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豚鼠离体小肠电活动与机械收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肠电活动和环肌张力、纵肌张力为指标,用同步记录的方法研究了豚鼠离体小肠电活动与环肌张力、纵肌张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豚鼠离体小肠的电活动包括慢波与峰波;(2)豚鼠离体小肠始终存在着节律性张力活动,其环肌收缩与纵肌收缩的关系表现为拮抗收缩、共同收缩、交互抑制等形式;(3)峰波可增加收缩力,峰波的个数、振幅与小肠张力呈正变关系,尤其与环肌收缩的对应关系更为显著.(4)慢波可触发收缩,尤其是纵肌收缩.在没有峰波仅有慢波时,亦可有收缩活动甚至活跃的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2.
以小肠电和小肠纵肌张力为指标,用同步记录法研究了中国大统离体小肠电活动与纵肌张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大鲵离休小肠的电活动包括慢波及峰波。慢波形态不规则,波与波之间界线不清;峰波呈单个或簇状,负载于慢波之上。②大鲵离体小肠张力活动始终存在,但节律很慢,一般为0.4~1.3次/min(平均0.84±0.28次/min)。小肠电峰波的个数、振幅与小肠张力的相关现象不明确。慢波亦可触发纵肌收缩,在无峰波而仅有慢波时,仍可有节律性甚至活跃的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3.
以小肠电和环肌张力、纵肌张力为指标,用同步记录的方法研究了烟碱和吗啡对豚鼠离体小肠电活动和张力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烟碱对小肠电和张力活动的影响与乙酰胆碱相类似,即具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而吗啡的影响则相反,即对小肠电与张力均具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此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甚至出现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鲵小肠电和小肠运动的神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肠电和小肠纵肌张力为指标,通过观察经典神经递质及其阻断剂的效应,探讨了中国大鲵小肠电和小肠运动的神经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5.
枳实对大鼠离体小肠平滑肌条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大鼠小肠纵行肌条的收缩活动为指标,观察了枳实对大鼠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枳实明显减小大鼠小肠纵行肌条的收缩波平均振幅,但不影响小肠纵行肌张力及收缩波频率.六烃季胺、心得安、消炎痛、LNNA不影响枳实对小肠纵行肌条的抑制作用,而酚妥拉明可部分拮抗枳实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枳实明显抑制大鼠离体小肠纵行肌的收缩活动,该作用可能部分经由肾上腺素能α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6.
二氢吡啶对绵羊小肠移行性综合肌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浆膜表面埋植双极引导电极,多道电极同时记录法,测定了二氢吡啶对绵羊小肠移行性综合机电(MMC)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氢吡啶能够显著提高十二脂肠MMC的峰电峰值(P<0.01),空肠(P<0.05)MMCⅡ相时程,能够显著缩短回肠MMCⅡ相时程(P<0.01),同时能够使十二指肠MMC的央电峰值(P<0.05),峰电频率(P<0.01)显著增加,MMC活动比率(MR)增加193.20%(1.47%,11.34%);使空肠MMC的峰电峰值明显减弱(P<0.01),峰电频率著增加(P<0.05),而空肠MR增加了105.68%(10.73%,11.34%);使回肠峰电频率显增加(P<0.05),MR增加143.89%(17.09%,24.59%)。二氢吡啶能够显著的增强小肠的肌电活动,并能减缓小肠食糜后移,有利于小肠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离子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四乙胺、异博定、硝普钠对豚鼠离体小肠电活动与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河豚毒素、四乙胺、异博定、硝普钠均不同程度地抑制动作电位与肠肌张力,其中对动作电位的抑制作用是四乙胺>异博定>河豚毒素>硝普钠;对肠肌张力的抑制,在环行肌其抑制作用是河豚毒素>四乙胺>异博定>硝普钠,在纵行肌则是异博定>河豚毒素>硝普钠>四乙胺,这一结果提示:动作电位的形成与Na~+、K~+、Ca~(2+)的跨膜运动均有一定关系,而环肌与纵肌收缩反应的差异可能与肌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分布和敏感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8.
用Gros浸银法对1d,7d,21d,42d,70d和成鸡的小肠肌间神经丛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鸡小肠肌间神经丛的胚后发育随着鸡的个体发育而逐渐完善,纤维束逐渐密集,神经节逐渐增大,其中细胞数目也呈递增趋势.在42d鸡的肠神经丛内,大的Dogiel细胞已趋成熟.70d鸡的肌间神经丛已与成鸡相似.  相似文献   

9.
采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法对草鱼、牛蛙、家鸡和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OS阳性产物在草鱼肌间神经丛中未见分布,而在其它几类动物中阳性反应明显.但在不同动物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密度及神经纤维的分布存在差异.在牛蛙、家鸡和大鼠的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从分散到集中,形态呈现由不规则形到规则形再到不规则形的复杂变化;神经节从无到有,神经网络由不发达趋于发达;而在每种动物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沿肠道由前向后基本呈上升趋势,这种节段性的差异牛蛙极显著,家鸡和大鼠则不甚显著.实验结果提示,随着动物的进化,一氧化氮能神经元在肠肌间神经丛中的分布也更加复杂而有序,从而使胃肠道的调节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0.
小肠肌间神经丛的比较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gross浸银法观察比较了鲤鱼、大鲵、大蟾蜍、蝮蛇和鸡的小肠肌间神经丛中纤维束和神经节.结果表明,随着动物从低等到高等,肌间神经丛由简单到复杂,神经节逐渐形成,神经元由分散到集中,其类型由单一到多样.神经丛中小细胞存在于各类脊椎动物,大的Dogiel细胞在两栖动物出现,在爬行类和鸟类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11.
改进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提取咖啡因常用的5种方法:"茶叶中加入生石灰在索氏提取器中用95%乙醇提取-升华法"、"茶叶中加入生石灰95%乙醇回流浸取-升华法"、"将茶叶在热水溶解浸取-氯仿萃取法"、"碳酸钠水溶液热浸取二氯甲烷萃取法"、"直接升华法",作者对提取咖啡因方法进行了实际比较,发现在茶叶末中混合一定量的碱碳酸钠,会改善咖啡因的收率,增强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2.
苦茶Camellia assamica var kucha Chang et Wang的嘌呤生物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重量法和柱层析法从苦茶Camellia assamica varkucha Chang et Wang 的嫩梢中分离出3 种嘌呤生物碱, 经薄层层析、熔点测定、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和质谱等对其结构的测定,鉴定为咖啡碱、1 , 3 , 7 , 9四甲基尿酸和可可碱, 其百分含量分别为088% , 084 % 和029 % . 样品水提物经氯仿萃取后直接由高压液相色谱分析, 测得苦茶含咖啡碱1932 9% ,四甲基尿酸1294 1 % , 可可碱0585 5 % , 茶叶碱0012 8% . 这是茶组植物中嘌呤生物碱新的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3.
青皮和陈皮对大鼠小肠纵行肌条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把大鼠离体小肠纵行肌条安置在灌流肌槽中 ,记录肌条自发收缩活动的变化 ,比较青皮和陈皮对各肌条运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青皮的作用机制 .青皮 (p H 5 .0 )和陈皮 (p H 5 .8)均明显减小各肌条的收缩波平均振幅 ,且青皮的作用比陈皮强 .中性青皮减小各肌条的收缩波平均振幅 ,但中性陈皮只减小十二指肠肌条的收缩波平均振幅 .酚妥拉明可部分阻断青皮 (p H7.4 )对回肠纵行肌条的抑制作用 (由加酚妥拉明之前的 - 6 7.3%± 5 .5 %减小为 - 4 4 .0 %± 3.2 % ,p <0 .0 0 5 ) ,六烃季胺、心得安、消炎痛、L- NNA不影响青皮的作用 .结果表明 :青皮和陈皮同为柑橘的果皮 ,但青皮对大鼠小肠纵行肌条的抑制作用比陈皮强 .青皮对回肠纵行肌条的抑制效应可能部分经由肾上腺素能α受体介导 ,对其他部位肌条的抑制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茯砖茶属于黑茶中的珍贵品种,为后发酵茶,具有极特殊的发花工艺。其特别风味和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为茯砖茶得到更好地研究与开发,就茯砖茶所富含的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咖啡碱等多种成分及其减肥降脂、降血糖、抗氧化等保健功效进行综述,同时探讨了目前茯砖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茯砖茶未来的发展前景,对茯砖茶的进一步加工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研究不同温度下硒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并通过计算二者相互作用时的热力学参数及检测硒酸钠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对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硒酸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猝灭效应,二者反应形成复合物,硒酸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方式属于静态猝灭;硒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靠静电相互作用力结合,且相互作用是自发进行的,二者的结合位点约为1。  相似文献   

16.
The benefits of tea for human health are widely accepted all over the world. L-Theanine, a nonprotein amino acid found in tea plants, is the major tea component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unique pleasing taste of tea. L-Theanine has been shown to promote relaxation, enhance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act antagonistically against the excitement induced by caffeine. Recently, it was found that L-Theanine had inhibitory effect on nicotine dependenc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neuro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L-Theanine and discusses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L-Theanine on nicotine dependence.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3个茶树品种健康及受害新梢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咖啡因、没食子酸及儿茶素组分(EGC、EC、C、ECG和EGCG),通过分析品种生化成分与绿盲蝽危害指数的相关系数及绿盲蝽取食后茶树生化成分的变化,探明茶树特征性生化成分与绿盲蝽的互作影响.结果表明:茶树特征性生化成分与绿盲蝽危害程度存在紧密联系,咖啡因和没食子酸含量与绿盲蝽危害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游离氨基酸和EGC含量与绿盲蝽危害指数呈现一定正相关;绿盲蝽取食后,叶片生化成分含量出现显著变化,咖啡因含量上升,没食子酸含量下降.咖啡因是茶树抗绿盲蝽的关键生化成分,受害最轻的苔选0310中咖啡因含量最高的,且取食后增加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