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正在改写人类起源学说》的文章,谈到在现代人起源问题上,中国学者同世界主流学界的分歧。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现代人的祖先全部来自于非洲;而大多数中国学者则坚持认为,现代东亚人的祖先是以"北京人"为代表的亚洲直立人,同来自非洲、欧亚等其他地区的人种混合繁衍而来。其实有关中国人起源问题,早在晚清时期,就多有争论。后来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及现代科  相似文献   

2.
由加拿大温尼伯大学古人类学家米里亚娜·洛克桑迪可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宣布,人类祖先的一个新人种被命名为"博多人"(Homo Bodoensis).这个人种生活在大约5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时期的非洲,可能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先,或有助于解开全球范围内人类谱系的联系问题.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的《进化人类学》杂志上. 尽管现代人,即智人是唯一幸存的人类血统,但其他人种也曾在地球上出现.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大约77.4万至12.9万年前(曾经被称为更新世中期,现在更名为Chibanian)的人类化石.先前研究表明,智人在这一时期出现在非洲,而尼安德特人则出现在欧亚大陆.然而,人们对人类进化的这一关键章节的大部分内容仍然知之甚少——古人类学家称之为"中间的混乱".  相似文献   

3.
据英国和俄罗斯媒体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和俄罗斯科学学会的科学家们通过对现代人类起源问题和人类基因的多年联合研究,日前终于得出惊人结论: 大约7万年前,地球上人类的祖先曾濒临灭绝的边缘,人口最少的时候,地球上仅有2000多人,而且全部在非洲。科学  相似文献   

4.
在国德累斯顿的一项展会上,法医人类学家利用类似警方采用的电脑辅助技术,尝试着重塑人类遗体和几乎完整无缺的祖先颅骨,研究人员通过这种方法重塑了我们祖先的鲜活面部特征。法医在这些利用化石头骨创作的模型中,重塑了人类进化“家族”中最古老的一些成员——追溯到70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其中包括撒海尔人乍得种,这是生活在大约700万年前的一个人类祖先,当时我们的“人科祖先”刚刚出现在非洲。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中国南方地区发现的人类颚骨化石,使我们对我们的祖先走出非洲的时间产生质疑。科学家表示,古生物学家于2007年在中国智人洞发掘的这块下颚骨化石具有非常明显的现代人特征:突出的下颚。  相似文献   

6.
<正>人不是猴子变的不久前,西班牙《趣味》月刊归纳出关于人类进化广为流传的10个误解和谎言。文章称,"人类并不是从灵长类动物变来的,而是与它们拥有共同的祖先。"许多专家想用这句话来避免误解。他们想表达的是,生活在今天的猿猴是人类的表兄弟而非祖父。然而,在3000多万年间,人类的祖先一直就是猴子。换句话说,原始人类就来自于一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家们在近期的一项研究中,定位了帮助原始人类适应新食物的基因,而这些基因在人类征服新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脂肪酸去饱和酶1基因(FADS1)和脂肪酸去饱和酶2基因(FADS2),它们表达后产生的酶与脂肪酸的消化有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拉斯马斯·尼尔森教授称,“这两个基因帮助我们的祖先适应了一种活动范围更大的生活方式。研究者最初在非洲观察到的结果显示,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是饮食结构改变的结果。从原先主要食用富含脂肪的海洋动物,转变为允许人们有更大活动范围的替代饮食,从而与6~8万年前非洲大陆上现代人类(解剖学意义上)  相似文献   

8.
<正>300万年前的人类脚印非洲坦桑尼亚一处干涸河床上裸露出来的灰褐色火山岩层中,赫然印刻着三组人类祖先的足印,较大足印的主人显然引导着更小足印的主人行走在这片曾经遍布火山灰的地面上。在这些人类脚印的周围是杂乱无章的各种动物留下的痕迹——古代的兔子、羚羊、鬣狗、狒狒、长颈鹿和犀牛。这些动物可能是被当时存在于附近的一个水塘吸引过来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已经知道在东非发现的古猿人化石"露西"是我们早在数百万年前的祖先,然而新的一项研究显示,当我们的东非祖先正在非洲大陆留下他们的足迹之时,可能还存在另外一类原始人种。根据一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显示,近期科学家们在非洲埃塞俄比亚境内发现了一种  相似文献   

10.
美国研究指出,人类和黑猩猩经过历时四百万年的复杂过程,才从同一祖先分化为两个物种;不过在分化后,人类的早期祖先仍和黑猩猩进行跨物种交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英国《自然·通讯》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研究人员提取了38具来自公元800—1800年印度路普康湖(俗称"人骨湖")的人类骸骨的DNA,分析鉴定出了3个属于不同祖先的类群。这些骸骨因多次事件而堆积在此,时间相隔约1000年,其中14名个体可追溯至公元1800年左右,其祖先具有典型的东地中海人特征。  相似文献   

12.
关平 《科学大观园》2007,(20):48-50
19世纪中叶,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寻找人类祖先的风潮,从欧洲到非洲的广大区域,遍布了西方探险家的足迹,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的史前世界仍然是未解之谜。19世纪末,苦苦寻觅的探险家最终将注意力转向了东方。而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开始吸引全世界的目光。魏敦瑞,德国人,国际知名的古人类学家。1935年的春天,他也赶  相似文献   

13.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4,(19):26-27
<正>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中国境内的一具原始人遗骸虽然被认为不属于尼安德特人,但其内耳很像这支已灭绝的最近的亲戚。这一新发现可能是尼安德特人与中国境内其他原始人通婚的证据,但研究人员说,人类进化可能比通常认为的更复杂,因此这一新发现意味着什么尚不清楚。虽然现代人是人类族谱中唯一生存下来的成员,但有很多其他谱系的人曾与现代人的祖先生活在一起。这些所谓的原始人包括人类已灭绝的最近亲戚尼安德特人,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人类学家彼得·麦克阿里斯特出版了一本名为《男性人类学》的新书。他在书中称,现代人类的运动员同人类祖先相比显得非常虚弱不堪。远古男性要比现代人跑得更快、身体更加强壮,而且体型也更加优美;甚至连远古女性身体的强壮度也要比现代男性强。他举了很多证据,证明许多澳大利亚史前原住民都能够轻松的战胜如今地球上跑得最快的人——男子100米和2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尤塞恩·博尔特。  相似文献   

15.
非洲——世界版图上的心脏,空间与光的帝国。从神秘深邃的森林到辽阔无比的沙漠,应有尽有,密布的河川,广阔似海洋的大湖,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人类的祖先从这片大陆散布到全世界——这里是生命的发源之地。  相似文献   

16.
数据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人类以数字记录客观事物,通过数学结构探究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所蕴含的因果关系。数据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储存技术、信息传播技术以及信息采集技术的进步,产生庞大的数据流,量变引起质变,形成"大数据"。大数据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整体关系的认知。大数据将改写人类的认知模式、行为方式、社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模式,成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构建力量。人类社会因为大数据而进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4,(17):76-77
<正>野生动物摄影师威尔·布拉德-卢卡斯在非洲博茨瓦纳的马卡迪卡迪地区,对一个狐獴家族进行了六周的拍摄。在当地有三个狐獴家族会与人类有所互动。狐獴通常情况下非常警觉,但这些小家伙却对人类毫无恐惧,它们把玩相机时似乎比摄影师还开心:萌态十足的它们还将摄影师的头当作为"瞭望台",时刻不停地警惕……威尔说,"我喜欢狐獴,而且很享受非洲之旅。幸运的是,英国人跟我一样对狐獴着迷,我看到有许多人都非常喜欢欣赏我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攀登者的梦     
《科学大观园》2020,(12):44-47
正除了"世界之巅"珠穆朗玛,还有一座座神奇的雪山,伫立在攀登者们的梦里。非洲屋脊·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是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分水岭,非洲最高的山脉,也同时是火山和雪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而许多地理学家称它为"非洲之王"。山顶终年满布冰雪,但冰川消融现象非常严重。在过去80年内冰川已经萎缩了80%以上。有环境专家指出,乞力马扎罗雪顶可能将在1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届时乞力马扎罗山独有的"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  相似文献   

19.
人类最早从哪里来?人类历史有多长?古往今来,各国科学家、哲学家都在孜孜不倦地探寻着问题的答案。长期以来,关于现代人的起源有两种理论相持不下:一种认为现代人最早起源于非洲,大约于13万年前走出非洲,扩散到亚洲和欧洲,取代了当地的原住民。这就是人类起源的“夏娃学说”,其代表人物包括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的遗传学家丽贝卡·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人类学家克里斯·斯特林格等国际学术界“大腕”。最近几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金力教授在世界上首次系统地利用Y染色体上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为遗传标记,调查东…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早期祖先前后二次失去尾巴,这说明了人类似乎并不适宜保留尾巴。这一发现不仅仅可以用来解释人类为什么现在没有拖着一条尾巴,而且也有助于理解人类为什么拥有尾骨,即人类在生命的最初阶段确实长有尾巴,但后来又逐渐消失了。研究项目负责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劳伦·萨兰介绍说,“人类最早期的脊椎动物祖先身上长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