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康志宇 《工程与建设》2021,(1):64-65,68
自然降雨是导致隧道塌方变形的直接原因,为此提出降雨条件下隧道塌方变形机制分析.首先分析了隧道塌方变形原因,了解到隧道塌方变形与降雨条件有关.利用计算模型分析降雨条件下隧道塌方变形机制,得出以下结论:降雨条件下,隧道围岩空隙增加,岩土黏聚力下降,围岩稳定性下降,最终形成隧道塌方变形.  相似文献   

2.
武贵东 《科技信息》2011,(8):325-325
本文以东峪隧道塌方为例,分析了隧道塌方原因,包括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隧道结构断面、隧道支护结构、隧道围岩压力以及隧道施工工艺等,介绍了所采取的处理措施,总结了塌方处理经验,对于相同类型的隧道施工以及塌方事故的预防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武建 《科技资讯》2011,(8):117-117
结合金竹山隧道隧道软弱围岩涌水段的塌方处理,详细阐述了塌方发生过程、塌方原因和塌方处治措施,采用本文措施,最终成功的渡过了坍方段,为该类隧道施工积累了新的技术资料,同时该隧道发生了多次坍方,为软弱围岩涌水段塌方处治提供了可以借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冉思荣 《广东科技》2014,(10):120+69-120
以白勉峡隧道YK235+689~YK235+709段初支塌方处理工程为例,阐述了隧道初支塌方处理方案,介绍了隧道初支塌方处理原理、结构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铁路隧道塌方的分类、表现形式的总结,对隧道塌方的危害、原因及塌方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DK354+494塌方处理过程及效果的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浅埋土质隧道塌方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锋 《甘肃科技》2009,25(5):107-108
河南济邵高速公路柳庄隧道由于地质条件差,覆盖层薄,围岩松软、节理发育,施工中发生塌方,塌方规模大,塌方量大,通过对该隧道塌方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以后类似地质的隧道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铂 《甘肃科技》2014,(3):97-99,83
软弱围岩大变形是隧道塌方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及塌方机理的分析,总结研究了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防坍塌技术措施及隧道塌方处理技术措施,为以后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防坍塌以及坍塌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8.
程艳军  焦苍  王娜 《科技信息》2006,(11):214-215
本文介绍了某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过程和情况,深入分析了产生隧道塌方的原因,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塌方处理施工技术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塌方是隧道施工中常见事故,如何超前采取预防隧道塌方措施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发生塌方的原因及塌方的一般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安全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钢 《科技资讯》2011,(1):24-24
碎裂结构围岩在隧道施工中经常发生塌方及掌子面涌出、坍塌事故。通过对现场隧道围岩塌方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碎裂结构隧道塌方的控制因素是围岩的结构强度,指出改善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增加围岩的自承能力及其整体性是控制碎裂结构隧道塌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基建规模的不断扩大,铁路、公路及地下轨道交通事业飞速发展。在此过程中,隧道建设期塌方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从隧道塌方的机理入手,通过隧道塌方原因的分析,总结出较为详实的塌方处理方法。为防止塌方的继续恶化及后期塌方的处理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以湖南省某公路山岭隧道断层大塌方处理为例,结合目前隧道塌方处理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一种更适合隧道断层大塌方处理的施工技术.通过在该山岭隧道断层大塌方处理的实践证明,该施工技术不但能很好地满足施工速度、经济效益、可操作性及施工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能保证塌方处理不受塌穴内二次塌方的影响,能有效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邢东泉 《甘肃科技》2007,23(7):147-149
隧道施工中的塌方能否避免是隧道设计及施工人员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我国的隧道施工中频繁发生塌方,给国家和施工人员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大跨度黄土隧道施工中的塌方病害规模一般较大,具突发性,影响施工安全和施工的正常进行。结合施工经验,分析了大跨度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及防治技术,希望本文能对该类隧道的设计及施工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塌方风险等级,选取工程地质等4项一级指标,围岩级别等12项二级指标,建立熵权-改进灰色关联的公路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改进灰色关联法确定各段隧道与隧道塌方各风险等级的关联度,并与所求得的权重相结合确定最终的风险等级,并将结果与工程实例相印证。结果表明:公路隧道塌方的12项风险因素中,年均降水量、隧道跨度、围岩级别、隧道埋深对隧道塌方影响较大;采用本文模型对四段隧道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均与实际相符。可见该评价模型为在建隧道施工塌方风险等级的确定与预防提供了科学而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朋宪 《山西科技》2011,(2):86-87,93
介绍了神朔、宝中、神延等线黄土隧道塌方情况并对塌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为避免黄土隧道塌方,设计及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浅埋双连拱隧道的塌方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塌方是隧道施工中的常见事故,如何采取有效的塌方预防和处理措施对于安全施工来说尤其重要,文章结合铜黄高速上坡双连拱隧道工程塌方处理实例,介绍了浅埋连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塌方的预防、处理方法,实践表明该塌方处理方法合理可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蔡旭 《甘肃科技》2010,26(21):145-146,124
隧道属于地下工程,是典型的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黄土围岩隧道塌方事故屡见不鲜。黄土隧道施工难度大,围岩几乎无自稳能力,施工中极易造成坍塌。就黄土隧道塌方的过程及其客观影响因素作了简要的论述,可为相关黄土隧道预防塌方作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中结合铜黄高速公路大堆尖隧道塌方段的治理,阐述了隧道塌方的经过和治理过程,提出采取控制爆破减少围岩的扰动、超前支护、作好洞内水的排治和超前地质预测等预防隧道塌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国家"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云南临沧临翔至清水河高速公路马家寨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有限元软件迈达斯GTS NX模拟隧道塌方段围岩稳定性,对隧道塌方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治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塌方段拱顶沉降值最大达到了41.3 mm,仰拱隆起值最大为54.5 mm,围岩结构松散软弱,极易发生塌方事故。围岩最大塑性应变值为1.04×10~(-2),塑性应变主要集中在上台阶掌子面中心处,该处易发生塑性破坏。塌方段初期支护最大拉应力为25.1 MPa,最大压应力为69.3 MPa,均超过规范要求,支护极易发生破坏。实际工程中地下水的流动进一步降低了围岩强度,施工时过大的扰动导致了该次塌方事故,结合隧道塌方现场实际情况,采用超前管棚支护对塌方段进行注浆加固。  相似文献   

20.
进入到新世纪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的公路工程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其中隧道工程是公路工程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而在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旦遇到溶洞塌方情况,就会给整个工程带来非常大的危险和财产损失,也给整个工程的施工带来了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因素。因此,针对隧道工程施工时的溶洞塌方,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并且合理的溶洞塌方的处理方案就是很重要的工作了。本文便对隧道溶洞的简述、隧道施工时溶洞塌方的原因分析以及隧道施工时溶洞塌方的处理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析,从而详细的论述了隧道工程施工时溶洞及塌方的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