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IP地址冲突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局域网中IP地址的冲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常见的IP地址的冲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应提出了IP地址冲突的几种解决方案,并对这些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杜晓东 《甘肃科技》2003,19(8):60-61
探讨了点对点TCP/IP连接、动态IP地址的捕捉与发布,介绍了动态IP地址捕捉发布工具-DynamIP,分析了DynamIP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沈思  许晓光 《科技信息》2009,(6):191-191
校园网的IP地址管理得当与否,是计算机网络能否保持高效运行的关键。如果IP地址的管理手段不完善,网络很容易出现IP地址冲突,就会导致合法的IP地址用户不能正常享用网络资源,影响网络正常运行,甚至会对某些关键数据造成损坏。文章根据实际的工作经历介绍了校园网络IP地址与MAC地址的关系,分析了windows对IP地址冲突的自动检测过程,提出了IP地址冲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不同的地址分配方法,描述了现代地址分配系统中的动态地址分配理论及其优势,对IP地址分配的流程及管理、私人IP地址的使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王彩云 《科技信息》2013,(23):76-77
本文重点分析IP地址层次结构,子网划分技术及IP地址规划和分配方法。通过对于IP地址再次划分和动态的分配,有效的利用IP地址资源。本为提高IP地址资源利用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IP地址重新划分和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动态IP地址的可信问题,主要探讨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基本原理,详细叙述了IP地址动态分配的基本过程。并针对局域网中与动态分配的IP地址相关的安全问题,结合现有交换机的安全特性,提出了动态分配IP地址的安全机制,为各种信息安全技术提供保障,为公安机关侦查办案和证据确定提供前提。  相似文献   

7.
IP地址盗用及解决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局域网中IP地址盗用问题研究,总结了常见的IP地址的盗号手段,在此基础上对应提出了几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丁洁  张欣 《科技信息》2013,(2):300-300
局域网网络采用TCP/IP协议,IP地址规划为静态IP地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局域网中合法用户的IP地址"被盗",IP地址发生冲突,相继而来的是使主机不能正常工作,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原因,并根据实际经验提出了一些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终避免局域网中发生IP地址冲突。  相似文献   

9.
Intemet时代的来临,赋予了人类新的工作与生活方式.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规模逐渐庞大,由于人为使用IP地址的不合理,造成IP地址的大量浪费,导致IP地址资源紧张,加上IPv6协议目前的不完善和不成熟,节约IP地址迫在眉睫.在众多解决方案中,利用子网掩码进行的子网划分方式可以大量节约IP地址.以实例介绍了子网划分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动态IP地址的捕获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IP地址与IP地址的动态分配。点对点TCP/IP连接。动态IP地址的捕捉及捕捉后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防范因特网协议地址盗用的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因特网协议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简称IP地址)盗用是TCP/IP网络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尤其是在按流量计费的CERNET网络中此问题更为严重。因此,在分析IP地址盗用方法的基础上,从TCT/IP不同层次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给出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及其实现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TCT/IP数据链路层、IP层和应用层的网络信息,使用ARP截断、静态路由、包过滤及用户注册等多种防范措施解决IP盗用问题。从实际运行结果看,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校园网环境中IP地址盗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IP电话的广泛应用,其服务质量的提高也日益重要.由于网守地址映射表的查询效率低,地址解析时间长,在解析能力和扩展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了单位时间内的呼叫接通率.本文通过分析基于H.323协议中网守地址解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十叉Trie树的存储结构及其查询方法,有效减少了整个IP电话网络体系的地址解析时间,使IP电话系统的通信服务质量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节点数量众多、动态拓扑的组网特点,借鉴DHCPv6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WSNs的地址管理协议.提出了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地址分配方案,给出了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报文处理流程和定时处理流程,为解决WSNs地址动态分配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实现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是解决当前Internet网络IP地址匮乏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又是一项网络国界安全防范措施,本文在分析了NAT基本原理基础上,详细阐述了NAT网关的注册地址分配策略、路由策略、IP数据的修改以及安全和加密等技术细节,给出了NAT在网络层的实现策略,包括TCP/IP驱动系统的结构、IP协议在Linux中的实现和NAT技术在IP层的实现,最后,文章展望了NAT技术的发展趋势:端口地址转换PAT和NAT的跨主干网技术。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最为关键的两个问题就是互联网自治问题和互联网可扩展问题。结合互联网现实,架构可扩展性研究提出了自主自治的可扩展域名体系和自治网络系统间的域名解释机制和层次结构;提出了自治网络系统间的双向动态源/目的NAT可扩展的寻址方式;提供了可扩展使用的关键网络资源如域名、地址等。可以最小的代价、无过渡期实现互联网的自主自治、可扩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IP(Internet Protocol)中引入对移动的支持,使得面向静止网络环境的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协议中一些算法的性能趋于恶化,从而影响了移动IP环境中网络应用性能的问题,以拥塞控制算法在移动IP环境中的运行过程为例进行了分析,找出性能恶化的原因.在分析比较已有改进方法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移动IPv6环境下,通过减少由于移动节点的切换而造成的数据包丢失的解决方案,详细地给出了主要实体(接入路由)的操作集合,成功地减少了由于移动节点的移动所引起的无谓的慢启动过程,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7.
路由器中网络地址翻译软件的设计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网络地址翻译(NAT)技术中,为了有效利用全局IP地址,提高翻译效率,提出一种可以使查找时间达到线性并且循环利用全局IPv4地址的解决方案。利用循环链表分配地址和端口,利用双散列和优化的定时器机制相结合实现映射表项的维护和查找。算法已经在清华大学自主研制的“IPv4/IPv6双栈路由器”中实现,实验得到在10M B/s网卡上吞吐量可达6.8M b/s,平均延迟为0.56m s,都已达到C is-co商用接入路由器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TCP/IP协议中IP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网络协议的基本设计方法,并利用该协议设计思想,结合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借鉴Berkeley联网程序代码,在VC软件开发环境下编程实现IP协议的基本处理功能.并且从协议设计的角度描述了IP协议模拟实现的细节,讨论了IP协议的执行效率、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SIP是一个基于文本的应用层协议,但SIP协议本身无法实现让SIP消息安全地穿过NAT和防火墙。从SIP消息的特点出发,提出一种无需扩展SIP协议的应用层解决方案,引入STUN协议,取得IP地址和端口的映射关系,修改SIP和SDP消息的内容来保证通信连接,从而实现对NAT的穿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