动员50名,分5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分别运用15min放松音乐、30min放松音乐、15min快节奏音乐、30min快节奏音乐等音乐处方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疲劳分数、选择反应时、闪光融合频率、加算作业量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加算作业量均显著增加;每天聆听30min放松音乐者闪光融合频率升高显著;每天聆听30min快节奏音乐者疲劳分数显著下降。结论:30min放松音乐可以显著改善运动性心理疲劳所引起的生理效应;而30min快节奏音乐尽管能明显缓解运动性心理疲劳者的主观疲劳感受,但其生理效应不及前者;30min放松音乐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疗效是最佳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神童莫扎特留给后世的大量音乐文献中,艺术歌曲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当今天的人们越来越发现其精妙与经典之处时,不免让人产生歌唱与研究它们的冲动.正如莫扎特其他的音乐作品一样,他的艺术歌曲同样在音乐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熠熠的光辉.本文试图从莫扎特的艺术歌曲入手,对其进行粗浅的分析与研究,其中包括:作品的风格特征、音乐特性、演唱时正确把握其作品所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音乐放松法对不孕症患者接受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前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干预组30例检查前听其喜好的音乐,并注意情绪放松,融入音乐情景;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及宣教。采用焦虑自测量表(SAS)及抑郁自测量表(SDS),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并比较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检查术中患者配合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项评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干预组的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9.2±5.7及51.3±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5±5.2及58.4±6.7分(P值分别为0.035和0.039)。干预后两组的心率分别为70.5±8.6及77.6±9.0次/分;收缩压分别为95.6±11.5mmHg及103.6±11.7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6和0.042)。干预组术中检查配合"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者分别为18、10及2例,对照组为10、14及6例,两组的构成有统计学差异(Z=-2.204,P=0.033)。结论:心率及收缩压可证实音乐放松法有助于缓解不孕症患者HSG术前焦虑及抑郁,该方法可提高患者在HSG术中的配合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实验发现音乐相比其他机械噪声对人脑感知系统更能增强大脑内部复杂网络特性.优美音乐在频谱上普遍具有1/f统计特征.在音乐增强脑电信号记录分析中,我们发现对比具有1/f特征的音乐信号,在仍保留1/f特征的随机乱乐刺激下,大部分脑皮层区域的脑功能网络连接密度普遍下降,并且增强的脑功能网络小世界特性在一定阈值范围内也会有显著下降.随机打乱的音乐虽然仍保留长程相关特征,但打乱后每分钟节拍数和节拍清晰度出现了明显降低.这两种音乐特性的降低与音乐打乱前后的大脑小世界网络统计指标的CMean/LMean降低有显著关联.说明音乐信号除了1/f长程相关统计特征之外的其他有效音乐信息在增强脑功能网络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3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24周有氧运动,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心率、血压、心率变异性(HRV)、血压变异性(BPV)和压力反射敏感性(BRS),探讨长期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以期为制定特异性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结果发现,实验前,两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组内与运动前比较,运动组安静心率(P0.01)、收缩压(P0.05)和舒张压(P0.05)下降,HRV总功率(TP)、高频功率(HF)和标准化高频功率(HFn)升高(P0.01),HRVLF/HF降低(P0.01),BPV低频功率(LF)和标准化低频功率(LFn)降低(P0.01),BRS升高(P0.01),对照组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组间比较,运动组心率(P0.01)、收缩压(P0.05)和舒张压(P0.05)均低于对照组,HRV TP、HF、HFn和BRS高于对照组(P0.01),HRV LF/HF(P0.01)、BPV LF和LFn(P0.01)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长期有氧运动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安静心率和血压,其机制可能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有关,即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神经调制减弱,迷走神经张力和压力反射功能增强,交感―迷走平衡呈现迷走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高住低练与低住低练两种训练模式下肥胖抵抗大鼠能量代谢的变化,明确两种训练模式对肥胖抵抗大鼠能量代谢影响的差异.方法:适应性训练后筛选出肥胖大鼠8只、肥胖抵抗大鼠24只,分别设肥胖低住安静组(ONS)、肥胖抵抗低住安静组(ORNS)、肥胖抵抗低住低练组(ORLL)、肥胖抵抗高住低练组(ORHL),实验第4周末,测定各组大鼠体重、体成分、血脂、食物摄入量、静息代谢率、血清瘦素水平.结果:实验末,ORLL组和ORHL组大鼠体重均显著低于ORNS组,虽运动组间体脂、肌肉相对重量无显著差异,但ORHL组股四头肌相对重量高于ORNS组;实验末,ORHL组TC、HDL-C水平低于其他各组,且其TG水平低于ORNS组;ORHL组食物摄入量低于ORLL组,且运动组食物摄入量均低于ORNS组;实验过程中,ORNS组静息代谢率呈下降趋势,而ORLL组和ORHL组静息代谢率则先升高再降低,实验末ORHL组静息代谢率降幅高于ORLL;实验末,虽ORHL和ORLL组间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差异,但ORLL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ORNS组.结论:长期高脂饮食,肥胖抵抗大鼠亦存在血脂紊乱现象.虽高住低练与低住低练都能有效控制大鼠体重、体脂的增长,但高住低练对肥胖抵抗大鼠血脂代谢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对机体瘦素敏感性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小鼠通过匹罗卡品(PILO)腹腔注射,诱发癫痫持续状态(SE);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SE后4周测试小鼠听力,SE后6~7周播放莫扎特K.448,探究莫扎特K.448对颞叶癫痫模型鼠自发发作期高频脑电(EEG)活性的影响.数据显示,PILO注射未明显影响小鼠的听力,给予莫扎特K.448使对照组与SE模型鼠在55~145 Hz区间的功率谱显著升高.结果表明,短时期给予莫扎特K.448音乐治疗能导致小鼠EEG高频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类型运动对肥胖儿童脑功能变化特征的影响。将某地某健康减肥夏令营的儿童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选择30个中重度肥胖儿童,随机将其分成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和安静组,给出各种指标及有氧运动、抗阻运动的实施方法;结果:针对体重、BMI、3处皮脂厚度和脂肪百分量,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均非常显著低于安静组(P0.01),有氧运动组与抗阻运动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肥胖儿童的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安静组(P0.05),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肥胖儿童的阅读速度和IMC值均显著高于安静组(P0.05),错误率低于安静组。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和安静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肥胖儿童认知功能测试指标均更优,其中,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率、概念化水平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和安静组相比,有氧运动组与抗阻运动组额叶NAA、Cr、Cho水平更高,且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NA A/Cr和Cho/Cr水平高于安静组,但无显著差异,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能够改善肥胖儿童的身体状况、注意集中能力、认知与行为功能,对脑部额叶代谢下降的逆转起到积极的影响,两种类型运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现状及其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分别对内蒙古医科大学某学院2005级~2010级四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分析不同BMI与肺活量、血压、心率的关系.结果显示:男女生的身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在体重方面,男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女生呈一直下降的趋势.男女生超重检出率均远高于国家学生标准体重的超重检出水平,且男生中肥胖比例远大于女生,而女生中的较低体重比例大于男生;男女生肺活量平均值逐年下降,呼吸系统机能水平呈下降趋势;女生低体重组舒张压和脉压差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男生超重组舒张压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肺活量、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值的大小顺序均为:超重组正常组低体重组.因此,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体重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莫扎特是欧洲音乐史上伟大的作曲家,他是 18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开创者之一.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体裁几乎涉及了音乐的所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莫扎特最重要的成就是歌剧,本文通过对莫扎特的最重要的几部歌剧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他的歌剧创作及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金人的音乐建构及礼乐倾向是中国古代乐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音乐制度及用乐实践而言,立国之初便进行大肆的文化移植,礼乐制度成熟之后则努力掩盖宋之影响并凸显民族音乐的主体地位;就金朝乐论而言,金人则更多以乐表现真情实感,重视乐之"兴",在美学层面尚"淡"求"真"。宋、金乐论思想是两个并行的体系,制度层面的沿袭并未形成理论层面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词的意义聚合关系的不同,词有同义与反义之别.由于语言在不断发展演变,因此,这种反义词的聚合和同义词的聚合一样,是在共时的平面上而言.以《吴越春秋》中的同义词与反义词为研究对象,运用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揭示了《吴越春秋》的语言特色,肯定了其重要的语料价值和在汉语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维也纳古典时期在音乐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由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芍形成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探究维也纳古典时期音乐体裁的创造性、民族性、人道主义精神、个性与时代感等特征,提高人们对维也纳古典时期音乐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体裁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也纳古典时期在音乐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由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形成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探究维也纳古典时期音乐体裁的创造性、民族性、人道主义精神、个性与时代感等特征,提高人们对维也纳古典时期音乐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复音词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专书复音词研究,对于展示一个时期复音词的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单纯词、联合、偏正、支配、表述、附加、综合等七大类分析《吴越春秋》中的复音名词,并分别从语义、词性、语序等方面分析其构成特点,可以总结出《吴越春秋》复音词在构词上对前代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莫扎特作为18世纪欧洲古典音乐的大师,一生创作了三十六首艺术歌曲,他把德奥艺术歌曲与浪漫主义色彩完美结合,赋予了超凡脱俗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开创了德奥艺术歌曲创作的先河。本文从莫扎特艺术歌曲的创作及演唱风格两方面来进行探讨,以期对准确把握和演绎其艺术歌曲作品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动词和动词性结构是目前语法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吴越春秋》一书,动词十分丰富,从比堪角度对其进行的深入研究,可以反映该时期动词的特点,并从中探求汉语动词发展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9.
刘勰认为乐府是"诗"与"声"的合一,要以雅乐来配歌辞,从而达到观风识礼的目的.对于刘勰的乐府观,后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解.联系刘勰生活的时代,试图对《乐府篇》作具体的阐释,并与其诗歌观进行比较,从而对其乐府观有一个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华罗庚对多复变函数论研究取得的突破,论述其获得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科学奖金一等奖的经过,并分析获奖对他的影响。1949-1955年,华罗庚对多复变函数论中典型域上的解析函数论与调和函数论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他主要运用群表示理论,并运用矩阵计算等技巧,具体而独创性地得出了典型域上多复变函数论的一些最基本的和深刻的结果。这使他在建立典型域上多复变函数论基本理论方面取得突破。1955年学习苏联经验,中国科学院设立代表国家面向全国公民的科学奖金。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推荐华罗庚以多复变函数论和代数、数论领域的16篇论文参加评奖。尽管评奖中存在争议,但经严格的评审程序,1957年华罗庚以关于“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的论文获得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科学奖金一等奖。这次获奖提高了他的学术和社会声望,激励他以更大的注意力研究数学和培养青年人才。在他的引领和影响下,20世纪60年代中前期多复变函数论研究在中国迎来了初步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