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为中心,探讨了郭嵩焘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观察与思考,指出郭嵩焘的政治文化心态的开放性、进步性。通过对中西社会政治制度的比较,郭嵩焘对封建君主专制弊端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简论郭嵩焘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为中心,探讨了郭嵩焘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观察与思考,指出郭嵩焘的政治文化心态的开放性、进步性。通过对中西社会政治制度的比较,郭嵩焘对封建君主专制弊端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郭嵩焘出使英法期间对西方社会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思考 ,其经济思想因此有了新的发展 ,表现出鲜明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特征 ,他要求转变传统的封建经济政策 ,鼓励私人投资 ,推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实现封建农业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转变 ,并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下的近代政治、社会与文化赵慧峰科举制度是一种用考试的办法选官取士的制度,是中国古代使用最久,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一项官员选拔制度,是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官员选拔录用办法,从隋以前的荐举到陌以...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政治文化是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区域中人们对政治的感受、态度、评价等主观意识的总和;广义的政治文化则既包括政治意识,又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们借助政治信念、政治制度和政治情感来调节人与人之间政治关系,并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政治文明是政治文化的内在价值,政治文化则是政治文明的外在形式,政治文明的发展需求和社会价值是通过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具体政治文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年吴虞政治观的大部分内容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吴虞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将儒家的礼教与封建君主专制结合起来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吴虞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支持民主共和,但当民国真正建立后又为民国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等现实而不满。即便如此,当袁世凯复辟帝制、张勋复辟威胁到民国政体时,吴虞还是站到民主共和一方,反对帝制。  相似文献   

7.
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是一场新旧政治制度之间的生死搏斗,表面上看是王权至上与国会至上之争,实际上是没落的封建贵族阶级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的大冲突。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克伦威尔扮演了一个政治、军事领导人的角色,成为一个“兼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于一身”的风云人物。他加入国会以后的活动为他树立了政治声望,然而,克伦威尔攀  相似文献   

8.
张世芳 《华东科技》1998,(12):16-17
本文拟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探讨。 我们知道,不同的理论工作者对社会大系统的认识也是不同的。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把社会大系统分解为政治、经济、思想意识三个子系统(图一)。比如旧中国的政治为官僚政治,经济为封建地主经济,思想意识是儒家学说;在欧洲,政治是国王、贵族与教庭的联合,经济为封建领主经济,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藏族社会与傣族社会具有许多共同点,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就是其一,但是其内涵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各具特色。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形成的途径不同:二是教权与政权的关系不同;三是寺院对政治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郭嵩焘认为,要使国家强盛,得培养、任用大批人才。西方国家人才多,有用武之地,在于其教育发达,注重实学,各业兴旺,实行君王立宪制,任人唯贤。中国欲求人才之兴必须改革教育,注重实学,让妇女受教育,并进行政治制度的改良维新  相似文献   

11.
郭象对《庄子》的创造性解读对后世的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郭象的“独化”思想促进了我国古代美学的形上讨论由外在的道(无)本体论到内在的心本体论演变;郭象的“独化”思想是后世封建士大夫美学的哲学滥觞。对郭象美学思想的发掘,有助于更好地梳理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变化的一些脉络。  相似文献   

12.
《孔乙己》的主旨并不是反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制度,不是表现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也不是表现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孔乙己》中最基本的情感体验是孤独与虚无,它是困扰了鲁迅一生的森森鬼气的形象化。  相似文献   

13.
陆贽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限制封建地主滥占土地的主张,保护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他要求统治者对百姓轻敛薄赋,“敛其余财”,“资国”要建立在“养民”的基础上。同时他还要求政府“量入制出”,使财政收入与开支保持相对平衡,节约其用,尽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这也就是他“民为邦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孙诒让辉煌的一生中涌动着两大文明劲流——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他在传统文明上的高深造诣使他成为传统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而他在西方文明上的广博汲取使他成为清末从故纸堆走向与时俱进的一代先贤.西方文明提升了他的思想和拓展了他的实践,开拓他后半生人生社会价值的效度。  相似文献   

15.
郭纲琳     
郭纲琳烈士是我党的优秀女战士,共青团的好干部。1934年在上海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与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长达四年之久。1937年被敌人枪杀在南京雨花台,年仅二十七岁。本文详细介绍了郭纲琳烈士冲破封建大家庭藩篱,踏上革命征途,并与敌人英勇斗争的可歌可泣的事绩。  相似文献   

16.
郭云策论     
郭云策是东平文学度文化的建设者。多年来,他致力于文学创作度东平文化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的“离去”和“归束”的文学主题,一方面,显示了清醒的生命意识和对未来的憧憬追求;另一方面。表达了对家乡的挚爱。同时,也凸现了他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选择上的矛盾。以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为背景来看,郭云策所做出的文学及文化建设的努力,形成了极其典型意义的“郭云策现象”和“郭云策层次”。  相似文献   

17.
易卜生《玩偶之家》与女主人公娜拉的形象给了郭沫若宝贵的启迪。他的历史剧代表作《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中的主人公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娜拉的叛逆性格,是娜拉带郭沫若走近易卜生,而这其中的距离远近又与郭沫若本身的思想个性不无关联。从易、郭剧作中个人主义的人物风采,以及易、郭两人的女性观,探讨了易卜生对郭沫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胡远俊 《新余高专学报》2013,18(4):50-51,56
秦的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宗法化导致中国官僚阶层普遍的奴仆化,他们缺乏独立的人格,逐渐匍匐在专制王权的脚下。《史记·李斯列传》是《史记》中的精彩篇章,它记述了李斯由一个闾巷布衣依附王权升至丞相的飞腾历程,但最终在封建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中被陷害致死的悲惨故事。李斯依附王权企图维护自身权势但最终为专制王权所毁足,他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悲剧,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19.
李杭育是新时期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其“葛川江系列小说”对民族文化中的下述负面因子进行了呈现并给予了揭示、批判:守旧、落后;自私、势利、世俗;蒙昧、迷信、封建。对于传统文化中负面因子的消亡,李杭育表现出的是称道:认可的价值态度。  相似文献   

20.
鲁迅小说中的封建礼教叛逆者在进行了短暂的"突外"行动后,在社会现实中纷纷"归化".这体现了鲁迅对健全社会、理想人性、个人责任、文化批评等问题的深刻认知,也体现了他敢于直面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