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菜蛾抗药性及治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菜蛾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蔬菜重要害虫,已报道小菜蛾对50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及苏云金杆菌(Bt)类等杀虫剂.阐述了国内外及云南省小菜蛾抗药性的研究概况,包括小菜蛾抗性发展、抗性稳定性、抗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对云南省小菜蛾抗药性的治理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小菜蛾作为各种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对多种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农用抗生素甚至植物源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本文就小菜蛾的抗药性的形成与发展、杀虫剂之间的交互抗性、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及分子、遗传机制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福州地区田间小莱蛾Plutella xylostessa L.已对水胺硫磷、克百威、敌敌畏和三唑磷产生高抗,抗性倍数分别为23.52、28.41、16.06和23.43倍.抗性小菜蛾幼虫体内AchE的Km和Vmax值分别为敏感185和0.63倍.水胺硫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敌敌畏对敏感小菜蛾AchE的Ki值分别为抗性的58.75、30.33、198. 87和36.32倍.作者认为AchE对有机磷及氨基甲酸敏感性的降低应是小菜蛾对该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昆虫体内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抗性机制,即基因扩增引起的抗药性和杀虫剂引起的抗药性。前者可遗传,后者虽不遗传,但能加速抗性发展和产生交叉抗性。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昆虫体内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抗性机制,即基因扩增引起的抗药性(pre-adaptive)和杀虫剂诱导引起的抗药性(post—adaptive)。前者可遗传,后者虽不遗传,但能加速抗性发展和产生交叉抗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观点认为,一种昆虫病毒只能防控一种害虫,广谱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 MNPV)杀虫剂的开发改变了这一传统观念。该体病毒杀虫剂可防治32种以上鳞翅目害虫,尤其对我国重要抗性农业害虫小菜蛾、地老虎、甜菜夜蛾、棉铃虫、烟青虫、甘蓝夜蛾、粘虫等有很好的防控效果。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制出一种广谱昆虫杆状病毒生物杀虫剂,并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千吨级昆虫病毒杀虫剂生产线,年产制剂超过600吨。在全国21个省(市、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控制抗性小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等重要农业害虫,年应用面积超过600万亩,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年产量和年应用面积最大的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各地小菜蛾对不同类型杀虫剂抗性水平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斌  郭莹 《武夷科学》2003,19(1):45-47
本文采用点滴法,比较了福建省福州、南平、厦门、龙岩等地田间小菜蛾对不同类型杀虫剂代表品种的抗性差异,并运用Shannon—Weaver的多样性指数(H’)来作为不同地方种群小菜蛾杂合度的判定指标,对其种群组成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厦门的种群在对菊酯与有机磷上种群杂合度较高,处于较敏感水平。对阿维茵素,福州种群与厦门种群组成相似,抗性水平相当。而龙岩种群抗性杂合度与频率相对较低,正处于发展中。  相似文献   

8.
用定虫隆对小菜蛾进行抗性选育,结果表明:F1~5仍属敏感状态,F6的敏感性已下降,F7~10达到低水平抗性,F11~13达中等水平抗性。从F14开始停止汰选,无毒饲养到F20,具有明显的抗性衰退现象。以对定虫隆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小菜蛾种群测定3种增效剂对定虫隆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对F0代,TPP对定虫隆是负增效作用或几乎没有增效作用,SV 1和PBO对定虫隆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对F13代和F20代,3种增效剂均有增效作用,但以SV 1和PBO的增效作用更明显,最高增效倍数分别为24.26和13.79;增效剂的比例不同,增效的幅度也不同,质量比为5∶1的混配增效作用比3∶1的更明显,增效倍数随小菜蛾对定虫隆抗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小菜蛾(Plulello Xylostella)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特别是夏秋高温干旱时期,常导致该虫大发生。由于小菜蛾个体小,有假死性,且对常规农药产生抗性,所以给蔬菜生产带来很大危害。为寻求、筛选高效低毒的无公害杀虫剂,我们进行此项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春油菜小菜蛾的抗药性现状,用浸叶法测定了小菜蛾对9种不同农药的抗性倍数。结果表明:湟中点的小菜蛾对2%阿维菌素乳油、3%Bt可湿性粉剂、2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氯虫苯甲酰胺乳油、2.5%%多杀菌素悬浮剂、10%溴虫腈乳油、5%啶虫隆乳油、20%丁醚脲乳油、5%茚虫威乳油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50,35.50,26.12,44.40,2.67,3.93,24.58,5.34,40.17;互助点的小菜蛾对这9种农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4.98,35.00,42.25,51.61,5.75,3.50,18.33,6.43,57.65。湟中点的小菜蛾,对多杀菌素是敏感的,对溴虫腈的敏感性是下降的,对阿维菌素和丁醚脲产生低水平抗性,对Bt、高效氯氰菊酯、啶虫隆、茚虫威产生中等抗性水平,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高水平抗性;互助点的小菜蛾,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产生高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啶虫隆产生中等抗性水平,对多杀菌素、溴虫腈、丁醚脲产生低水平抗性。  相似文献   

11.
安打农药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新的高效杀虫剂,有效成份是茚虫威。通过阻止钠离子流入神经细胞干扰钠离子通道从而引起害虫麻痹而死亡。药剂主要通过害虫取吃,及由害虫的体壁渗透至体内。其中毒后典型症状表现为行为失调,神经麻痹。 安打的杀虫作用机理不同其它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多种  相似文献   

12.
将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发展及周期性轮换使用杀虫剂引入具有不同时刻脉冲作用的综合害虫治理模型,利用脉冲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给出害虫根除周期解存在及全局吸引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3.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与艾氏剂环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室内选育119代的抗杀虫双、抗杀螟丹小菜蛾品系和敏感品系,研究了各杂交世代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敏感性.通过反复回交建立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的近等基因系.测定了各杂交世代和近等基因系的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抗性品系和抗性近等基因系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性比敏感品系高,杀虫双、杀螟丹抗性品系和杀虫双、杀螟丹抗性近等基因系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62、1.83、1.56和1.97倍,因此,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性提高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10种杀虫剂对小菜蛾幼虫和小菜蛾绒茧蜂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素、阿维菌素、功高、锐劲特和除尽对小菜蛾具有较高的毒力,其中印楝素的毒力最高,其LC50值为1.82mg·L-1。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绒茧蜂的毒力最低,其LC50值为114.42mg·L-1。印楝素、阿维菌素、锐劲特、除尽等4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绒茧蜂的选择指数均大于1,对天敌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小菜蛾对杀虫双抗性遗传的RD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DA 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初步研究了小菜蛾两个品系,敏感品系和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之间基因组的差异,用敏感品系作为驱动扩增子(driver),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作为检验扩增子(tester),通过四轮消减杂交后,得到两个差异片段,范围在150bp至300bp之间,初步判断这些片段何能与小菜蛾杀虫双抗性的遗传分子基础相关。  相似文献   

16.
脂氧合酶--植物抗胁迫响应的关键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抗胁迫响应中。脂氧合酶途径在抗性机制中非常重要.脂氧合酶是一种非血红素铁蛋白,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催化含有顺,顺-1,4-戊二烯结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加合氧分子,生成具有共轭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物及其一系列次生产物,如C3-,C6-,C9-和C12-醛、酮、醇、酸、酯等低分子量易挥发产物。它们和茉莉酸(茉莉酸甲酯)等构成植物抗性系统的信号分子诱导抗性蛋白合成及一系列抗胁迫反应.本文详述了脂氧合酶的结构、特性、作用机理、生理作用、活性测定方法和人工模拟。  相似文献   

17.
采集福建省 7个地市的小菜蛾于室内饲养 1代 ,用浸叶法测定其 3龄幼虫对杀虫毒素 Bt A及其单体组分即苏云金芽孢杆菌 (Bt)伴孢晶体和阿维菌素 (Avermectin B1)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 ,Bt A对不同来源的小菜蛾处理 4 8h的 L C5 0变化范围是 0 .80 - 4.6 7μg/ m L ,与室内种群的 L C5 0比值是 1.18- 6 .85 ,其中以福州、泉州和厦门的 LC50 比值较高。Bt的 L C50 变化范围是 2 .4 2 - 2 3.82 μg/ m L,与室内种群的 L C50 比值是 1.2 2 - 11.97,其中以福州、莆田和厦门的抗性较高。阿维菌素的 LC50 变化范围是 0 .6 6 - 2 .0 0 μg/ m L,与室内种群的 LC50 比值是 1.5 8- 4.70 ,其中福州、莆田和南平的抗性较高。不同地区小菜蛾的繁殖力则无显著差异 ,均在 2 2 0粒 /雌左右。  相似文献   

18.
《创新科技》2007,(2):59-59
<正>成果简介噻唑硫磷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性能优良的杀线虫剂。突出的优点是与传统的有机磷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噻唑硫磷具有三元不对称结构,又带有杂环基团,其杀虫、杀线虫效果好,易降解、残留期短,且对于传统杀虫剂产生抗性的一些害虫具有很高的活性,且目前国内还未见有开发生产,主要靠进口,无专利纠纷。  相似文献   

19.
在后基因组时代,天然产物挖掘因其巨大的应用前景一直备受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人员关注。随着研究者对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海量的基因组数据中挖掘生物合成基因簇,并从中筛选新天然产物的研究策略,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众多的天然产物挖掘方法中,以自抗性基因为导向的挖掘,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天然产物合成途径的视角和一种高效的挖掘策略,筛选到的天然产物通常也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重点介绍了天然产物的4种典型的自抗性机制,介绍了现有的抗性基因数据库,举例阐述了近几年出现的自抗性基因导向的天然产物挖掘策略,对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微生物源天然产物的挖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分月扇舟蛾是危害杨树的一种食叶害虫,对杨树人工林构成严重的威胁.通过抗性树种的选择、灯光诱杀、人工收集以及使用化学杀虫剂等技术措施,可有效地防治分月扇舟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