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本文实验证明:醇、醚、羟基醚等溶剂能促进碘正辛烷及溴正辛烷与锡直接反应,同时比较了乙二醇、乙二醇乙醚、一缩二乙二醇、二乙二醇二甲醚、正戊醇与正丁醚等六种溶剂对反应的影响,找出了合成二碘-二-正辛基锡及二溴-二-正辛基锡比较适宜的合成条件。(2)合成了四种二-正辛基锡有机酸酯,并初步试验了它们的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2.
一缩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制的高分子固载化螯合钛酸酯催化合成一缩二乙二醇(俗称二甘醇)二苯甲酸酯(DEDB)。通过试验确定了合成DEDB的适宜的工艺条件为:n(一缩二乙二醇):n(苯甲酸)=1.0:2.1,催化剂用量为0.41%,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210℃,产率达96.5%。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易与产品酯分离,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采用新工艺--水相法合成双(β-丁氧甲酰乙基)锡二(巯基乙酸异辛酯)的合成条件.产品用IR光谱及元素分析表征,并用DTA技术比较了原料及产品的热性能.结果表明,选用30%Na2CO3,溶液,温度控制在60℃,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反应液pH值为6~7,恒温反应6h后,所得反应产物中锡含量为13.63%,收率可达97.7%,经DTA检测得产品热分解温度为232℃.此外,经理论计算得产品分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307.53kJ·mol-1,比作为原料的酯基氯化锡的分解反应表现活化能(111.24kJ·mol-1)大196.29kJ·mol-1,说明所得产品的热性能优于酯基氧化锡.毒性检测结果表明双(β-丁氧甲酰乙基)锡二(巯基乙酸异辛酯)为低毒产品.  相似文献   

4.
对732*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酯化合成丙烯酸一缩二乙二醇酯动力学 进行了研究,测定并推算出反应级数、反应速度常数及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在此基 上,得到了85~95℃范围内的反应通式,提出了该合成过程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三丁基氯化锡和炔基膦酸氢钠反应 ,合成 7种新的炔基膦酸三丁基锡烷基氢酯( n-C4H9) 3Sn OP( O) ( OH) C≡ CR ( R=Ph,n-C3H7,n-C4H9,n-C5 H1 1 ,n-C6 H1 3 ,CH2 OCH3,CH2 OC2 H5 ) .利用元素分析 ,IR,1 H NMR,MS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这些化合物具有五配位锡原子的聚合结构  相似文献   

6.
硅胶载体酸催化合成没食子酸正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载体酸为催化剂,合成了没食子酸正丙酯.给出了最佳的酯化条件催化剂用量12%(与没食子酸质量比),酸醇摩尔比1∶6,反应时间4.5h,反应温度105~110℃,酯产率可达87%.  相似文献   

7.
7-氨基-3-乙烯基头孢烷酸(7-AVCA)是合成头孢地尼和头孢克肟的重要中间体。以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GCLE)为起始原料,经Wittig反应,酶解得到7-AVCA。实验结果表明:当n(NaI)∶n(NaBr)=1∶3时,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不影响产品收率;当V(CH2Cl2)∶V(CH3OH)=1∶4时,7-苯乙酰氨基-3-乙烯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苄酯(GVNE)的收率为93%,纯度为98.5%;在高效液相色谱的质量分数w(HPLC)0.2%时,产品的收率为85%(以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GCLE)记的产品),纯度为99.8%。该合成路线步骤简单、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8.
摘要:聚苯乙烯三乙醇胺树脂能够作为催化剂应用于酯的水解,C-取代反应(α-丁基苯乙腈的合成),O-取代反应(醚和酯的合成),N-取代反应(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卤素取代反应(正丁基碘的合成)和缩合反应(苄叉丙酮的合成)中,催化效果良好,是一种新型高分子相转移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用一种新型的固体酸催化剂,合成了1,6-二异丁酸己二酯。反应温度100℃以上,不需使用任何带水剂,直接分离反应生成的水,使反应的平衡向右移动,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并结合实际,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4.5h,催化和量为酸质量的8%,酸与醇物质的量之比为2:1。固体酸催化剂可反复使用多次,保持较高的酯晔率。利用沸点法、IR、NMR、MS对产品进行了鉴定。合成产品应用于免洗焊  相似文献   

10.
对亚磷酸烷酯与丁烯二酸二烷酯的加成反应,以及膦酸丁二酸四烷酯与丙烯酸烷酯的加成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由亚磷酸二乙酯、反丁烯二酸二乙酯、丙烯酸乙酯等为反应原料,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经三步反应得到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的合成途径,产品得率为76%。采用谱学方法等初步证实了合成产物及其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并且对PBTCA的物化性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缩二乙二醇复酯冷冻机油的合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一缩二乙二醇复酯冷冻机油的合成,并对产物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产物分析和评价.结果 催化剂用量,携水剂用量和一元酸(异辛酸)用量对酯化率和产物特性均有显著影响,最佳工艺酯化率可达99.2%.结论 一缩二乙二醇复酯制备的工艺可行,产品具有优异的冷冻机油特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用电导法测定不饱和聚酯酯键的皂化速率常数k与反应活化能Ea。在固定二元醇的情况下,酯基的皂化速率为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已二酸<顺丁烯二酸酐;而在固定二元酸的情况下,酯基的皂化速率为新戊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丙二醇-1,2<乙二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的聚酯,皂化速率基本相近。从分子结构上对不同的二元醇或二元酸对皂化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制备耐碱性的不饱和聚酯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13.
史春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2):5658-5660
在减压条件下,以三氯氧磷、一缩二乙二醇和正十二醇为原料,在碱性环境中成功地合成了一缩二乙二醇撑双十二烷基磷酸酯(DGDP)双生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压力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5~20℃,压力为0.01MPa时,反应进行较好。  相似文献   

14.
将5种酸性离子液体分别应用于棕榈油酸多元醇酯的合成反应,结果发现硫酸三乙基铵离子液体催化活性最大。利用硫酸三乙基铵盐的温控特点,设计出一种"高温反应"和"低温分离"相结合的棕榈油酸多元醇酯的合成方法,得到了合成棕榈油酸季戊四醇酯的最佳反应条件:油酸与季戊四醇的物质的量比为6∶1,离子液体质量分数为5%,210℃的反应温度和3.5 h的反应时间。在相应的最佳条件下,棕榈油酸季戊四醇酯、棕榈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酯、棕榈油酸二羟甲基新戊烷酯、棕榈油酸山梨醇酯和棕榈油酸1,3-丁二醇酯的转化率分别达94.6%,94.5%,97.0%,98.5%和99.2%。反应完成后,离子液体沉淀析出,可直接用于下一次的合成反应。对5种酯化产品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棕榈油酸多元醇酯具有良好的流动及低温特性,其黏度指数和倾点范围分别在184~388和-23~-40℃之间,可作为生物润滑剂基础油。  相似文献   

15.
二烷基二氯化锡与二酸、二酚(醇)、羟基酸、氨基酸通过界面缩聚反应,制成了一系列有机锡聚酯、聚醚、聚醚酯、聚胺酯化合物。文中对实验参数与分子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新合成的有机锡高聚物可以作为PVC热稳定剂使用。  相似文献   

16.
自制了硅钨钼酸(H4SiW6Mo6O40)掺杂聚苯胺(PAn)催化剂H4SiW6Mo6O40/PAn。通过丁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探讨了硅钨钼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硅钨钼酸掺杂聚苯胺是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丁酮):n(1,2-丙二醇)=1:1.7,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6%,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40min的优化条件下,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3.1%。  相似文献   

17.
野荆芥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野荆芥(CaryopteristernifloraMaxim.)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9种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和理化常数测定确定其结构为软酯酸 1 甘油脂(1),齐墩果酸(2),acacetin 7 rutinoside(3),agnu side(4),β 谷甾醇(5),豆甾醇(6),胡萝卜甙(7),三十二烷醇(8)和三十四烷酸(9),其中1~4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丙烯酸酯化反应中固体酸催化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并研究了多种用于合成丙烯酸酯的固体酸催化剂,以代替浓硫酸,初步探索了负载型固体酸以及锆基固体酸CZ催化剂的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10~120℃,酸醇质量比为105~11∶1的条件下,以对甲苯磺酸为活性组分负载到分子筛上制得催化剂对丙烯酸二乙二醇酯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丙烯酸的转化率达到939%。锆基固体酸催化剂CZ对多种丙烯酸酯合成均有很高的活性,丙烯酸的转化率可达到978%。用于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合成,产物中其二酯和三酯的比例为1比66。  相似文献   

19.
由三氯锗丙酸(Ⅰ)与碘化钠反应合成了三碘锗丙酸(Ⅱ),并在硫酸铁催化下,由Ⅰ,Ⅱ分别与甲醇、乙醇、异丙醇反应得到了相应的三氯锗丙酸酯(Ⅲ_(a~c))和三碘锗丙酸酯(Ⅳ_(a~c);Ⅲ_(a~c)与碘化钠反应得到了三碘锗丙酸酯Ⅳ_(a~c)。  相似文献   

20.
固体酸催化合成苹果酯-B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合成苹果酯 -B过程中的无机盐类固体酸的催化活性。通过考察酸种类、用量对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 ,选出两种盐类 :Al2 (SO4 ) 3·18H2 O ,以Mn +计用量 2 .5 %~4.4% (摩尔比 )时 ,反应 1~ 1.5h ,苹果酯 -B的产率达 94%以上 ;当CuCl2 ·2H2 O用量仅为 0 .9% ,同样反应时间 ,苹果酯-B的产率达 99%以上。通过中毒实验得出Lewis酸和Bronsted酸均为催化活性中心。另外 ,还讨论了 72℃下的平衡转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