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需要建构现代教育理念的主线,这个主线就是创造力教育。创造力教育途径的选择与确立,应该基于我国的教育国情而展开,需要培育良好的教育环境(主要指学校环境),优化课程体系整体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和重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浅谈艺术设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地活动,所以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本文结合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和艺术设计的教学手段两方面分析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提出了自己的艺术设计教育新观念,阐述了一种新的创新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当国际教育组织将21世纪命名为“创造教育世纪”之时起,培养21世纪所需的创造型人才,已是现代教育的当务之急。然而,何种途径能最有效地开发创造力呢?我认为:要从学科教学入手。学科教学作为学校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占大约3/4的教育时间,投入者学科最大的人力、物力,是培养各种知识和基地。因此,学科教学也理应成为培养学生的主渠道。当然,这必须在学科教学中突破那些保守、习惯、常规的思维方法,探索有益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新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革新。在不变的基础知识中,使学生产生多变的思维方法,进行不断的创造尝试。  相似文献   

4.
刘燕敏 《科技信息》2009,(15):243-243
本文通过阐述美术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开发幼儿心智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对体、智、德、等多方面的启蒙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揭示了要培养幼儿创造力,美术活动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5.
开发儿童的潜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特别是3-6岁儿童创造力开发,已引起世界各国教育届的关注。著名的美国创造教育权威托兰斯指出:儿童创造力可以通过教育教学培养,因此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尤为重要,树立儿童创造教育的理念,创设教育的环境。其中,游戏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方法,儿童的创造潜质在游戏过程中更容易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创造力是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教育。它的核心内容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研究性学习是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贯彻这种学习方式,我认为关键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实施设计教育 ,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精通专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9.
陈征 《山西科技》2009,(5):33-34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变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最为紧迫的任务,从知识型、智能型向创造型转化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文章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诠释了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教育和个性发展教育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而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教育所提供的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10.
秦莉萍 《海峡科学》2012,(3):36-37,63
本课题基于宝山区“做中学”科学教育教师“科学知识”与“教学创造力”薄弱的现状,创造性地以“模块案例开发”为任务驱动与研训途径,通过模块案例开发的前期培训准备与“讨论、设计、实践、修改、分享”这五个开发步骤,帮助教师更深地领悟“做中学”科学教育理念,激发与培养了教师“发现与挖掘生活化的教育主题,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案例、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创造性地实施课题研究”等教学创造力,满足了“做中学”科学教育对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才需求更为突出,大学生的能力,尤其创造力的培养更重要,高校体育教育具有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先天优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把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放在重要位置来进行,以创造教育为改革指南,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大批开拓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语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的关系极为密切,语教学要走创造教育之路,关键是实行教学民主、优化学生智力结构、养志创造个性,以培养其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李佶 《遵义科技》2006,34(4):50-52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的最佳效益是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人的创造力不能凭空生成,须由兴趣与问题催化而来。《人民教育》记者、编辑任小艾十年前曾是一位优秀教师,她在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的体会时曾说过:“教育是创造未来的事业。我们今天的教育,培养的是今后几年、十几年困家建设的人才。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以造就能立足未来,富有开拓性,创造性,具有竞争意识的人才为已任。”要培养这种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必须从保护、激发兴趣,培养问题意识与问题能力入手。  相似文献   

14.
侯昱 《广东科技》2008,(8):50-52
创造力并不是一种神秘的才能,具有正常智商的人只要肯钻研都能够增强自己的创造力。克服你发挥创造力的内在和外部障碍;开发你创造力的“加速器”;开动你的思想机器;不但在工作中,而且在生活中,训练你的创造力;你就会着迷于创造性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与创造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创造性是一种个性特质,而创造力是一种能力。将其区分开来,有助于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联盟是科研团队提升价值创造的重要途径,而机会开发是影响产学研网络编配效果和对科研团队创造力影响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273位科研团队成员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产学研网络编配机制对科研团队创造力影响的路径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产学研编配机制包含知识迁徙、创新保护、组织稳定3个维度,且都对科研团队创造力产生积极影响,但除组织稳定外的其它编配机制对不同机会开发影响存在差异性;两类机会开发(均衡型与创新型)在产学研网络编配机制对科研团队创造力的跨层次传导机制中具有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诠释产学研网络资源跨层价值化释放的路径,以机会开发为抓手不断提升科研团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创造力活动过程的特点,讨论了影响人的创造力的认知因素,详细分析了创造力支持系统(CSS)的基本功能,并提出一种基于经验学习的创造力支持系统的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18.
陈举华  高冉 《科技信息》2009,(19):91-91
我国高等院校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各院校要担当这一重任就要仔细研究如何抓好学生创造力可教育环节。本文首先分析创造力可教育的内因和创造力产生的外因,又剖析了影响高校创造力教育一些不利因素,提出加强学生的正确学习目的树立、培养学生有创造性思维方式等措施.并以实施。  相似文献   

19.
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指出:创造力是人生的一种基本财富,我们大家一出生就具有了,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却不同程度丧失了,创造力的火花潜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只要加以培养和挖掘,每个人的创造力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身为教师的我们要使学生能有所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数学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获得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宽松的教学环境;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智力素质;三是鼓励创造的动力机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下列做法: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注意教学的系统性;指导学生展开问题研究,进行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