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今年,我校教师申报的两项科研项目被省教委批准立项。具体为:《巴渠民间文学、民俗研究》,课题负责人:陈正平。课题组成员:杨先国(达川地区群众艺术馆)、伍联群、张松。《P·莱夫利及主要作品研究》课题负责人:牛新生。课题组成员:胡尚田、成良臣、任明崇、杨春红。我校获两项省级科研项目@李壮成  相似文献   

2.
巴渠船工号子是巴渠船工伴随划船、拉纤的劳动而产生和发展的艺术形式,其歌词内容生动的表现了巴渠船工的劳动场景、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巴渠船工号子的歌词一般是表现巴渠各地风情、历史传说、男女之情、船工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大俗至雅、多种修辞手法并用、行文格式自由、衬词使用频繁和多种文化互为交融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元月13日,我校举行巴渠文化研究所成立两周年、《川东学刊》(原《达县师专学报》)创刊五周年新年座谈会。地委和行署主管文化、宣传的领导徐有胜、邓良训和其他单位来宾以及巴渠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川东学刊》编委会全体成员共50余人出席。座谈会由校党委书记学报主编王绍演同志主持。巴渠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郝志伦、则问东学刊》常务副主编刘兴均二同志分别代表巴渠文化研究所、则栋学刊》编辑部作了工作汇报。郝志伦说,巴渠文化研究所成立两周年来,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拟定了巴渠文化研究课题80多项;二是广泛联络省、地文…  相似文献   

4.
巴渠文化研究 岛屿》的艺术风格初探"……·黄腆岚(97.1.86)传述历史的古代人物传说 亦同亦异的两部’‘变形”杰作—··、··、、·二·。·。杨 荣(97.1.89) — —“巴渠民问文学研究”之二—··’·陈正平(97·l‘1)神·灵感·诗试论达川地区经济社会——柏拉图灵感说管窥(下)………陈良明(97.194) 发展的非均衡战略—··,……………·赵俊伟(97.1.8)浅谈石窟艺术—………,…………………王 泽(97.l.99)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将帅传说 世纪之交文学的不能承受之轻 — —“巴渠民间文学研究”之三"。… 陈正平(97.3.引 及其对策与前景…  相似文献   

5.
巴渠船工号子是巴渠船工伴随划船、拉纤的劳动而产生和发展的艺术形式,其歌词内容生动的表现了巴渠船工的劳动场景、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巴渠船工号子的歌词一般是表现巴渠各地风情、历史传说、男女之情、船工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大俗至雅、多种修辞手法并用、行文格式自由、衬词使用频繁和多种文化互为交融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巴渠风物传说,是指那些解释巴渠地方山川古迹、地名物产等由来的传奇故事。人们运用奇妙的幻想、超自然的形象,将深厚的情感寄托于地方风物,赋予山川古迹物产以个性和生命。它是巴渠劳动人民对于地方性事物的集体审美评判,反映了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性格情感、文化心态,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巴渠文化的风采,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达川市私立海达孤儿院院长邹朝碧靠一碗凉粉一碗面致富以后,将自己辛勤经营挣得的全部资金回报给人民,用于开办社会慈善事业的义举震动了巴渠大地,在她身上体现了大巴山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思想品质,她是达川的骄傲,是达川人乃至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记者罗伟章以邹朝碧的先进事迹为题材,采写的人物通讯((,邹朝碧》(载《达川【广播电视报)1995年12月28[】第5版),具体、生动地报道了邹朝碧与丈夫一起创办全国首家私立孤儿院的艰辛历程,以真实、感人的事实揭示了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该通讯在95年度西南西北地区城市广播电…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遗存遗物及其影响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巴渠红色文化是达州的比较优势之一,是达州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的视角,对巴渠红色文化与达州的软实力之间的关系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9.
童谣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是在儿童之间传唱的没有乐谱的歌谣,同时也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谣艺术。巴渠童谣是大巴山群众及其子弟在符合儿童理解程度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作的,长期流传于儿童之口的方言散文。由于其所在的独特地域文化环境,巴渠童谣的艺术形式和内容也别具地域色彩。探讨巴渠童谣的来源、地域文化环境,并对其艺术形式和内容做相关梳理评述,与此同时,对以巴渠童谣的保护与传承也能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产生流传于达州市宣汉县境内,是土家族的一种伴随劳动生产,声乐与器乐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在土家族的生产生活中世代相传、特色鲜明.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生动而形象地记录和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宣汉土家族人民的性格、情感和审美情趣,是研究巴渠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精神面貌、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选择制定合理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解决地区差距问题,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本文根据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经济不平平衡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结合达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矛盾分析,着重对达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施非均衡战略的必要性和可  相似文献   

12.
文化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新文化,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区域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与作用。达州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纪念场馆众多、内涵丰富且品级较高。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达州红色文化纪念场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功能,应切实保护好达州红色文化纪念场馆和巴渠红色文物,积极开展巴渠红色文化的宣传与研究,大力发展以红色文化纪念场馆为重要资源的红色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3.
就渠县汉阙的建筑、雕塑、书法予以文化观照,同时评述了渠县汉阙的艺术价值、科考价值和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经新闻出版部门批准 ,本刊自 2 0 0 4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其中 1、3、4、6期为人文社科版 ,2、5期为自然科学版 ,出刊日期定为每逢单月 10日。一、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办刊宗旨是 :贯彻“双百方针” ,突出地方特色 ,推出学术精品 ,促进学术交流 ,扶植学术新人 ,繁荣科学文化。热诚欢迎专家学人惠赐佳作。二、本刊更改刊期后 ,除保留原有“巴渠文化研究”、“陶行知研究”等栏目外 ,拟增设“本刊特稿”、“川陕苏区研究”、“巴山作家群研究”、“区域经济研究”、“校长论坛”等栏目 ,以突出川东特色。三、为进一步提高本刊的学术…  相似文献   

15.
巴渠人的祖先-巴人,"勇健好歌舞",在古代创作了闻名于世的战歌舞<巴渝舞>及民歌<下里巴人>、<竹枝词>.劳动先于艺术.劳动歌是由体力劳动直接激发起来的最古老的歌谣.各类"劳动号子"、"薅草锣鼓"以及各行各业的劳动歌,以嘹亮而富有地方风情的歌声震撼着巴渠山河.这些歌谣是劳动人民改造世界的忠实记录和创造历史的最好证明,也是构成巴渠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2月3日,2010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青年学者专场在我校隆重举行。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颢瀚,中共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缨,我校党委书记夏东民教授,江苏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蒋宏宾,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教授,江苏省社科联组织联络中心主任、《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金晓瑜研究员,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康宁教授,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龚放教授,常州市社科联主席汤继  相似文献   

17.
达川地区陶研会’97年会暨达县师专陶研分会成立大会于1997年12月2日在达县师专举行。中共达川地委委员、宣传部长、地陶研会顾问徐有胜和地教委主任、地陶研会会长刘瑞怀出席大会并向达县师专分会授牌,地教科所副所长、地陶研会秘书长郑显银代表省、地陶研会宣读了贺信,达县师专校长胡孝章当选为师专分会理事长。达师专分会第一批会员有60余人,都是近几年学陶师陶的积极分子。授牌仪式后,即举行了学术年会。年会收到论文60余篇。来自地区内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10名同志先后在会上分别就陶研与深化教改、学陶师陶与推进素质教育等问题作了探讨发言。地教委副主任张恩义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巴渠劳动人民创作了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笑话故事 ,用以讽世警行和自我娱乐。讽刺笑话揭露世间的假、恶、丑 ,以笑醒人 ;幽默故事给人生带来欢笑 ,见出巴渠人的机智聪颖和乐观风趣。笑话故事中的巴渠妇女形象性格鲜明 ,才智德行胜过男子。人民永远需要讽刺和幽默 ,笑话故事在巴渠大地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9.
巴渠文化研究 略论《受戒》意境之美……·‘…·’………··黄&岚(98·161)。。_。、_。。_。。__,。、。___.__、、、埃梅《变貌记》主题探微—…·、…………··杨 荣(98.1.60神灵活现的巴渠风物传说—……·,……··陈正平(98.1.1)二二二飞广”——“””””:_c二r丫二: ““’“—““——”””-’”““““’扭曲的人性—……………………………·杨春红(98.1.69) — —“巴渠民间文学研究”之四“___。___。。-_*。^_、,—。———。一____二厂二xx二工止二二二_。。。。、、^、——评威廉·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23—26日,国际科学理事会(简称国际科联)第32届全体大会暨国际科联和国际社科联联合会议在中国台北举行。会议就两组织合并事宜进行了投票表决,国际科联以97.6%、国际社科联以90%的比例同意合并,在2018年正式成立新组织——国际科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国际科学理事会会员包括40个国际科学联盟和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组织。新组织的愿景是使科学成为全球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