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越遏制”是美国在变化了的国际形势下提出的一项新的对苏战略。它更加强调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其灵魂就是“和平演变”。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以及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之间关系的调整,俄罗斯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现实遏制”战略,并出台了新的军事战略——以“核遏制”为依托的机动战略。该战略虽含有一定程度的进攻色彩,但仍为防御性战略。  相似文献   

3.
在谈论当前的美苏关系时,人们对布什总统5月所提出的“超越遏制”投以了极大的关注,而且诸多评点。我认为美国的“超越遏制”还不能说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楚的理论框架,但它的提出确实表明美国对苏政策已作了进一步调整。首先,美国决策层开始认为,苏联的改革已经出现符合西方利益的发展势头,西方应抓住这一“历史性机会”,从以往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对苏实行全面“遏制”的战略思路中跳出来,在确保美国安全战略稳定的前提下,对苏联的改革给予“支持”,以促进苏联内部进一步发生有利于西方的变化。第二,美国认为苏联仍然是它的主要对手,苏联对美国长期构成战略威胁这一事实不会改变。因此,美国不会放弃以往“行之有效”的“遏制”战略。在这个意义上“超越遏制”只是策略改变,是在新的条件下对“遏制”战略的补充和发展。它是建  相似文献   

4.
下面的文章,摘译自今年3月25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文章里宣揚美国“防务”的变化,是虚伪騙人的。文章所暴露的美帝国主义推行“遏制”战略的困难,却多少反映了事实。读者可以参阅本期吴楚同志《“美国堡垒”战略还是“前进战略”?》一文。——编者  相似文献   

5.
从“遏制”到“扩展”,新形势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抬头;心高气短,全球战略遇到多种矛盾和困难。“战略”二字在美国广为运用,事无论巨细,常常要提出一个“战略”。小到球队参加一场比赛、企业推出一件产品,都有“战略”。也许因为这样,克林顿政府已经推行一年有余的“扩展战略”似乎并未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即使在美国也鲜为人知。然而,“扩展战略”毕竟是克林顿政府正式推出的全球战略,是指导美国现行各项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因此有认真剖析研究之必要。  相似文献   

6.
曹廷 《世界知识》2011,(8):32-33
为遏制外部力量对拉美的渗透,加强在西半球的主导权,美国需要“重返后院”,把住战略腹地。  相似文献   

7.
浅评美国核威慑战略的演变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战略是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威慑战略作为美国核战略的核心,自“二战”结束开始萌芽,在经历了“遏制”、“大规模报复”、“灵活反应”等阶段的演变、发展后,到后冷战时期又有了新的走向。对美国核威慑战略进行研究,是有益于中国军事战略理论发展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8.
核战略是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威慑战略作为美国核战略的核心,自“二战”结束开始萌芽,在经历了“遏制”、“大规模报复”、“灵活反应”等阶段的演变、发展后,到后冷战时期又有了新的走向。对美国核威慑战略进行研究,是有益于中国军事战略理论发展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9.
黄仁伟 《世界知识》2023,(19):14-15
<正>在隆重纪念“一带一路”倡议问世十周年之际,我们在此提出该倡议的十大战略创新。它既是对“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十周年的经验总结,又是未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对策建议。抛砖引玉,以期正果。创新之一:以地缘经济战略化解地缘政治战略。美西方顽固坚持盟国体系、遏制战略、冷战思维等传统地缘政治战略;  相似文献   

10.
台湾当局将安全、民主和经济作为确保亚太地区“和平”与“繁荣”三个主要支柱的锚,进而逐渐确立了从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加强美日台战略的方针政策,以图形成一个遏制中国大陆的新链环。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台湾对于美国的战略价值,主要在于牵制与遏制中国崛起的话,那么对于日本来说,除了具有同样的意义且更加突出外,还具有对其自身来说的“建设性”的一面。●虽然美国仍是干涉台海事务的最大外因,但美国的台海政策多是“延续过去”,而日本则是“开辟未来”。●美国的台海政策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成分,而意识形态在关键时刻是会让位于国家利益的。这就意味着,一旦台海发生冲突,美国卷入的力度要比平时宣示的弱得多。而日本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是盟友的美苏很快演变成了对手。苏联虽然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它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了,领土扩大了,特别是它进军东欧,在战争结束后仍驻扎在大部分东欧国家,这对美国的全球争霸计划是极大的威胁。这时,杜鲁门政府内有关对苏联要采取强硬政策的叫嚷甚嚣尘上。与美国国内当时的这种思想相呼应,美国著名的外交家乔治·凯南首次提出了遏制理论。从杜鲁门开始,“遏制”作为美国的安全战略指导了战后几十年的美国对外关系。40多年后的今天,当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政策引起人们注意时,曾被称为“遏制之父”的凯南又为美国朝野人士记起。  相似文献   

13.
张洁 《世界知识》2023,(8):14-17
<正>大国博弈正在显著影响着中国周边安全态势。作为进攻方的美国,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持续以所谓“印太战略”为抓手,在地区层面发起对华全面战略竞争,即使是乌克兰危机的升级也未能迟滞美国遏制中国的步伐。这是因为,美国将中国视为“惟一具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和能力的国家”,声称中国正在“胁迫”和“侵略”全球,尤其是“印太”地区,而“印太”的战略态势将“界定国际秩序的基本性质”。因此,美国必须“塑造中国所处的战略环境”,在中国周边形成“规锁”中国之势。  相似文献   

14.
布什新政府上台后,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声称中国不是美国的“战略伙伴”,而是“战略竞争对手”。布什新政府貌似改变了上届政府对华“接触”政策,实则不然。布什新政府对华政策仍然是合作交往为主的“接触”政策,但加强了对华的“防范、遏制”。  相似文献   

15.
当前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是否从传统的欧洲东移到了亚洲?这是一个存在颇多争议的问题。笔者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欧洲集中了美国最大的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这种情况在冷战前和冷战后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当年美苏对峙的重点在欧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历次战略调整也都是针对苏联的。例如1949年~1954年奉行的“地区性遏制战略”,1954年~1967年实施的“大规模报复战略”,1967年~1991年运用的“灵活反应战略”,无不如此。欧洲仍是核心,但情况确有变化  相似文献   

16.
借助“民主同盟”美国和日本防范中国,是澳对华战略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不过,澳对华战略更大的部分还是对中国崛起的“借重”。“冷战遏制的意味太浓了”在亚洲国家的关注之下,3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来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在东京正式签署了《日澳安全保障宣言》。这是日本自1996年与美国签署《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后,第二次与其他国家签署  相似文献   

17.
通常地,我们依据知识产权战略不同层次的表征划分为宏观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观的行业知识产权战略和微观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而从知识产权战略的概念“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为充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遏制竞争对手,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而进行的整体性筹划和采取的一系列的策略和手段”出发,  相似文献   

18.
里根政府执政以来,军事战略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战略思想更加活跃,新思想不断涌出。里根政府目前推行的战略,用美国国防报告的话来说,即是“根据苏联威胁的增长而发展了的灵活反应战略”。提到“灵活反应”战略,人们不免会想到六  相似文献   

19.
从蒙古国与中、俄两国的特殊关系及原因 ,蒙古国在冷战中及冷战后的独特影响 ,以及蒙古国在未来东亚稳定中将起到的作用进行历史的政治战略分析。并认为 ,在今后西方“遏制”中国、继续“削弱和监视”俄罗斯的战略中 ,争夺蒙古国将是不可避免的 ,而蒙古国也将会在其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20.
美国当前的全球战略重点:亚欧大陆冷战后至今,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由冷战时期的“两洋战略”(即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时遏制苏联的扩张)转变为现今的“亚欧大陆战略”,即以欧洲的北约和亚洲的美日军事同盟为支点,再辅以由美国领导的其他盟国和美国主导的国际体制(或称国际制度)组成的“制度霸权”,维持其在亚欧大陆的“一超独霸”地位,并最终构筑美国领导的全球范围的霸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