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焦化废水组分复杂、生物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是国内外废水处理领域的难题之一。根据工作实际可知,当好氧池溶解氧浓度为4~6mg/L时,生化系统COD去除率较高,好氧池pH值为7~8、溶氧为5mg/L以上时,系统氨氮去除率较高,当好氧池p H值降至6.8以下时,氨氮去除率急速下降;当污水温度为30~35℃时,温度变化对生化系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赵志刚 《河南科技》2013,(4):205-206
实验采用生态学方法,以NH4Cl为实验药物,在(15±0.5)℃的半静止水环境中设置了五种氨氮水平,分别为0mg/L,0.25mg/L,0.5mg/L,1mg/,2mg/L,研究氨氮对体重为(6.55±0.25)g的草金鱼致死溶氧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氮对草金鱼致死溶氧水平的影响在不同浓度间有明显的不同,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氨氮浓度为0.25mg/L时,致死溶氧水平最低,为0.5353mg/L;在氨氮浓度为0.5mg/L时,致死溶氧水平最高,为1.5195mg/L。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重金属铜对异毛目纤毛虫多态喇叭虫(Stentor polymorphrus)的急性毒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多态喇叭虫对铜离子毒性反应敏感,死亡率随着Cu2 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细胞开始大批死亡的时间在6个小时左右.Cu2 12 h半致死浓度为0.33 mg/L,(95%置信区间为0.3141~0.3526 mg/L).  相似文献   

4.
悬浮填料对污水脱氮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以悬浮填料为载体的生物反应器可以有效完成单级生物脱氮.对影响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在室温条件下,当进水NH 4-N浓度为100 mg/L时,溶解氧DO(dissdved oxygen,DO)为2.5~3.5 mg/L,COD/NH 4-N质量比为12∶1,pH值为8 左右时获得最佳的脱氮效果,总氮TN(Total Nitrogen,TN)的去除率在80%~90%.实验还发现当进水NH 4-N浓度从100 mg/L直接升高至200 mg/L时,去除率从90%降至60%左右.可见反应器对高氨氮废水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将提供特定流体动力条件(二次流)的SSBR反应器和普通向上流SBR反应器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形态氮的浓度变化、溶解氧变化和颗粒污泥特性等,研究二次流优化传质(溶解氧、有机氮)对高浓度(15 g/L)好氧颗粒污泥体系脱氮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SSBR内优化流体动力条件可以适当地增强溶解氧和有机氮在颗粒污泥内部的渗透能力,好氧区(硝化区)扩大,硝化细菌的增加为反硝化过程提供更多的氧源(NO2-,NO3-),即SSBR颗粒污泥的微环境更有利于脱氮过程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潘林 《高师理科学刊》2010,30(2):72-75,85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Pb2+和Cu2+对水螅急性毒性作用(LC50),并且测定了经Pb2+和Cu2+胁迫后水螅体内SOD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顺序为Cu2+Pb2+.Cu2+和Pb2+对水螅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0.33,0.28,0.24,0.22mg/L和2.17,2.05,1.58,1.04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22mg/L和0.104mg/L.通过0.6,0.7mg/L的Pb2+溶液对水螅SOD的24h实验起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急剧下降,变化显著(P0.05);0.7,1.5,2.0mg/L的高质量浓度溶液对水螅SOD活性基本上没有变化.通过0.15,0.20,0.25,0.30,0.35mg/L的Cu2+溶液对水螅SOD的24h实验起诱导作用,水螅的SOD活性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在质量浓度为0.30~0.35mg/L的范围内,SOD活性急剧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Cu^2+对日本沼虾幼虾的急性致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u^2 浓度为0.0005mg/L,0.005mg/L,0.05mg/L时,日本沼虾幼体在54h内均能够正常存活:Cu^2 浓度为0.1mg/L时,只有部分沼虾幼体中毒致死,而当Cu^2 浓度超过0.25mg/L时,日本沼虾幼虾在48h内致死,并出现鳃变兰,肝脏变黑的现象,随着Cu^2 浓度增大,日本沼虾幼存活的时间变短,肝脏和鳃的中毒颜色变深,日本沼虾幼虾48h的半致死浓度为0.268mg/L,其安全浓度为0.0268mg/L.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生物学的方法,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下水道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可降解苯酚的优势菌株,此菌株可利用苯酚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通过对这种菌株在不同温度、pH,以及不同苯酚浓度下的生长和苯酚降解情况的考察,确定了这种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最适pH为7.5,最大可降解苯酚浓度为3000 mg/L并且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在10℃、pH值为7.5、装液量为50 mL、接种量15%、摇床振荡速度160 r/min的条件下,反应48 h后可使500 mg/L的苯酚降解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9.
在(35±1)℃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共基质,采用间歇试验法,通过测定甲烷累计产量,研究了2,4-二氯酚(2,4-DCP)、2,4,6-三氯酚(2,4,6-TCP)、2,3,4,6-四氯酚(2,3,4,6-TeCP)及五氯酚(PCP)的产甲烷毒性,利用相对活性值判断氯酚类化合物对产甲烷菌的抑制程度.试验结果表明:2,4-DCP浓度小于20 mg/L时没有对产甲烷菌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当浓度在40~60 mg/L时为轻度抑制;2,4,6-TCP浓度为5 mg/L时为轻度抑制,浓度在10~60 mg/L时为中度抑制;2,3,4,6-TeCP浓度在5~10 mg/L时为轻度抑制,浓度在20~60 mg/L时为中度抑制;PCP浓度在5~40 mg/L时为中度抑制,浓度为60 mg/L时为重度抑制;四种氯酚对产甲烷菌活性的抑制程度大小顺序为:PCP>2,4,6-TCP>2,3,4,6-TeCP>2,4-DCP.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等含氮废水的处理进行了SBR法脱氮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COD/N为5.5~7,溶解氧为2.5 mg/L时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亚硝化状态与温度的变化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在反应器中存在着复杂的脱氮途径,实现了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工艺,并且存在明显的好氧反硝化菌的脱氮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序批式反应器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并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气泵和砂芯曝气头供气,通过气体转子流量计控制曝气量,曝气量为0.20m3/h,沉降时间为20~30min,温度为室温,在12~22℃的范围内变化,pH值为7.0±0.1.进水NH4+-N和TP浓度分别为200mg/L,60mg/L,COD容积负荷为5.87kg COD/(m3.d).对COD、TP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3%,对NH4+-N去除率达87%.  相似文献   

12.
在序批式反应器中,水平放置孔径8 mm、直径68 mm的网板,利用网板改变流体条件,成功培养出稳定均匀的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网板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性能的影响,并考察常温下颗粒污泥对COD、NH4+—N、TP的去除性能,分别为90%、87%、83%,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改良型A2/O工艺处理低碳源城市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为例,研究改良型A2/O工艺处理低碳源城市生活污水的效果.运行结果表明,改良型A2/O工艺对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和总磷(TP)的去除效果良好,CODcr、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7%、66.5%和70.6%,出水CODcr<40 mg/L,NH3-N<...  相似文献   

14.
MBBR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脱氮特性,采用移动床生物膜(MBBR)系统,在污水平均C/N为3.5的条件下,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及曝气量对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氮和有机物降解的影响,并分析了COD、NH4+-N及TN在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的沿程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移动床生物膜中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控制HRT为14 h,曝气量为100 L.h-1,溶解氧在4.5 mg.L-1左右时,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53%、78.51%和62.89%;随着HRT的增加,COD、NH4+-N和TN的去除率都相应提高,且NH4+-N和TN去除率增加的幅度更大;随着曝气量的减小,COD、NH4+-N和TN的去除率相应降低,且NH4+-N和TN去除率下降得更明显;NH4+-N和TN的浓度基本上是按进水、反应器和沉淀池沿程降低,且主要去除发生在反应器内,反应器内部水质和其出水水质十分相近,表明该MBBR反应器的流态是完全混合式的。  相似文献   

15.
在SBR反应器中安装纳米活性碳纤维处理生活污水,进行正常负荷与有机冲击负荷的对比试验,并对生物相进行追踪观察.结果表明:正常负荷运行时,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种类多、活性大;出水COD去除率均在90%以上;NH3—N和TP去除率分别在95%以上和72%~85.5%之间,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要求.系统抗有机冲击负荷的能力强,在提高进水COD浓度3~4倍的情况下,去除率仍保持在86%以上;有机冲击负荷对脱氮效果影响较小,对总磷的去除率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6.
应用间歇活性污泥法处理啤酒厂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间歇活性污泥法一次生化工艺处理啤酒厂清污分流后的浓污水,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当污水COD在2000毫克/升以下时,采用COD负荷为0.3~0.4公斤/公斤·日,排出水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水水质要求。本文提出了设计参数和设计、运转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速度及稳定性问题,研究了网板式SBR反应器结构以及系统内曝气量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在反应器内架设直径为16cm、孔径为8mm、孔间距为5mm且水平串联的网板,其中网板间距为20cm,在不同的反应器中保证网板及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反应器内的曝气量.试验结果表明:加设网板的SBR反应器内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较传统的SBR更为快速稳定,颗粒粒径可稳定在3.0~5.0mm之间,且对TP、氨氮、COD等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提高了5%;当网板式SBR中曝气量保持在0.5m3/h时,颗粒形成及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兰州某石化污水处理装置生产的实际案例验证了低浓度甲醛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时对氨氮的影响.工艺运行数据表明,在甲醛浓度超过5mg/L、持续时间超过8h时,虽然对废水中COD的处理未见影响,但是对氨氮去除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絮凝-ClO2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絮凝—Cl O2 氧化法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 ,筛选出最佳的絮凝条件及氧化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该法可使原水 CODcr从 1 4 0 0 mg/L降至小于 70 mg/L.废水CODcr与色度去除率分别大于 95%和 97% ,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该方法具有去除率高、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