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本文以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为中心,探讨了郭嵩焘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观察与思考,指出郭嵩焘的政治文化心态的开放性、进步性。通过对中西社会政治制度的比较,郭嵩焘对封建君主专制弊端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简论郭嵩焘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为中心,探讨了郭嵩焘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观察与思考,指出郭嵩焘的政治文化心态的开放性、进步性。通过对中西社会政治制度的比较,郭嵩焘对封建君主专制弊端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郭嵩焘出使英法期间对西方社会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思考 ,其经济思想因此有了新的发展 ,表现出鲜明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特征 ,他要求转变传统的封建经济政策 ,鼓励私人投资 ,推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实现封建农业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转变 ,并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下的近代政治、社会与文化赵慧峰科举制度是一种用考试的办法选官取士的制度,是中国古代使用最久,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一项官员选拔制度,是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官员选拔录用办法,从隋以前的荐举到陌以...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政治文化是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区域中人们对政治的感受、态度、评价等主观意识的总和;广义的政治文化则既包括政治意识,又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们借助政治信念、政治制度和政治情感来调节人与人之间政治关系,并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政治文明是政治文化的内在价值,政治文化则是政治文明的外在形式,政治文明的发展需求和社会价值是通过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具体政治文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年吴虞政治观的大部分内容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吴虞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将儒家的礼教与封建君主专制结合起来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吴虞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支持民主共和,但当民国真正建立后又为民国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等现实而不满。即便如此,当袁世凯复辟帝制、张勋复辟威胁到民国政体时,吴虞还是站到民主共和一方,反对帝制。  相似文献   

7.
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是一场新旧政治制度之间的生死搏斗,表面上看是王权至上与国会至上之争,实际上是没落的封建贵族阶级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的大冲突。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克伦威尔扮演了一个政治、军事领导人的角色,成为一个“兼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于一身”的风云人物。他加入国会以后的活动为他树立了政治声望,然而,克伦威尔攀  相似文献   

8.
张世芳 《华东科技》1998,(12):16-17
本文拟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探讨。 我们知道,不同的理论工作者对社会大系统的认识也是不同的。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把社会大系统分解为政治、经济、思想意识三个子系统(图一)。比如旧中国的政治为官僚政治,经济为封建地主经济,思想意识是儒家学说;在欧洲,政治是国王、贵族与教庭的联合,经济为封建领主经济,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藏族社会与傣族社会具有许多共同点,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就是其一,但是其内涵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各具特色。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形成的途径不同:二是教权与政权的关系不同;三是寺院对政治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郭嵩焘认为,要使国家强盛,得培养、任用大批人才。西方国家人才多,有用武之地,在于其教育发达,注重实学,各业兴旺,实行君王立宪制,任人唯贤。中国欲求人才之兴必须改革教育,注重实学,让妇女受教育,并进行政治制度的改良维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是在有着独特政治传统与时代境域下进行,亟待关照和处理好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政治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政治传统与现代政治的关系;政治制度与政治意识的关系;政治本土化与政治国际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进入当代社会之前,闽西客家社会是典型的封建宗法制社会。闽西客家家族形态主要表现为单姓血缘的大家族自然村和相对集中的血缘聚居形式。这种聚居形式的形成直接导致血缘宗族社会的形成,也标志着这一地区由移民社会彻底转变为定居社会。闽西客家家族具备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双重功能,为闽西客家社会的发展起过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它作为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中基层组织制度的基石,虽然也对上级行政部门负责,承担部分统治管理职能,却又不具备行政执法能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机构。其功能主要包括管理功能、组织功能和兴学育人功能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经济是基础,是第一性的,政治属于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政治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为了全面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必须研究市场经济与政治制度,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等问题。 一、市场经济与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是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上,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这里所说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就是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而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的总和就是政治体制。实践证明,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这种政治制度对于发展国民经济,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团结人民共同奋斗发挥了并正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才有希望,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14.
春秋时代的政治制度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延续,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宗法政治伦理观念仍是占统治地位的观念,权力世袭也仍然是获得政治权力的主要方式。但春秋时代是社会变革的时代,在春秋早中期已有用贤使能的现象与观念出现,其中以晋国最为典型。弃亲用羁是用贤使能的早期表现形式,是贵族政治与贤能政治的混合体,体现了用亲与用贤的尖锐矛盾。至春秋晚期,用贤使能的政治伦理观念已能为社会普遍接受了。  相似文献   

15.
在进入当代社会之前,闽西客家社会是典型的封建宗法制社会。闽西客家家族形态主要表现为单姓血缘的大家族自然村和相对集中的血缘聚居形式。这种聚居形式的形成直接导致血缘宗族社会的形成,也标志着这一地区由移民社会彻底转变为定居社会。闽西客家家族具备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双重功能,为闽西客家社会的发展起过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它作为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中基层组织制度的基石,虽然也对上级行政部门负责,承担部分统治管理职能,却又不具备行政执法能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机构。其功能主要包括管理功能、组织功能和兴学育人功能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中,郭嵩焘是一位地位重要而又久被忽视的人物,至今学术界对他仍研究论列不多。其实,他是最早对西方文化亲身加以考察的思想家、以清醒的目光看待国际现实的外交家。他对中西文化的独立思考和深刻体认,不但与当时正统的封建士大夫大相径庭,而且亦非一般洋务派人士所能望其项背。相反,他的思想,却与当时先  相似文献   

17.
政治制度不仅包括由规定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和保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具体规则等三部分所构成的基本规定,即基本的政治制度;同时也包括主要以法律法规形式表现或形成的、规范政治主体在社会生活中行为模式的附设性规定,即附设的政治制度。研究附设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构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宁 《当代地方科技》2007,(12):171-171,176
近代早期的欧洲政治形势错综复杂。传统的中世纪时期的封建领主势力和教会双重把持西欧社会的局面正在趋于瓦解,首先是封建国家赖以维持的封君封臣关系不再象过去一样具有政治上的约束力,层层分封的政治效忠关系正在被新兴的国家和君主权威所取代,传统的等级君主制向绝对君主制过渡,过去封建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小封建领主因为经济地位没落和受到新兴社会力量的挤压而日趋萎缩,这是社会政治力量的更替。其次是代表欧洲新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半个多世纪以来政治人类学对传统政治制度和现代政治制度的研究,对政治人类学进行学科界定,并从理论和现实意义两个层面说明中国需要开展政治人类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制度创新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势必要求新时期的农村政治进行民主化改革。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关键在于基层社会政治制度创新,即要重新调整乡村社会的权力配置,明确权责关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政府同农民群众之间沟通协商的机制,依法行政,提高效率,推进农村民主化的向前发展,从而达到对农村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