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前,电力控制系统的二次直流系统主要采用的是蓄电池供电。由于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会因制造工艺、现场运行条件及运行时间的增长,蓄电池供电出现故障,导致电力设施损坏、直流系统故障、事故扩大至电网故障,甚至造成人身伤亡等事故,给国家财产及电网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对运行蓄电池组中的单个、多个故障电池或者整组电池进行更换。该文介绍一种可判断接线极性,带有声光报警,还有电流、电压显示,装有多个快速接线柱的接线盒。  相似文献   

2.
站用直流电源系统作为二次设备的工作电源,其安全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蓄电池组作为直流系统的后备电源,电力规程明确要求站用直流电源系统不能不带蓄电池组运行。然而因器件故障等原因,蓄电池可能脱离直流母线;传统的直流系统无蓄电池详细状态监测(集中监控只监测蓄电池均充和放电状态),对蓄电池脱离母线故障没能及时告警,直流系统无蓄电池组运行会可能导致电力系统事故扩大化。该文研究蓄电池状态电流监测技术,高精度全量程采样蓄电池状态电流,通过蓄电池组状态电流判断蓄电池组状态,针对蓄电池组脱离母线故障发出告警,给检修人员提供检修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镉镍电池直流配电屏的组成及功能,并对直流屏运行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镉镍蓄电池的维护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针对同一电路不同电压等级直流供电系统,以ATMEGA 8L单片机为核心,铅酸蓄电池为对象,提出了用软件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供电系统中短路保护的方法。解决了在电源电压变化大的低压直流供电系统中选择短路保护器件难题。  相似文献   

5.
陈功  何艳春 《甘肃科技》2011,27(22):71-73
对直流系统和直流馈线屏接线方式进行了介绍,详细地分析了直流系统不同接线方式的特点,并针对两组蓄电池、三套充电装置接线方式的切换运行进行了论述,对今后直流系统的运行维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该文简单介绍番禺局的直流系统及接线方式,并结合番禺局的直流系统介绍了定期维护的工作内容、方式、周期等,针对蓄电池、充电机等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维护方法、方式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文俊 《广东科技》2008,(20):107-108
介绍了变电站的直流系统设备情况和直流系统的运行方式分类、运行方式问切换原则、定值整定、蓄电池维护、设备检查与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伟强 《科技资讯》2010,(6):127-127
直流系统在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中日益受到重视,投入不断加大,设备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对直流系统的运行维护却鲜有介绍。文章针对变电站的直流系统设备的实际情况,对直流系统的运行方式分类、运行方式间切换原则、定值整定、蓄电池维护、设备检查与事故处理等方面,介绍其经验和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沈洲  李先明 《科技信息》2010,(15):339-340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开发、推广和新材料的应用,变电站直流系统所使用的蓄电池内部构造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免维护蓄电池在电力系统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在运行管理及维护上却存在许多误区。本文着重介绍免维护蓄电池的构造和原理,提出免维护蓄电池从安装、初充放电到正常的运行和日常维护方法,确保蓄电池在电力系统中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0.
彭贞祥  沈双柱 《甘肃科技》2006,22(12):133-134,161
以往的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直流系统存在环境适应性差、维护工作量大、复杂、且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而免维护蓄电池直流系统则具有体积小、无污染、放电性能高、维护量小等优点,为变电所的安全运行及维护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本文针对变电所的免维护蓄电池直流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一些运行维护经验。  相似文献   

11.
基于GSM无线远程集中抄表电量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不同抄表方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远程集中抄表的方法.在每一栋楼设立一个电能控制管理中心站和一个GSM集抄终端,管理中心站单片机控制系统利用485总线对本楼的用户电能计量表实现控制和管理.设定某一集抄终端为数据服务器终端,利用GSM网,短信发送(SMS)功能实现每一GSM抄终端与数据服务器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通过软件和硬件的设计与研究,该系统实现了购电、用电控制、远程抄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分析在运动疲劳状态下人体脑电信号的反应特征。在某体育院校中随机选择3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开始实验前,首先令受试者熟悉实验流程,对受试者强迫高强度运动,在对受试者脑电信号进行测试时,电极依据国际10/20系统安放,将人体两个耳垂看作参考电极,前额正中接地。正式实验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受试者分别以20%、60%MVC进行静态屈肘诱发屈肘肌疲劳实验;第二部分为疲劳运动后脑电波脑电功率谱百分比变化实验。不同脑区脑电功率谱能量通常集中于5~20 Hz频率区间中,每个脑区脑电信号功率谱能量曲线的峰值均为10 Hz左右。60%MVC运动疲劳实验中不同脑区脑电功率谱能量处于3~60 Hz的广泛频率区间中,功率谱能量曲线峰值均约为14 Hz;和运动前半段脑电功率谱能量比较,运动后半段左侧脑区和右侧脑区脑电功率谱能量值在一定程度呈上升趋势,中间脑区无显著变化,前、后脑区整体呈增加趋势,但在部分频率下有所降低。20%MVC与60%MVC运动疲劳实验后半段各脑区各频段能量平均值较前半段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运动疲劳后γ波指数在第10 min和安静值相比显著增加,P0.05,运动疲劳后θ波指数在第10、20和30 min和安静值相比显著降低,P0.05;运动疲劳后α波指数均低于安静值,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疲劳后β波指数在第30 min和安静值相比显著降低,P0.05。说明运动能够提高神经系统功能,促进大脑发育。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各类电器的负载阻抗特性及其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时频2维电器阻抗测量方法,并通过该方法对各类电器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阻抗特性进行了测量,结合自下而上的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对接入不同类型电器负载的典型电力线信道场景的信道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测量可得,相同的电器负载在不同空间位置分布对电力线信道特性造成的影响不同,不同的电器负载在同一位置对电力线信道特性造成的影响不同,且时变负载会导致接入该负载的电力线信道也呈现出时变特性。理论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时频变的电器负载阻抗是影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电力供应中断后,操作人员容易忘记关断电源开关,在重新恢复供电时,很容易导致那些没有及时切断电源开关的用电设备的突然运转而造成意外事故。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开发设计了基于硬件直接控制的防遗忘关断电源开关控制器。该控制器断电后本身不需要任何电源维持其工作,由硬件电路的自动复位实现重新恢复供电时用电器具与电源不接通的控制功能。通过在普通电源开关上加装该控制器,实现了在电力中断后用电设备的自动关断,保证了重新来电时用电设备不会运转,从而防止了由此而引发的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15.
高层商住楼是现代住宅建设项目中常见的一种建筑型式.结合工程实例,主要从负荷等级确定、负荷容量计算、供电电源及供电措施、变配电所布置、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配电系统设计等方面。对典型高层商住楼的供配电系统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非整周期采样下电功率测量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于相关原理的智能仪器测量周期信号的各种电参数时,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非整周期采样所致误差无法被完全消除。为了减小该误差,提出一种定量修正方法,以实现电功率的精密测量。该方法以含谐波的电气信号功率测量为例,从时域平均功率定义出发,采用正弦函数的一阶T ay lor展开,推导出因非整周期采样造成的测量误差的解析表达式和相应的修正公式。实验结果表明:恰当地选择采样频率和采样周期数以减小信号周期偏差,且控制初始采样时刻,使电压和电流初始采样值的乘积接近于所测电功率的大小,这些均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7.
Electrical power assisted steering (EPAS) is one of the key components, especially for electrical vehicle. It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or their advantages with respect to improved fuel economy and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as automotive power-steering equipment in recent years. EPS (electrical power steering) controllers contain MCU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to implement the complex control algorithms. EPS control strategy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technology of the whole system. To achieve the better performance of driving, both mechanical structures and electrical structures are totally designed as a whole. Model-based development is recommended to software design. There are several trends about EPS’ future, such as high power EPS development, high voltage EPS development and steering-by-wire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利用风能,改善风电场的功率输出特性,建立风电场-抽水蓄能联合供电系统的优化模型.以联合运行系统的效益最大和输出功率平滑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克隆选择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和仿真分析.通过优化计算使风电-抽水蓄能联合运行系统在提高运行效益的同时,输出功率得到平滑.应用风电场功率预测技术,通过上述优化,可以得到预测日...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电力驱动系统中电池和电机的优化匹配控制,针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力驱动系统在放电时的工作特性,以镍氢电池和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为研究对象,在电池、电机性能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驱动工况下的电池放电效率和电机效率数值模型,得到了电力驱动系统最佳效率和电机输出转矩的数学表达式。提出了提高电力驱动系统工作效率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电力驱动系统的工作效率,实现了整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优化匹配。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一种用于地区电网调度中心警报处理及故障定位专家系统中,基于动态数据库的实时显 示信息自动生成系统,讨论了它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并对它在该系统中的优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