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提高喷漆涡轮的性能、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将一类高速喷漆涡轮系统机架与转子间精密滚动球轴承用约束矩阵来描述,并将整个涡轮系统考虑成柔性、耦合双弹性梁,运用模态综合法建立了弹性动力学模型.考虑转子前后两端喷杯及底盘偏心,建立了双面离心力作用下的转子子系统广义力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耦合系统固有频率和主模态等系统动态特性以及转子末端的动态响应,揭示出支承轴承对耦合系统固有频率及转子末端振动幅值的影响规律.试验验证了该耦合系统弹性动力学建模方法的正确.  相似文献   

2.
牙科治疗仪是医院常用牙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电磁阀和高速机头等处常发生故障,我们应及时进行检测与修复。  相似文献   

3.
 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将是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主要动力装置,满足空间运载、高速运输、远程快速打击等任务需求,具备可常规起降、可多次重复使用、经济性好等优点。梳理了诸多航空强国关于涡轮基组合循环动力关键技术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开展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技术研究必须解决涵盖的模态转换、飞发一体化、超宽工作范围、耐高温、匹配性等诸多方面的关键技术瓶颈。结合国外先进经验,阐述了国内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研究的建议,总结了必须解决的涡轮/冲压组合动力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类气浮支承高速喷漆涡轮系统的运动稳定性问题,建立了相应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系统运动稳定性与静平衡点随转速的变化规律,以及轴承轴颈间隙与最低失效速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得出工作状态下系统最低失效速度为2000r/min.在此基础上,通过龙格一库塔数值算法求解,分析了非工作与工作状态等参数点处时间历程曲线、相图和轴心轨迹图,可以看出从非工作转速到工作转速之间有分岔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柴油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器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各种故障、故障的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使用和维修时的注意事项.为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出现早期涡轮损坏提供了依据,对实际的维修操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速凸轮机构动态分析的实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按工程实际需要,本文对高速凸轮机构的动力学综合、动力学响应等问题进行了简化的分析和研究,并得出了实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光催化剂有两个主要作用:有机化合物的降解和超亲水性,这些作用使其具有抗菌和自清洁的效果。目前,光催化剂已经被应用于医学临床实践。两种主要的口腔疾病(龋齿和牙周病)影响着全球几十亿人,而治疗口腔疾病则可以直接接触到口腔内的病灶。牙科领域会使用到各种先进的牙科材料。因此,光催化剂可以成为牙科临床实践的有用工具。本文综述了光催化剂在牙科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并展望了光催化剂在牙科研究中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8.
[ ]针对高速飞行器的高空发电问题,提出了一种以高温高压的冲压空气作为工质的预冷—两级膨胀的空气涡轮发电系统。采用理论分析计算与软件模拟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高速飞行器空气涡轮发电仿真模型,对空气涡轮发电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并采用起飞总质量法对发电系统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高速飞行器在飞行高度30 km和飞行马赫数为6的飞行条件下,发电系统所需冲压空气0.0945 kg/s,在换热器处与JP-7燃油充分换热,使得涡轮前冲压空气温度降低至1196.36 K,保护涡轮不受高温损伤,同时发电系统可以稳定输出28.2 kW电量供用电系统及用电设备使用,此外,经换热后的燃油进入发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高速列车塞拉门瞬态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速列车塞拉门等效分析模型,设定了高速列车交会时动力学栽荷,对高速列车塞拉门进行了模态分析并数值模拟其在动栽荷下的瞬态响应.  相似文献   

10.
为使涡轮泵主轴支承滚动轴承实现多次重复使用,在高可靠性要求下提高轴承的工作寿命成为研究重点。综述了固体润滑球轴承的技术特点及其在低温、高速和重载等极端工况下的磨损寿命和疲劳寿命的研究进展情况及主要关注的因素。展望了未来高寿命、高可靠性涡轮泵轴承的研究方向及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口腔生物力学问题有限元分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有限元法(FEM)是对人体的力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的一种有效工具,综述了有限元分析法在解决口腔生物力学问题中的研究进展, 包括口腔组织力学模型的建立、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种植、口腔内科学、口腔颅颌面外科等领域和口腔医疗器械的力学性能评价及优化设计;总结了口腔领域国内外学者建立各种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分析工具、材料假设及研究内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指出了有限元法在口腔生物力学中应用的特点和不足以及模型重建和相关分析中需进一步改进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用全息光弹性法对人工种植牙及牙槽骨的应力分析,给出了植体与牙槽骨之间的界面应力分布和应力集中的研究结果,为人工种植牙的选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上颌中切牙核桩冠修复体进行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分别就不存在牙槽骨吸收和存在牙槽骨吸收的情况下,以牙冠、牙核所用材料已经确定为前提,探讨了桩的弹性模量与剩余牙根内部最大主应力峰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存在牙槽骨吸收的情况下,使用较高弹性模量材料制成的核和桩,都能够降低牙根内部的最大主应力峰值;在存在牙槽骨吸收的情况下,牙根内部的最大主应力峰值大于不存在牙槽骨吸收,这时牙桩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剩余牙根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1988年对920名大学生进行了牙科畏惧症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同时采用Corah’s 问卷(CDAS)测量了525人的牙科畏惧水平,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的牙科畏惧水平高于国外同类报导。女性的 DAS 均值比男性高,差别有显著性(P<0.001)。随着近20年来我国龋齿发病率的上升,儿童时期的创伤性牙科经历相应增加。因此,这种直接的创伤性经历,牙科环境的影响,来自于家庭或同龄人对牙科的间接经验,以及居民对口腔保健的认识等,是牙科畏惧症的多种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15.
Life-history traits correlate closely with dental growth, so differences in dental growth within Homo can enable us to determine how somatic development has evolved and to identify developmental shifts that warrant species-level distinctions. Dental growth can be determined from the speed of enamel formation (or extension rate). We analysed the enamel extension rate in Homo antecessor (8 teeth analysed), Homo heidelbergensis (106), Homo neanderthalensis ('Neanderthals'; 146) and Upper Palaeolithic-Mesolithic Homo sapiens (100). Here we report that Upper Palaeolithic-Mesolithic H. sapiens shared an identical dental development pattern with modern humans, but that H. antecessor and H. heidelbergensis had shorter periods of dental growth. Surprisingly, Neanderth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having the shortest period of dental growth. Because dental growth is an excellent indicator of somatic development,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Neanderthals developed faster even than their immediate ancestor, H. heidelbergensis. Dental growth became longer and brain size increased from the Plio-Pleistocene in hominid evolution. Neanderthals, despite having a large brain,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short period of development. This autapomorphy in growth is an evolutionary reversal, and points strongly to a specific distinction between H. sapiens and H. neanderthalensis.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研究牙周膜的次黏弹性本构模型.对用次弹性模型描述牙周膜力学特性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基于各向同性假设和小应变的条件进行推导,建立了基于单轴拉伸实验数据的牙周膜多轴次弹性模型;基于已有的试验数据,构建了牙周膜次黏弹性本构模型,并确定了粘性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牙颌有限元模型,并使用次弹性模型对文献的实验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该次弹性本构模型能够描述牙周膜的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高质量的全瓷冠、桥体制作的需要,在过去的16年里,基于CAD/CAM的口腔修复体制作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预备体颈缘线的自动提取技术是口腔CAD/CAM修复工艺边缘密合的关键环节,修复冠的边缘密合性将对患者的牙龈健康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了半自动颈缘线提取算法,首先,采用二次曲面拟合估算网格点的曲率;接着,利用“方向”追踪方法快速提取初始特征线;然后,利用“曲率”吸引策略保持能量最小的方法优化网格表面的特征线。最后的应用实例证实本文算法是有效的、可行的,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谐声系统中,晓母的谐声关系十分复杂。我们通过对晓母谐声关系的分析,认为造成如此复杂的谐声关系是由于中古汉语晓母上古有不同的来源,即有舌根音、舌尖音和双唇音等来源。这些本来完全不同的辅音声母附加了*s-或*h前缀之后,中古同演变成舌根擦音x-。通过对晓母的分析,告诉了我们中古汉语的辅音声母上古来源并不是单一的.我们不能认为中古一个辅音声母就认为上古只有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弹性模量和厚度的仿生牙周膜对仿生种植牙模型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优化仿生种植牙模型的结构.方法:对仿生种植牙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100N的载荷,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别对6种不同弹性模量和5种不同厚度的仿生牙周膜的仿生种植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骨界面进行应力分析.结果:当仿生牙周膜弹性模量为689MPa、膜厚0.25mm左右时,骨界面上的应力最小且分布均匀.结论:在仿生种植牙模型中,取仿生牙周膜厚为0.25mm、弹性模量为689MPa时,能达到模型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20.
D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Taung skull fro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 C Conroy  M W Vannier 《Nature》1987,329(6140):625-6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