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研究穿越粉煤灰沉淀池场区的某高速公路路基处理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了粉煤灰场区的工程性状和承载特性,并对粉煤灰用于路床填筑材料时的施工配合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孔隙比大,黏聚力低,渗水性较好,适宜采用强夯法加固处理。强夯法加固处理后粉煤灰沉淀池场区最大压实度可达93%,其承载力特征值约为加固前场区承载力特征值的1. 9倍。粉煤灰填筑路床区时,采用粉煤灰∶黏性土为7∶3,外掺水泥为5%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可满足粉煤灰路堤压实度96%以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强夯法处理路基的加固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中,为了及时掌握和了解强夯加固深度,并对加固效果进行正确评估,利用测振仪进行现场测振,通过对测得的振动波参数进行数值分析,获得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计算公式,同时利用重力触探方法对强夯后路基承载力进行平行检验.结果表明,有效加固深度计算公式与经验公式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测振仪测控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加固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强夯法加固未经级配、粒径大小不一的抛填片石填筑的铁路路基的经验较少,本文通过强夯法对采用类似填料的大的场地的强夯加固效果的经验借鉴,对采用抛填片石的路基进行加固,并对强夯后地基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及后期观测,验证了强夯法处理后的抛填片石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后期没有发生不均匀及大的沉降。  相似文献   

4.
路基强夯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冕  王海舟 《科技资讯》2008,(12):31-32
强夯法亦称为动力固结法,适用于砾类土、砂类土、低饱和度的粘质土和粉质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路基。本文从路基强夯技术的概念及其优点出发,分析了路基强夯法加固机理及其加固深度影响因素、强夯法加固路基的施工程序及其要点以及强夯法加固路基施工中的质量保证措施等。  相似文献   

5.
利用风化花岗岩混合料,对潍坊市郊区深坑中高填路堤进行分层强夯填筑,通过不同夯击能下的强夯土体变形试验,确定了关键施工参数.采用压实度、载荷试验和瑞利面波等原位测试手段测定了强夯前后路基的压实程度和力学性能,显示强夯施工后填料层变形模量能普遍提高1.6—3.5倍,锤底下填料层的变形模量要大于地表夯点间的变形模量,干密度和孔隙比数值变化也反映类似规律.在填土深度5m范围内,夯后面波速度明显提高,达到240—320m/s左右,加固效果明显.建立了瑞利波波速和土基变形模量以及干密度间的表达式,达到快速检测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和评价路基整体质量与力学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王敏 《科技信息》2013,(10):397-398
本文以榆佳高速公路软弱地基强夯法处理为工程实例,研究了强夯法加固非饱和土及加固饱和土的基本原理,并从强夯法设计参数入手,分析了各参数的设计方法及参数对强夯效果的影响。同时,以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对强夯加固效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7.
罗成斌 《科技信息》2011,(21):324-324,339
本文主要结合某高速公路路线施工案例,主要从路基施工前期准备、路基填筑施工、路堑施工、路基加固和防护工程施工等方面对某合同段的路基施工技术工艺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高速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填筑施工的经验,论述了其施工质量对工程使用的影响,分析了软土路基填筑质量和稳定,提出了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贝登荣 《科技资讯》2008,(35):81-81
强夯法在实践中被证实是较好的地基加固方法之一,但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和缺乏系统的强夯现场试验以及必要的室内精确实验,有关强夯理论还不完善,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强夯设计还于经验设计阶段。因此,对强夯法处治地基的加固机理和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和总结是有一定意义的。本文结合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图勘察、设计与施工的工程实践论述和总结用强夯法处治地基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10.
以金武高速公路路基工程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为例,主要对风积沙填筑路基压实试验进行分析,应用合理的试验检测方法,有效指导风积沙路基施工压实,确保了施工质量。为沙漠地区风积沙填筑路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压实参数,积累了经验,其结果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厦门至昆明国家重点公路干线预应力锚索在高陡边坡防护中的设计与施工,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在该工程中的设计、施工及试验张拉工艺,通过锚杆基本试验,得出了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锚杆的荷载一位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锚杆孔粘结强度与安全系数均满足设计要求,锚杆施工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强夯置换碎石墩的加固机理,强夯置换处理沿海地区软土地基的方法、施工工艺,经治理后的软土地基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CFG桩在高速公路桥头深厚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FG桩的施工方法,分析了CFG桩的成桩质量,同时进行了CFG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CFG桩桩身连续,强度高,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质量良好,保证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处理高速公路桥头深厚软土地基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尹中高速公路的地基土稳定性不能满足公路工程的要求,为了掌握该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变形特征,采用有限元软件NCAP-2D对尹中高速公路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桩间距、断桩两种情况下的破坏、位移特征。结果表明,旋喷桩桩顶处于塑性状态,旋喷桩桩顶侧向位移大于桩底,增加了基础的稳定性;当桩间距变化时,桩顶土和桩间土的塑形区范围、位移量呈正相关变化,桩顶附近发生塑性破坏的敏感区域;有断桩时,塑形区在断桩处分布范围明显较大,影响地基加固效果。所得结果对于此类公路的建设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植物根系的加筋作用对浅埋公路隧道施工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不同类型植物根系的加筋效果,分别采用浅根加筋和深根锚固及其联合加筋模型,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对比研究发现:植物根系的浅层加筋作用以及存在主根、侧根和须根的木本植物根系联合加筋作用对于软弱岩体浅埋公路隧道的施工稳定能够产生积极有利影响,而单纯主根型木本植物根系加筋对浅埋隧道施工稳定的影响不明显.对于浅层加筋来说,当隧道的埋深在植物根系影响深度范围之内时,植物根系的加筋作用对浅埋隧道施工稳定的影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榀单跨3层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拟动力试验,文章研究了预压装配式框架的动力性能、变形能力及破坏机制。研究表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很强的变形恢复能力,框架整体刚度未出现明显退化,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中震变形要求。在预应力筋的约束下,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梁端,且节点核心区未见细微裂缝,可实现"强柱弱梁"及"强节点"的设计要求。采用结构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en,对试验框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求出其位移反应,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12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墙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及弹塑性理论分析,研究了该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及破坏形式.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拥有优越的建筑功能,在地震作用下呈弯剪型变形特征,传力明确,受力合理,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较强的抵御罕遇地震的能力,满足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适于在中高层住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公路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现行施工图中跨径和钢筋用量进行了分析,对跨径不统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碎石桩加固地基的原理,通过实例说明桩间土标准贯入试验、桩身动力触探试验和复核地基静荷载试验检测碎石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振冲碎石桩设计方法、施工工艺以及工程质量控制等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振冲碎石桩在京珠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固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