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裤瑶服饰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一带。与瑶族众多支系往往以服饰特点命名一样,白裤瑶也是因该支系男人身穿白色裤而得名。清代李琰《庆远府志》说,南丹“瑶人居于瑶山,男女皆蓄发。男青短衣,白裤草履;女花衣花裙,短齐膝”。  相似文献   

2.
在保护中开发广西南丹县白裤瑶风情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南丹县将发展旅游业提上日程,独特的瑶族支系——南丹白裤瑶,作为南丹的垄断性资源也被提上了开发民俗风情旅游的日程上来.如何在保护中开发白裤瑶,使得白裤瑶避免在旅游中很快被外界文化侵蚀,维持旅游发展,是当前南丹县发展旅游应该着重考虑的事情,也是本篇致力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瑶族,是我国南方迁徒频繁、历史悠久的山居民族.“南岭无山不有瑶”的谚语,多少反映出瑶族依山建寨的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瑶族已发展成为支系繁多的民族,瑶族称谓甚多,有自称和他称之分.自称有“逸”、“金门”、“拉伽”、“布努”、等二十多种.他称是按族源、生产、服饰、居住的特点,又分为盘瑶、兰靛瑶、过山瑶、平地瑶、自裤瑶等三十多种.近年来,通过阅读有关瑶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资料,感到瑶族的文化与宗教有  相似文献   

4.
白裤瑶民族的经济十分落后,发展经济是摆在他们面前很紧迫的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白裤瑶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如何在发展中继承白裤瑶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其民族精神、保护其民族的生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白裤瑶民族的现状,指出其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分析发展与继承的关系,探讨一个新的发展民族经济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聚居在南丹县瑶寨公社的瑶族,男子均穿白裤,故称“白裤瑶”,他们的服饰与其他瑶族不同,白裤是自纺自织的白布制成,无裤头,长度只到膝盖,裤脚是用黑布包边,用红丝线绣花点缀,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膝盖上方绣着五根直的红线条,每根宽约一厘米,中间三根每根长约十厘米,两边两根每根长约五厘米,形状像手印。  相似文献   

6.
丧葬制度是民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同人类社会历史一样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对丧葬制度的研究,是探讨人类社会生产力状况、家庭婚姻制度、社会组织、精神文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中所保留的某些丧葬制度,往往可能是一种“人类社会的活化石”,它对复原已消失了的远古人类的社会生活情景来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白裤瑶是我国瑶族的一个支系。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一九八二年六月三十日)统计,居住在南丹县的白裤瑶约二万余人,他  相似文献   

7.
原始宗教对白裤瑶民俗竞技文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原始宗教的视角对居住在南丹白裤瑶的民俗竞技文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白裤瑶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情结,原始宗教对白裤瑶民俗竞技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是由于原始宗教的存在而使白裤瑶民俗竞技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8.
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对全民健身、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对白裤瑶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大力培养人才,加强宣传和开发力度.白裤瑶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应由封闭性向开放性、由自然性向规范性发展,并向大众健身娱乐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木柄瑶是瑶族的一个较小支系,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浪平镇平山村的五个自然屯.平山木柄瑶服饰是木柄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濒临消失.本文综合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法及文献分析法,以平山木柄瑶服饰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服饰文化的现状,探讨木柄瑶民族服饰文化保护的价值,以期引起社会对濒临消失的木柄瑶服饰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白裤瑶社群的人名用字发生了很多变化,其变化的背后蕴藏着深厚的语言内涵和文化心理。同时,从白裤瑶人名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白裤瑶这个古老民族改革开放以来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南丹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法、田野调查法,对红水河流域南丹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水河流域南丹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技巧性和竞技性、观赏性和参与性、表演性和传播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南丹县白裤瑶异地开发扶贫为例论述了扶贫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民间组织在瑶族社区扶助现代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母性崇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民俗现象,母性崇拜意识一直是人类社会挥之不去共通性情节。广西与贵州边界的白裤瑶族群的母性崇拜意识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表征形态,其主要表现在供奉生殖图腾石的习俗"、姑女还舅门"婚俗、婚前盛行"玩婊"、妇女夏天身着"挂衣"、服饰图案的"卍"符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广西白裤瑶葬礼仪式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整个葬礼仪式不仅具有比较固定的仪式规程,而且孕育着非常丰富的美学内涵。它既具有"祭祀生命里程"的神圣性,又富有"向死而生"的诗意性。  相似文献   

15.
白裤瑶的丧葬礼俗古老而传统,礼仪文化内涵丰富。以相关文献为基础,结合实际的田野调查,对仪式礼仪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探讨,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与理解白裤瑶的丧俗及人文传统。  相似文献   

16.
瑶族是个历史悠久、支系繁多的民族.就其传统文化而言,大致上可分为盘瑶、布努瑶、平地瑶、茶山瑶四大支系.这四大支系的瑶族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和地域分布的不同,在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异同.但过去极少有人注意和研究.本文试就瑶族支系传统文化的异同,谈谈自已的管见.瑶族支系传统文化的异同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广义的文化则泛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所探讨的则是广义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秦林 《科教兴省》2008,(2):56-57
中国西部是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区域。其中,广西南丹白裤瑶族历史悠久,其民族习俗最为独特。  相似文献   

18.
瑶族的名称     
瑶族的名称多种多样,各地称法很不相同,我们可以分为自称和汉称两大类。瑶族的名称来由很多,每一种名称都有一定的含义。自称相同的语言大致相同或相近,自称不同的语言往往有异。过去瑶族的汉语名称很多,有些带有侮辱性的,我们不引用。现在把一些主要的名称列举如下:自称为“勉”的瑶族,汉语称为“盘古瑶”、“过山瑶”;自称为“董本优”的瑶族,汉语称为“大板瑶”;自称为“土优”的瑶族汉语称  相似文献   

19.
汉族和瑶族是桂东北的两大民族,自隋唐以来,两族就毗邻或交错杂居,经济文化上有着密切联系,民国时期两族交往进一步加深。从探析桂东北瑶汉民族的来源及分布出发,概述了民国时期两族的经济关系,认为桂东北瑶汉民族有着广泛的经济交往和频繁的商贸活动,这对两族尤其是瑶族的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对增进瑶汉民族间的了解,加强瑶汉民族团结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写本中的瑶用俗字现象进行概述,分析了瑶族写本的文化属性和瑶用俗字出现的历史依据,认为加强对"美馆藏"瑶族写本俗字的研究,有利于考证、解读文字背后的瑶族文化之谜,也有助于整体了解瑶用俗字发展状态,为瑶族古籍文献整理和抢救疏通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