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建筑工业化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拓展钢框架-钢板墙结构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2种典型结构体系在高烈度区的应用,以某高烈度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为结构方案原型,分别对其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反应谱抗震设计,并补充了弹性动力时程分析验算,同时对比分析了罕遇地震下2种结构的弹塑性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钢框架-钢板墙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侧移模式呈弯曲型,塑性铰主要出现在钢板墙附近的梁端和柱端,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体系侧移模式呈剪切型,塑性铰主要出现在结构中间层的梁端。2种结构体系均能够满足预期的抗震设计要求,适用于高烈度区的多高层民用建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高烈度地区电厂主厂房框架-支撑钢结构,采取不同支撑布置形式时动力特性、地震作用、抗震性能差异,对消除主厂房框架过多冗余度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了高烈度地区主厂房合理的适量支撑布置原则,并验证其抗震性能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孟维华 《甘肃科技》2013,29(10):124-126
通过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在高烈度地区的对比试算,研究了3种结构体系在多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征和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特征,结果表明,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解决了设计中多层及小高层建筑在高烈度区结构选型困难的问题,为该类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烈度震区简支梁采用抗震体系对桥梁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为高烈度震区简支梁抗震设计提供依据.方法以雅万高铁32 m简支梁为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比采用延性抗震体系简支梁桥以及采用减隔震体系简支梁桥在抗震性能上的差异.并对两种方案工程造价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延性抗震体系的简支梁桥,虽然支座造价略便宜,但桩基长度和配筋均大于减隔震体系的简支梁桥,减隔震体系在造价上更优;同时,采用减隔震体系桥梁在罕遇地震下仅支座锚栓发生剪断,桥梁整体保持弹性,相比抗震性能更优.结论综合造价及抗震性能,推荐高烈度震区高速铁路简支梁桥优先采用减隔震体系.  相似文献   

5.
多遇地震作用下错层框架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静力非线性分析,对10层钢筋混凝土错层框架在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数值分析中采用了基于纤维模型有限单元柔度法。分析结果表明,抗震设防烈度越高,弹性和非线性情况下的层间位移角误差越大,建议高设防烈度的结构或者重要及布置复杂的结构对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值进行修正。对于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从计算结果看,由于设计的刚度较大,余量克足,没有明显的薄弱部位,因此1/550的层问位移角限值即使为非线性计算结果也完全可以满足。  相似文献   

6.
在设防烈度为6、7度时,底框-抗震墙结构的房屋平方米造价比全框架-剪力墙结构节省15%~30%,而在设防烈度为8度时,底框-抗震墙结构的房屋平方米造价和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平方米造价几乎接近,从这个角度分析,在设防烈度8度区应昼避免采用底框-抗震墙这种结构形式,抗震性能不好,又不省钱,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一榀现浇框架(XJJD1)、一榀预应力装配框架(ZPJD1)和一榀附加阻尼器的预应力装配框架(ZPZNJD1)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深入研究了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附加适当的阻尼耗能装置措施后在高烈度地区同样有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一个1/4缩尺8层框架结构的模型,对其进行模拟地震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依次对整体结构进行8度多遇烈度、8度基本烈度、8度罕遇烈度以及更强烈度的地震输入,研究整体结构的破坏模式与抗震性能,并进行整体结构弹塑性时程计算以及易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再生混凝土8层框架破坏模式为强柱弱梁破坏模式;在多遇烈度和罕遇烈度阶段,层间位移角均小于规范限值,满足8度抗震设防要求;半再生混凝土8层框架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在多遇烈度下,该结构超越正常使用状态(层间位移角为1/550)概率为79.30%,但在罕遇烈度下,超越生命安全状态(层间位移角为1/50)概率为32.29%,表明该结构依概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12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墙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及弹塑性理论分析,研究了该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及破坏形式.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拥有优越的建筑功能,在地震作用下呈弯剪型变形特征,传力明确,受力合理,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较强的抵御罕遇地震的能力,满足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适于在中高层住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葛鹏 《科技信息》2012,(16):387-387
本文分析了一个钢框架-支撑结构在遭遇高于其地震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结果表明钢框架-支撑结构的层间侧移、顶点位移、框架梁的抗弯强度等均仍能满足设计要求,钢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根据市场需求,在高烈度地区建设的大型发电厂项目数量呈增加趋势,电厂主厂房结构抗震性能及经济性是设计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将探讨将屈曲约束支撑应用到高烈度地区电厂钢结构主厂房的可行性。通过对设置屈曲约束支撑的钢结构主厂房弹性阶段及弹塑性阶段分析结果,探讨屈曲约束支撑合理的布置方式、结构抗震性能提升情况、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烈度山区桥梁的抗震问题,以高烈度山区的中等跨径钢-混组合梁桥——云南省天生大桥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合理抗震结构体系布置。建议了山区桥梁的抗震评估分析流程,提出了6种抗震基本体系,并考虑各构件的非线性特征,采用桥梁抗震专用软件OpenSees建立了各体系的全桥精细化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模型;考虑地震波的不确定性,从PEER数据库中共选择了100条不同强度范围的地震波,对依托工程的基本抗震体系进行了全过程非线性时程分析;利用获得的非线性分析结果,基于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分别建立了构件、系统易损性关系曲线,从损伤概率上对该桥梁抗震性能及危险构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支座和挡块属于抗震体系的关键构件,支座的易损性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大逐步高于其他各类危险构件,挡块的损伤概率也较高;设置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和挡块后能有效降低各构件的损伤概率,并有效提高系统的抗震性能,对结构抗震有利;综合考虑构件易损性和系统易损性,推荐采用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及双层挡块的抗震设防措施作为依托工程的最终抗震体系。提出的桥梁合理抗震体系的概念和相应的抗震评估分析流程,可为高烈度山区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要求的分析,从底部框架抗震墙设计、过渡层设计出发,给出了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注重概念设计、控制侧移刚度比、使结构体系合理等。合理设计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具有较大的抗震能力和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巨型框架-耗能支撑结构新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现有的巨型结构体系的类型,在吸取巨型框架结构体系和巨型桁架结构体系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巨型框架—支撑结构体系.为了提高巨型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结合当今耗能减震技术的发展而提出巨型框架—耗能支撑结构新体系,并指出该体系在设计和应用中应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结构体系是由上、下两部分抗震性能相差较大的两种结构组成的。分析了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特点、房屋的平面布置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进行了某框架-核心筒超限高层基于抗震性能的设计分析。多遇地震下,进行反应谱分析与弹性时程分析;设防烈度地震下,进行中震弹性与中震不屈服复核;罕遇地震下,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发现结构潜在的破坏机制,针对性地加强薄弱部位,改善结构抗震性能。该工程通过三个水准地震作用分析,基本实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烈度地区高桩码头结构抗震计算的问题,本文依托某高烈度地区高桩码头,首先,采用传统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对该码头进行计算;其次,运用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针对不同的码头性能水平,对高桩码头进行抗震计算。结果表明:在高烈度震区,采用传统的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过于保守,不能满足结构稳定性、钢管屈曲校核等要求;按照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以满足相应的地震作用要求,能够较好的反映地震对高桩码头结构的作用。因此,基于性能的计算方法更符合性能化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为我国高桩码头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抗震设计规范 ,以基工程设计为例 ,提出了五个“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设计方案 ,并对其进行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 ,选择了较合理的结构方案 ,同时加强过渡层的刚度并采取了若干结构抗震措施 ,提高了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多发、山区坡面陡峻处的公路简支梁桥下部结构多采用抗震能力好的独柱空心薄壁墩。通过对独柱空心薄壁墩采用Euler-Bernoulli梁理论和Timoshenko梁理论研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结构的静力和动力分析,对比研究剪切变形对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高烈度地区简支体系桥梁独柱空心薄壁墩剪切变形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精度高、速度快,对高烈度地区公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子结构概念和矩阵位移法,以结构造价最小为目标函数,抗震墙的片数和厚度、框架柱截面边长为设计变量,我国高层建筑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地震区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抗震墙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研制了结构优化设计电子计算机程序。文章探讨了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优化设计的可行域分布,研究了结构造价与抗震墙刚度的关系及如何实现抗震墙的最优配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